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從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看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問題

2017-04-12 10:28:15周前程
實事求是 2017年4期
關鍵詞:馬克思特色理論

周前程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 哲學部 福建 福州 350001)

從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看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問題

周前程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 哲學部 福建 福州 350001)

從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而言,在中國語境中追問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需要回答四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與實踐、與當前現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問題,以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能否對這四個問題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不僅對人們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是必要的,對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進一步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也具有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中國現實中國語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對馬克思而言,理論的任務及其價值在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能夠達成這一目標的理論才具有真理性。而理論所要認識和改造的世界即人們生活在其中的“感性世界”,[1](P77)實質上就是“實踐”的世界,因此在他看來,對一種學說的真理性評價,從本質上說是一個實踐問題。“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1](P55)這句話表達的基本立場就是:只有在實踐中并依靠實踐提供的素材才能達到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闡釋和理解,才能證明其真理性。所以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不僅是一個“思想成為現實”的過程,也是一個“現實本身……趨向思想”[1](P11)的過程。這一對理論與實踐相互作用關系的論斷對“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問題”的探討提供了一個基本的視角和尺度,因為馬克思主義作為從無產階級運動的實踐中產生并為之服務的理論,是以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為其理論旨趣的。根據這一立場,在中國語境中追問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需要回答四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與實踐、與當前現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問題,以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能否對這四個問題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不僅對人們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是必要的,對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進一步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也具有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的關系問題

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的關系問題,是回答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從理論上說,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回答包括馬克思主義的真假和馬克思主義所說的真假兩個層面;但在實踐中,這兩個問題是合二為一的。在馬克思看來,自己的學說區別于以往一切舊唯物主義甚至一切舊學說的根本特征是實踐,由此他把自己的學說稱之為“實踐的唯物主義”。[1](P75)因為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而言,任何一種所謂革命的觀念或理論,如果沒有對實踐產生實際影響,即使被“表述過千百次”,這樣的理論對于社會實際的發展也是“沒有任何意義”[1](P93)的,即離開了學說的實踐效果這一維度,既不能稱之為“馬克思主義”,也無所謂真理問題。所以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本性實質上明確指出了實踐是評價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的標準。“凡是把理論引入神秘主義的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1](P56)也就是說,由于實踐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基礎和核心地位,對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的評價必須在實踐中進行。

然而實踐標準的確立并沒有解決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的爭論。除了由于馬克思主義和實踐的不斷發展變化而導致的對它們的關系的不同認知以外,人們立場的差異也導致對馬克思主義與實踐及二者關系的不同理解,從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馬克思主義”,由此產生了對何為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的爭論。如毛澤東1945年在黨的七大作的口頭報告中就曾例舉了當時在中國存在的好幾種馬克思主義:“我們歷史上的馬克思主義有很多種,有香的馬克思主義,有臭的馬克思主義,有活的馬克思主義,有死的馬克思主義,這些馬克思主義堆在一起就多得很”。[2](PP331~332)這種現象直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這些各式各樣的馬克思主義,與經典的馬克思主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但它們的立場卻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是迥異或相互對立的。原因就在于它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評判標準各不相同。從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的關系這一視角來看,這些不同的標準可歸結為三種:

第一種是以經典作家的文本作為衡量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的標準。它從經典作家的“本本”出發,認為只有符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在經典作家的著作中能夠找到直接依據的才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才具有真理性。這種觀點強調經典作家文本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暗示著作為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可以與實踐相脫離而獲得一種抽象的、獨立的存在,則明顯與經典作家的基本立場不符。因為按照他們的理解,馬克思主義雖然產生于實踐,但其一經產生就獲得了自己的獨立性,可以按照自身的邏輯向前發展,不因實踐的變化而改變,也不因實踐的變化而喪失,就像西方傳統哲學中的“理性”一樣。這樣,作為永恒存在的馬克思主義的寓居之所——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因之就成了一種神圣的存在,其實踐結果自然是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神圣化、教條化,把經典作家的個別詞句或結論作為永恒的教條而加以崇拜,并用以剪裁人們的實踐。這種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毛澤東曾給予嚴厲批評并斥之為教條主義,認為他們的錯誤就在于不會運用馬克思、恩格斯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3](P795)只會片面地引用經典作家的個別詞句,對中國革命的實踐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也是與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決定意識”[1](P73)“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4](P32)的一貫立場不符的。因為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作為對不同歷史環境中無產階級的解放條件的闡述,也是隨著這些條件的變化而發展的。如果拘泥于經典作家的文本,就會制造“馬克思的思想斷裂”“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對立”等問題。因此,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作為評判馬克思主義與否的標準,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一定要堅持從經典作家的“本本”評價馬克思主義,大概只能用馬克思自己的話來回答這種論調:“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我播下的是龍種,而收獲的卻是跳蚤。”[3](P695)

