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強
(清華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 100084;中共新疆區委黨校 黨史黨建教研部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新疆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淺析*
毛志強
(清華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北京 100084;中共新疆區委黨校 黨史黨建教研部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于新疆來說,更是爭取人心,實現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總目標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新疆各級黨組織要正視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的問題,以創新精神和務實作風在隊伍、路徑、陣地、策略等方面全面提升相應的能力。
基層群眾 思想政治工作 民生 民心 新疆工作總目標
十八大以來,中央從創新群眾工作層面明確提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全力凝聚共識和力量。新疆自治區黨委也反復強調全面加強群眾性思想教育,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凝心聚力。
思想政治工作歸根結底是群眾工作,做好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是爭取民心、固本強基的重要法寶,是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承擔著宣傳、引領、教育、動員、服務群眾的重要使命,是黨開展工作的好傳統、好辦法,是黨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線。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群眾工作,將黨群血肉聯系作為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新疆戰略地位特殊,面臨問題特殊,黨的群眾工作尤其是基層各族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實現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的總目標尤為重要。新疆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運用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這一傳統優勢和法寶,圍繞總目標進一步總結汲取傳統的寶貴經驗、分析研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挑戰,探索創新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
新疆和平解放以來,黨在宣傳各族群眾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效,有力地保證了幾十年來新疆的穩定發展大局。然而,隨著新形勢的變化,我們在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尚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1.新疆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中面臨的問題。當前一些地方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于意識形態陣地的占領不牢。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體系不完善、覆蓋面不全、投向不精準等問題。基層組織忙于執行上級布置的規定任務,很少致力于完善有針對性、前瞻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有的領導同志對思想政治工作不夠重視,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虛的“軟任務”,沒有做長遠、有力的工作規劃,缺少有效的督查機制。對于相關工作者的培育偏重于知識、方法灌輸而缺乏忠誠信念維護與體制機制保障。當前新疆基層尚未形成有效運行的黨政工青婦齊抓共管的立體式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尚未實現全覆蓋,個別地區存在一部分群眾總受教育,一部分群眾總不受教育的現象。部分同志不注意研究新疆基層受眾的特點,不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手段單一、內容不鮮活,習慣充當“傳話筒”,工作中存在影響群眾眼耳有余,深入群眾心腦不足,耗錢費力但是成效有限等具體問題。
2.影響新疆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其一,密切聯系群眾的機制不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的機制、平臺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突出問題是黨員干部與群眾身體的距離拉近了,但是思想精神和感情方面的溝通還需進一步加強。對于駐村、結親等上級部署的要求來說,思想認識、角色轉換、語言障礙、身份差異、方式方法、考核評價等問題仍然急需解決、跨越、提升和完善。一些地方在關心群眾生活方面有所缺失,在保護群眾利益上考慮不足,表現在政策落實上的簡單粗暴和漂浮棚架。
其二,基層凝聚服務群眾的資源不雄厚。新疆目前很多基層單位對群眾的關懷、幫扶、凝聚機制建立不起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無法充分發揮,基層干部的素質威信也不高,基層精神文明建設缺失,因而很難滿足農牧民群眾的各層次需要。所以一些地方尤其是偏遠鄉村在與宗教極端勢力爭奪群眾方面力不從心甚至束手無策。
其三,黨員干部責任擔當意識不強。當前,在面臨“三股勢力”這一強敵的同時,黨員領導干部中還存在作風不實這一大敵。一些黨員干部缺乏艱苦奮斗的作風從而疏遠了黨群距離;一些黨員干部對群眾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提升探索不夠。
