□ 吳 琪 楊亮亮
新舊媒體同題深度報道的比較
——以電視和新聞客戶端為例
□ 吳 琪 楊亮亮
現如今,新聞報道已經進入了同題報道的時代,各個媒體在進行深度報道時也各有千秋。本文試圖以電視和新聞客戶端為例,對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深度報道進行比較研究,結合其特點,分析其存在的客觀優勢,以期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發現一條可以更好地進行深度報道的途徑。
同題報道;深度報道;電視;客戶端
(一)同題報道的定義
“同題報道”這一詞匯現如今并沒有準確的定義,但總的來說,同題報道指的是當有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由于新聞事件本身所具有的較高新聞價值和社會意義,各個媒體相繼爭相進行報道的現象。
(二)近幾年同題報道的表現
新聞的公開性和透明性現如今越來越強,2009年5月1日實施的用以促進重大新聞事件的公開性、透明度的文件《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更是展現了政府對信息公開的重視。這種信息的公開化導致“獨家新聞”不復存在,所以對同一事件的報道成為了媒體之間進行競爭并顯示自身實力的重要方面。
自從信息公開化之后,各個媒體針對熱門新聞事件的爭相報道,導致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愈演愈烈。從2014年11月的APEC會議到當年12月31日深夜的上海外灘踩踏事件,從2015年的深圳山體滑坡事件到同年的毒跑道事件,從2015年的“東方之星”沉船事件到2016年的英國脫歐事件等眾多新聞熱門事件的報道,雖然各個媒體都有其獨特的方式和辦法,但因為新聞資源的局限性,所以難免產生了許多雷同點,更有甚者直接轉載或抄襲。這樣的狀況對新聞事業的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面臨同題報道的現有狀況,要在新聞大戰中爭得一席之地,做出有自身特色的深度報道成為新聞媒體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電視深度報道的受眾定位分析
哪些因素會影響電視深度報道的受眾呢?主要有兩點:一是電視媒體的自身特點。電視作為一種主要媒體,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其傳播的成本比較低且便捷性較高,聲畫合一、現場感強。二是電視深度報道的受眾群縱向層次更加全面,無論文化程度、男女老少,只要其對社會上發生的新聞事件有興趣,均可成為電視深度報道的受眾。以中央電視臺的多檔新聞欄目來說,其受眾群體可以通過電視對時事政策進行解讀,接受和認識新聞信息,由于其可以很好地傳達信息、解讀時事,所以具有十分穩定的收視率及受眾群體。
(二)新聞客戶端深度報道的受眾定位分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作為移動終端市場代表的智能手機富含著巨大的潛力。新聞客戶端作為一種以提供新聞信息服務為主的新媒體傳播形態也備受青睞。其憑借著信息推送的實時性、資訊資源的豐富性、視頻播放的流暢性以及社交互動的方便性等特點受到了大量用戶的認可,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
新聞客戶端作為一種新媒體時代的產物,年輕一代的學生群體是其受眾來源的主力軍。但從另一側面我們也不難看出,由于受到使用技術的限制,其受眾群體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只能針對互聯網用戶進行傳播。同時,由于新聞客戶端用戶“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新聞客戶端的深度報道閱讀量堪憂。
媒體傳播的介質不同導致了其傳播特性的不同,電視和新聞客戶端在進行深度報道時也具有不同的傳播特性,這就導致了其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優勢。
(一)電視深度報道的特點
1.報道手段豐富
作為一種傳播介質十分多樣的媒介,電視通過畫、聲、解說詞的相互配合,讓節目內容變得繽紛多樣。電視深度報道通過對鏡頭及聲畫結合的運用來加強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廣度。比如說,長短鏡頭的疊加和交換使用,可以擴寬新聞文本的原本寬度。同樣,通過不同的聲畫組接方式也可產生不同的效果,各種組接方式將新聞中的各個要素結合在一起,使整體的新聞報道顯得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除此之外,報道中人物的出鏡(例如主持人)也將作為主線貫穿整個報道之中,使整個新聞報道顯得連貫和有邏輯性。同時,主持人對新聞發展的實時分析、評論和闡述使受眾更加容易理解和認知新聞事件,這也是電視深度報道的優勢之一。