第二種是以片面的實踐作為衡量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的標準。這種觀點看似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實踐決定理論的原則立場,但它把實踐絕對化,沒有看到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也否認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認為馬克思主義只有與實踐完全相符才是正確的,才具有真理性,因而也是片面的。“實踐標準實質上決不能完全地證實或駁倒人類的任何表象。這個標準也是這樣的‘不確定’,以便不讓人的知識變成‘絕對’。”[6](P103)具體地說,這種觀點認為當下的實踐與馬克思主義產生時的實踐具有根本的區別,那么馬克思主義作為過去實踐的產物,在今天就沒有了真理性。而且這一論斷背后暗含了一種與馬克思主義迥異的對待歷史的態度:把一定時期的實踐從歷史發展過程中剝離出來并予以絕對化,把不同的歷史階段看成是完全不同的、互不聯系的、自己獨特的本質的絕對存在。因此,對任何一個階段的實踐的理論反映都只有相對的真理性,都不能適用于歷史發展的其他階段。換句話說,馬克思主義盡管是從實踐中產生的,但它的真理性依賴于過去的實踐,而隨著實踐的改變使馬克思主義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和依據,也就喪失了真理性,對當前的實踐就沒有了指導意義和價值。這一觀點從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出發,否認整個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及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之間的有機聯系的立場,進而把作為歷史的理論反映的真理的兩種屬性——絕對性和相對性分割開來并對立起來,顯然是片面的,在實踐中也是有害的。雖然當前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與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的無產階級的實踐具有很大的不同,但今天的實踐仍然是由過去的實踐發展而來的,不能把二者完全對立起來。

第三種觀點以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評判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的標準。這種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只有符合人民群眾的實踐才是科學的,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這一論斷隱含的立場是:馬克思主義作為從實踐中產生的理論,它一刻也不能離開自己的基礎,一旦與新的實踐不符,其真理性就會喪失。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存在于它與實踐的統一性之中。“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7](P284)實踐的發展使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不斷受到檢驗,從而不斷賦予其新的內容,保持馬克思主義與實踐的現實張力,實現二者的互動發展。因為實踐是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是人民的生產生活過程,而馬克思主義作為這一現實過程的理論說明,其所闡述的問題都“可以十分簡單地歸結為某種經驗的事實”。[1](P76)恩格斯也明確指出未來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區別,“是從歷史事實和發展過程中得出的確切結論;不結合這些事實和過程去加以闡明,就沒有任何理論價值和實際價值。”[5](P676)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把現實的社會主義看成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各個方面的一種正確認識。”[8](P223)這意味著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內容的“現實的人”及其生活條件就是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及其歷史環境和條件,就是他們的生產生活過程,只有反映這一生產生活過程及其條件并與之相符的理論,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才具有真理性。實踐是理論與客觀世界聯系的橋梁,也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場所。這即是馬克思所說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P9)的真諦所在。當然,強調實踐對馬克思主義的決定性作用,這決不是否認經典作家文本的重要價值和意義,而是強調馬克思主義作為過去實踐及其經驗的總結和升華,其根基與活力在于人民群眾的實踐之中,只有植根于實踐并不斷從中吸收豐富的養分,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對此,毛澤東曾指出共產黨人必須讀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遵守他們的原理,“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9](P109)

以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評價馬克思主義及其真理性的標準,為我們辨清種種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提供了基本的依據和遵循。這為我們辨別各種形形色色的馬克思主義、保持理論定力和理論自信,不為各種錯誤言論和思潮所干擾,為確保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提供了理論武器和思想保障。