其四,群眾被干擾因素繁雜化。新疆歷來是反恐維穩的重點地區和主戰場,“三股勢力”往往利用各種方式,通過各種途徑與我爭奪群眾。而我們工作的薄弱部位同時又是關鍵領域的農村、互聯網往往成為主要戰場,形勢十分嚴峻。
要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基層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將其擺在重要位置,時刻適應形勢發展,擺脫慣性思維模式,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誠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重點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1](P155)概括來說就是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強隊伍、明路徑、守陣地、講策略。
1.打造善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隊伍。“做好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靠人、靠隊伍,要切實把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任務切實抓好。”[2]從長遠看,要打造專兼職互相結合、體制內外遙相呼應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其一,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隊伍建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現有隊伍的相應功能予以激活和優化,對其相應職能予以強化。新疆有七萬多個基層黨組織,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本來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使命和職責。要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探索建立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相應機制,要分解任務、嚴格考核。每個黨支部都要打造成宣傳隊,使基層黨組織的宣傳群眾功能在基層社會各個領域無死角存在,全天候運行。
其二,發揮提升新隊伍的專項職能。新隊伍是自治區根據群眾工作的新任務而在傳統的黨員干部隊伍基礎上重新組合構建的。例如,駐村(社區)工作隊,要充分利用好每年七萬干部下基層“訪惠聚”這一工作平臺,除了發揮好隊伍在各自學習、生活、工作領域的相關職能外,還可與村委社區工作人員、愛國宗教人士、社區村莊熱心人士聯合組建宣講小組,深入群眾中去做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疆當前面臨的形勢和近2 400萬人口來看,擴大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覆蓋面迫在眉睫。要遵循“大群眾工作觀”來壯大隊伍,圍繞破除“四風、四氣”來錘煉隊伍,形成堅強的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像“紅細胞”一樣密布整個社會肌體。
其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動員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指針,要求我們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依靠群眾。當前,我們要圍繞總目標,調動全疆兩千多萬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當務之急是培育群眾骨干,打造一個龐大的義務參與群體,應當將各個領域、職業、年齡段的群眾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好老同志、娃娃頭兒、熱心大媽、樓道長、街頭商戶等的作用,充分利用其無處不在、耳聰目明等特點。此外,新疆城鎮、農牧區還有“四老”人員、愛國宗教人士、青少年(八零、九零、零零后)、專業合作社成員、家庭農場主、外來包地者等各類人群,他們既是我們的宣傳對象,也是我們開展宣傳工作的培養對象,要以社會職責為感召并輔之以適當的物質、精神激勵,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其四,提升整個隊伍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水平。基層群眾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的是良好的作風風貌和務實實干的態度。要以“三強”“四鐵”和民族地區好干部標準加強基層干部的培訓,尤其是加強信仰信念教育,教育大家忠誠、實干、舍小家、顧大家。例如,互聯網網軍的培訓首先要立足于政治堅定和忠誠可靠。積極學習探索新形勢下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的理論和方法,力爭管用、有效。同時,以創先爭優為目標加強黨員的培訓力度,尤其是加強少數民族聚居地方黨員的雙語培訓,打破語言障礙。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完善創新相關工作考核評價機制,一方面要重視傳統的工作量考核標準,另一方面也要側重于社會反響和效益。
2.在民生基礎上增強黨群互動。群眾工作的實質首先要實現黨對人民群眾的政治引領,即引導群眾知曉自身利益所在、目標所向;然后是最為關鍵的基礎性一環,即權益維護;接下來是素質提升,提高群眾覺悟;最后是實現力量凝聚,與黨和政府共同奮斗。群眾工作來不得半點虛的,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牢記宗旨,全程立足于維護群眾權益的基石之上,在民生基礎上增強黨群互動。