2.資料獲取可信度高
作為一種發展已久的傳播媒介,電視擁有極其豐富的受眾資源。同時,由于多年的積淀以及體制內的支持,其在進行深度報道時所搜集的資料可信度極高。通常,電視深度報道在搜集資料時都采用真實拾取現場同期聲的方法,及時、全面、完整地記錄新聞現場的第一手視聽資料,獲取可以揭示新聞主旨的相關背景材料,從而全面地展示新聞本體的運動路徑和發展變化全過程。
同時,電視深度報道采用新聞紀實的手段,把被采訪者講話時的全部情形和全部聲音傳達給受眾,讓受眾如同親自參加這次深度采訪一般,大大提高了新聞的可信度和受眾參與感,從而收獲大量的受眾。
3.電視深度報道的局限性
雖然電視媒體發展已久,但我們應當意識到它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在節目制作方面缺乏邏輯性。雖然電視深度報道有線索可循,但報道時間的非連續性等一系列特點導致其在深度報道時連貫性、邏輯性不強,無法使受眾完整而清晰地了解事件本身,從而無法引發受眾深度思考。二是節目主題選取較溫和。作為一種受眾層次覆蓋面極廣的媒體,電視在深度報道的主題選取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較少涉及政治敏感事件,較少涉及具有重大影響的惡劣事件及尖銳的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多是選取一些家長里短、市井生活為案例,更多地體現為對平民生活現象、日常生活環境的監控。這些主題往往缺乏深度。
(二)新聞客戶端深度報道的特點
1.通過網絡資源,整合報道內容
新聞客戶端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一項新的傳播方式。其采編的最初目的是對現有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新聞客戶端在進行深度報道時可以通過網絡的搜索引擎對新聞的內容進行全面搜集和多方整合,同時,由于網絡的自身特點及超鏈接的存在,新聞客戶端在進行深度報道時可以擺脫版面和時長的限制,這是傳統媒體所無法比擬的。也就是說,在同題報道的時代,新聞客戶端通過信息的全面性使受眾能夠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事態變化的全過程。
2.借助網絡“新能力”,整合傳播方式
作為一種新媒體,新聞客戶端的獨特之處在于其能對新聞事件的發現進行連續的、及時的、不間斷的追蹤,把事件整體全方位展現。新聞客戶端通過對網絡的及時傳播的運用,對傳播方式進行整合是網絡媒體的重要特點之一。新聞客戶端可以通過網絡這種“新能力”,更完美地揭示新聞事件背后的深意,這種無限的建構能力使新聞客戶端在做深度報道時更加如虎添翼。
3.新聞客戶端的局限性
作為依托網絡應時而生的新媒體,新聞客戶端在進行深度報道時也存在著來自網絡時代的特有的局限,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內容質量不高、審查把關不嚴的問題。由于網絡的傳播速度快等特點,為了快速及時報道事件的后續發展,往往會采用轉載等方式,但由于審查不嚴,許多信息出自于“非權威性信源”,助推了虛假信息的大面積擴大。同時,由于網絡的及時性特點,在報道時往往來不及仔細推敲字詞的使用,這也是導致內容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進行深度報道時各有千秋,各自都有對方所不可比擬的優點和長處,但也有一定的劣勢和不足。所以,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進行深度報道時要注意相互融合,協同報道。新媒體也可作為傳統媒體在發展時的一個進軍方向。只有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帕累托最優式”的融合,深度報道才能報道得更全面、更深刻,才能引發受眾乃至整個社會的思考。
1.劉瀅.手機:個性化的大眾媒體[M].人民出版社,2012.
2.石磊.新媒體概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3.黃河.手機媒體商業模式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系長春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