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的關系問題

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而言,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問題的第二個層面是如何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的關系問題。這一問題的核心是我們是不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或者說中國現在搞的是不是社會主義。我們知道,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論述,馬克思主義是關于“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8](P776)的科學;而社會主義應該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立并得到鞏固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對東方社會的論述,也是以這些原則為基礎。應該說,這些論斷尤其是馬克思、恩格斯強調社會主義的生產力基礎這一論斷仍然具有現實意義,而蘇聯、東歐的垮臺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其正確性。但是,正如列寧所說的,馬克思、恩格斯的核心意思就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才能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其中包含的另一層意思是,在一定條件下,在生產力不很發達的基礎上建立的社會主義,只要能發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使生產力以較高的速度發展,也能夠使社會主義得到鞏固。這就是說,社會主義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雖然誰也說不出這個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樣的,因為這在各個西歐國家都是不同的)”,但無產階級可以用革命手段“達到這個一定水平”,然后通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趕上別國人民。”[10](P777)而蘇聯、東歐的社會主義政權在建立初期之所以能夠得到鞏固,就是成功實踐了列寧的這一趕超思想。因為它們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獲得了與資本主義的比較優勢,但后來由于思想和體制的僵化,生產力發展慢了,與資本主義相比落后了,才導致政權存在的根基動搖了,最終導致失敗。而中國由于改革開放以來圍繞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努力消除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上的障礙,使生產力獲得了長期的高速發展,因此中國的社會主義盡管是建立在比蘇東更加落后的基礎上,但由于找到了符合自己國情的加快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路子,不僅鞏固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加快了國家和民族復興的步伐,也使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證明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和鞏固的決定性因素的思想,也證明了列寧所說的無產階級完全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實現本該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取得的經濟基礎和物質基礎。

從社會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現在中國的一些具體做法或結論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中是沒有的,有的甚至是與經典作家的文本相反或相矛盾的,這不意味著馬克思主義過時了,更不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離了馬克思主義。因為其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盡管不符合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社會主義的標準,但卻符合其基本原則和精神。因此我們承認我們搞的社會主義“事實上不夠格”[11](P225),但是性質是社會主義的。首先,我們堅持了“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P283)這一原則,以共同富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其次,我們遵循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1](P293)這一要求,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規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本質要求;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當然在于,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先單個國家實行)的基礎上組織生產”[5](P693)這一根本要求。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其二,根據中國國情的實際情況的理論反映的馬克思主義在具體形態上自然也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基于西歐的社會狀況而總結出的馬克思主義。盡管二者包含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經典作家針對西歐的具體實踐所做的結論能不能適用于中國這一具體而獨特的環境,需要中國人民的實踐進行檢驗,符合中國國情的才是正確的,才是中國需要的馬克思主義。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他們關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1](P248)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正是經典作家所揭示的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在當前中國環境下的實際運用。因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當前社會主義實踐的差別,體現了“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5](P680)這一科學立場。其三,每一階段的實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特殊本質。從過去的實踐中得出的結論能不能適用于今天的實踐,需要經過今天人民的實踐來檢驗,重新作出結論才能指導新的實踐。所以毛澤東所說的馬克思主義的具體性,或者說具體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通過民族形式的馬克思主義,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具體環境的具體斗爭中去,而不是抽象地應用它。”[12](P922)鄧小平也指出經典作家不可能為當前實踐面臨的問題提供現成的答案,“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11](P29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是在中國具體環境中運用馬克思主義而形成的,它沒有否認馬克思主義,而是把它推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與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乃至其他形形色色的主義區別開來。

總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現實是統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精神和價值,又根據當前中國實踐的階段性特點不斷總結新的經驗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實踐新樣式和發展的新階段。