其一,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要使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以增進群眾認可,要緊緊圍繞群眾關心的生產生活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雪中送炭、解決困難、疏導心結、獲得擁護。毛澤東同志早在1934年提出群眾是真正的銅墻鐵壁這一論斷時指出,要關心群眾生活。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抓生活就是抓政策,要圍繞提高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落實好、宣傳好黨的惠民、利民、便民、富民政策。這是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眾心里,收到實際成效的前提。
其二,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真情換取真情。在社會生活中,很多時候感情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像團結、和諧都是一種情愫,民族團結、宗教和諧的宣傳教育必須帶著感情和責任來開展。民族地區干部要以熱愛各族群眾的真摯情感與群眾溝通和交流。因為再先進的溝通傳播設備也代替不了面對面的情感交流,特別是一個緊緊的握手、一個會心的眼神、一個友善的微笑、一個關切的詢問、一個誠摯的祝愿等“微行動”。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與群眾關系越緊密,感情越深厚,越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利益的糾葛和偏見的羈絆,更好地走入群眾的內心開展工作。
其三,要在管飽肚子的同時管好腦子。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工程”向“民心工程”的轉變還需要更多努力。要教育各族群眾,幸福生活只能是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下,通過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來的。要用九項惠民工程的實效強化各族群眾對中央關懷的感恩之情,以惠民資源的普惠性、精準性投入確保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實效性。要及時、有力地拆穿“三股勢力”蠱惑各族群眾的伎倆。
3.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是爭取群眾守好陣地。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團結、發動全疆各族群眾擊敗與我們爭奪群眾的“三股勢力”。一定要樹牢陣地意識,堅定占領宣傳思想文化陣地。“要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維護意識形態領域安全。”[3]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要堅守陣地、擴大陣地,筑牢銅墻鐵壁,打贏人民戰爭。
其一,要忠誠擔當,恪盡職守。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忠誠奉獻意識至關重要,要不斷探索相應的忠誠、信念維護機制,要增強斗爭精神和陣地意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首先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擦亮眼睛,站穩腳跟,枕戈待旦。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將“去極端化”工作和反分裂斗爭教育不斷向深處推進。
其二,要主動出擊,聯系群眾。做思想政治工作,攻心為上,主動最為關鍵。如果我們不主動找群眾聯絡感情、了解實情,基層組織的向心力就會削弱,貫徹總目標的工作就會無法避免盲區、空隙和死角。因而我們要更加注重工作的主動性、精準性和普惠性,拿出真抓實干的勁頭包村包戶,深入群眾庭院與他們聯絡感情,增進好感。如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結親探親,入戶走訪,組織宣講,入戶發通俗讀物和政策匯編,多組織文體活動,勤參與群眾婚喪嫁娶節日慶祝活動等。通過各種途徑和場合與群眾交朋友,同苦同樂,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主心骨。
其三,要以公開、公心、公道取信于民。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首要的前提是雙方坦誠相見,尤其是我們要主動坦誠。在信息公開,知曉事情來龍去脈的情況下,多數群眾是通情達理的。只要我們以公心為初心,以公道為準繩,就能很好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復雜的矛盾糾紛,讓群眾服氣,讓群眾信任。
其四,要積極探討群眾參與的有效形式,擴大群眾參與。理論的大眾化首先要探討理論融入群眾的生活化問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優效果是調動起大家的熱情,人人參與,人人盡力。只有和諧、親密、熱烈的氛圍,才會有良好的宣傳效果。人際互動的原理表明,行動上的接近有利于拉近感情,心理上的親近、接納和認同勝過一切繁復的說教。我們要發動組織群眾,共同搞一些宏大的有利于情感共鳴的活動,我們的民族團結、去極端化、反分裂宣傳等都可以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
其五,要推動文化產品、設施向基層傾斜。精神食糧對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群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為此,要大力提升社會主義精神文化產品的供給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宣傳思想工作必須遵循的重要方針。”[4]根據這一指示精神,打造一批貼近基層各族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和需求的傳播正能量的文藝精品,同時加大各民族文化產品的互譯力度,在滿足群眾精神需求的過程中增進文化交流融通。因而對于農村書屋和文化廣場、村委會大院等文化宣傳陣地要做大做強,對于社區活動室等平臺的功能要予以優化。
其六,要加強互聯網陣地建設。要建好、管好、用好互聯網陣地,將其打造成剿滅三股勢力的重要戰場。當前緊要的是打造網軍隊伍,切實增強“五個認同”的宣傳,清除“雙泛”思想的影響,打好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去極端化這場硬仗。對于網絡論壇、微信圈、聊天室等社交平臺要全方位、無死角的火力覆蓋。要擴大、加強網絡信息員、評論員、輿論引導員等網軍隊伍,提高相應人員鍵盤對鍵盤、屏幕對屏幕的斗爭本領,打擊敵人、教育群眾。
4.必須注重工作方法策略。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講究方法策略。要善于抓兩頭、帶中間,照顧全局,爭取多數;要善于發動群眾身邊的人配合我們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工作中多用溝通、討論、對話的辦法;要注重學習傳統經驗辦法和探索運用新媒體等現代科技手段;要善于從細微之處入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情理相融地做好工作。
其一,善于引領,知足感恩。中國有一句古話,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多次引用,那就是“寸心不昧,萬法皆明。”新疆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下有了很大提高。只要我們經常和群眾回顧過去,盤點當下,展望未來,讓群眾知道變在何處、惠從何來,多數群眾是會感黨恩、跟黨走的。今后,要在宣傳中側重向基層群眾傳播黨中央的聲音,展現黨中央的形象,使群眾確實感受到黨中央關懷和溫暖。
其二,寓事于理,現身說法。少數民族地區有用講故事表達情感與哲理的傳統。講故事是做好群眾思想教育引導工作的重要方法。一些積極的小故事往往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啟發性,“能有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故事中可以加入群眾熟悉的諺語、歌謠、典故來講民族團結、去極端化、反分裂的大道理。而且要善于用群眾身邊的人和事去打動群眾的心,在潛移默化中領會我們講的大道理。
其三,以理服人,精準滴灌。做基層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牢記:老祖宗不能丟。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要培育,集體主義的覺悟要提高。要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大眾化,向群眾宣傳和解釋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教育和引導群眾增強五個認同,維護團結統一,反對分裂極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辨是非,排除干擾,將新疆當前一些深層次問題講準,講透。講道理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把問題講明白,把道理講清楚,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要多從群眾的角度出發,真誠地為群眾著想,群眾才能聽得順,才會樂意聽。
其四,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廣大黨員干部要增強責任意識,發現矛盾要及時解決矛盾,做到不激化矛盾、不隱瞞矛盾、不上交矛盾。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矛盾屬于人民內部矛盾,這就要求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在說服教育的前提下,從“團結——教育——團結”的愿望出發,通過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把問題處理好,把情緒疏導好,把矛盾解決掉。具體來說,解決干群矛盾時要秉承真心、誠心,有實招實策;解決群眾之間的矛盾時要秉持公心、公道,既解決問題,又不傷感情。
其五,率先垂范,樹立榜樣。群眾非常在意黨員干部的形象、作風,常常會從一些細節和小事上來驗證黨員干部的言行,確定自己對黨員干部宣傳內容的立場態度。而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要訣是“引領”,就是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的表率”作用。也即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條件是自身過硬,能以身作則。這就需要黨員干部破除不實作風,立場堅定、忘我苦干,做民族團結和去極端化的先鋒,以此去團結帶動群眾。
新疆各族群眾是可愛、淳樸、善良的,做好基層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難于登天的事情。黨和政府為我們開展基層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提供了較高的平臺。當前,最為欠缺的是黨員干部的實干苦干作風,因而我們要牢記黨的宗旨,踐行群眾路線,破除不實作風,在總目標的統領下,把各族群眾的思想統一起來,精神感奮起來,力量凝聚起來。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劉奇葆.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要強起來[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1).
[3]陳全國.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治疆方略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團結奮斗[N].新疆日報,2016-10-30.
[4]習近平: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 08/20/c_117021464_2.htm,2013-08-20.
[5]講好故事,事半功倍[EB/OL].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4-02/11/content_2860598.htm,2014-02-11.
責任編輯:李洪濤
D64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4.07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疆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研究”(項目編號:13XDJ015)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