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問題

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而言,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問題的第三個層面是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問題。即在中國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如何與在歐洲產生的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的問題。從這個意義而言,植根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從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中產生并不斷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是馬克思主義,依據是什么,都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予以回答。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其基本屬性而言是馬克思主義的。因為它一方面堅持并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基本價值,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并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檢驗和發展自己;另一方面,不斷根據時代提出的新課題,總結實踐的新經驗發展自己,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特點和人民群眾新的實踐相結合,形成自己的理論形態。因此,在中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二者是統一的。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毛澤東。”[11](P369)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雖然是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具體環境中產生和發展,但這一過程一刻也沒有離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并將繼續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前行。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根據時代特點和中國國情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們黨領導人民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改革開放以來進行現代化建設實踐過程中面臨的具體問題而形成的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具體形式。因此鄧小平把這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產物稱之為“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1](P63)由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結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及其經驗而形成的,它才成為“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13]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具體條件相結合而形成的馬克思主義新樣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我們國家經濟實現了高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歷史時期。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又符合中國國情,經受住了時間和人民的實踐檢驗,是被實踐證明了的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堅持這種馬克思主義,“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11](P371)正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自信和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13]這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符合人民的期待和歷史發展要求的,是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和民族氣質的新形態的馬克思主義。

總而言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性理論,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改革開放以來的人民群眾實踐的不斷結合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被實踐證明了的中國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它既是馬克思主義的,也是中國的,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新形態。

四、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

從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看,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問題的第四個層面是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這是以經典作家的文本來剪裁人民群眾的實踐,還是根據實踐的要求和取得的經驗不斷充實馬克思主義的內容,拓展其領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3]這決定了我們在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一方面,“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13]另一方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13]這一方面更為重要,實際是提出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路徑問題,即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互動生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首先,只有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不是死守馬克思主義的個別詞句和具體結論,而是把“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作為我們“研究的出發點和……方法。”[5](PP742~743)即根據貫穿于馬克思主義之中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不斷結合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新問題的答案,從而也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11](P146)鑒于此,鄧小平才說堅持馬克思主義“決不是改頭換面的抄襲舊書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費盡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創造性的科學工作。”[14](P180)這要求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要根據實踐的發展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創新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形式,使之與實踐相符,從而在發展馬克思主義中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可見,“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13]是中國共產黨96年來在實踐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取得的基本經驗。

其次,豐富和創新馬克思主義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由于面臨的問題、任務和手段一致,“無產階級政策的原則和目的是一樣的”,[15](P92)這決定了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現的馬克思主義,必然體現共同的基本原則,舍此就不是馬克思主義。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各國的具體歷史環境相結合,即像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給康·施米特的信中所指出的,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去“研究全部歷史”,“詳細研究各種社會形態存在的條件,然后設法從這些條件中找出相應的政治、私法、美學、哲學、宗教等等的觀點。”[5](P692)這樣形成的理論才既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要求,又符合實踐的要求和需要。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所以稱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并能指導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關鍵所在。

第三,必須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植根于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的,這是其存在的基礎和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體現這一要求才成其為社會主義。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和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從未經歷過的,只有依靠人民的實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也即是說,當今時代的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同時,我國社會主義只有幾十年的實踐,還處在初級階段,事業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們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突破。”[13]另一方面,新的實踐又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素材。這要求以人民群眾的實踐為中心,“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13]因此,根據時代特點和實踐主題的變化不斷創新馬克思主義,這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工作者的當然使命。

總之,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真理性是與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緊密相關,并且只有通過這種實踐才能得到回答。就本質而言,這一問題實際上是根據時代特點和當前中國現代化建設實踐的要求,正確處理已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形態及其所揭示的社會主義發展規律與中國實踐及其經驗的關系。科學解答這一問題不僅是不同條件下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邏輯起點,也是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毛澤東選集[M].哈爾濱:東北書店,1948.

[1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2016-07-01.

[14]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李洪濤

B0-0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4.01

猜你喜歡
馬克思特色理論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特色種植促增收
今日農業(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神秘的混沌理論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中醫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黨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国产不卡在线看|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国产微拍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夜夜操天天摸| 亚洲最黄视频| 国产网站黄|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欲色天天综合网| 在线观看视频99| 久草网视频在线| jizz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成人在线天堂|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人妻|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91www在线观看| 亚洲区一区|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亚洲精品va| 国产99精品久久| 综合久久五月天| www.精品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在线va视频|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看a级毛片|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系列|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青青操国产视频|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激情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美女裸体18禁网站| 亚洲VA中文字幕| 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 精品99在线观看|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色婷婷在线播放|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午夜网站| 色九九视频|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成年人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