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浩夫
淺析媒體融合變革下廣播娛樂節目的多平臺互動
——以廣東羊城交通廣播《大衛小夫DoDoDo》節目為例
□ 陳浩夫
近年來,各種“新媒體”迅速崛起。廣東羊城交通廣播的《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創新性地將多個互聯網平臺融合到節目中,在節目時段與聽眾進行實時互動,取得優異的成績。本文結合《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實例,淺析媒體融合變革下廣播娛樂節目的多平臺互動新方式。
媒體融合;廣播;娛樂節目;互動;
近年來,從“互聯網+”戰略的提出到全面落實,依托互聯網技術的各種“新媒體”迅速崛起。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各大廣播電臺的節目也紛紛利用社交網絡平臺取代傳統的短信、網頁留言板等互動方式,加入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媒體的運營,利用互聯網和聽眾進行“多平臺”互動。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和互動媒介,大大增強了節目的影響力與傳播力。
作為服務交通,面向出行受眾的一檔晚高峰時段娛樂節目,廣東羊城交通廣播的《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創新性地將多個互聯網平臺融合到節目中,在節目時段與聽眾進行實時互動,取得優異的成績。微信公眾平臺粉絲超過6萬、主持人微信微博粉絲超過2萬、每日的節目視頻直播觀看量接近2萬,節目官方互動社區聊天室每日有超過1500位粉絲與主持人互動。
根據央視索福瑞以及賽立信公司的數據,《大衛小夫DoDoDo》節目收聽率以及市場占有率穩居廣州晚高峰時段第一位!本文結合《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實例,淺析媒體融合變革下廣播娛樂節目的多平臺互動新方式。
不少廣播節目在現階段都需要與聽眾互動作為節目內容的支撐,大多開通了官方微博等互動通道,主持人每日將話題發到微博上,節目時段就坐等聽眾跟帖留言,讀出留言信息。可是這種互動還是僅僅只有文字作為載體,跟傳統的短信平臺區別不大,節目的形式也沒有相應的革新。
《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創新地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上的多個端口,將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互動不僅限于“文字”這種單一形式,而將互動多媒體化!節目開始前3小時,節目組就會將當日的互動話題撰寫成推送文章,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推送給所有粉絲,引導粉絲參與節目互動。互動環節在節目開始前就已經開始,主持人透過微信平臺持續與粉絲互動,增強互動熱度,強化播出效果。
粉絲的文字消息可以在推送下方留言,精選留言會在節目中讀出。粉絲還可以透過微信語音直接參與互動,聲音直接在節目中播出,豐富聲音元素,增加聽眾參與感。聽眾也可以透過拍攝“小視頻”與主持人互動,在網絡直播等其他可視化平臺播出。從而形成文字、語音、視頻三合一的多媒體化互動方式。
從《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微信公眾平臺啟用至今,平臺粉絲數量已超過6萬名,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每日節目互動話題推送文字留言量以及語音留言參與量均破百!主持人在節目中開辟專門的環節,呼吁聽眾在路上透過“小視頻”路況報料、發送定位補充路況信息,路上遇到困難還透過節目互動實現聽眾間的互幫互助,倡導安全文明出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互動,就是讓聽眾能參與到節目中,洞察受眾心理,了解受眾需求,才能更好為受眾服務。以往廣播節目的受眾分析,往往只能通過收聽率調查公司,透過樣本極少的抽樣調查,描述出受眾的大致輪廓。主持人只能透過受眾大致的性別、年齡、學歷、收聽場所、收入水平等“猜”出聽眾的喜好,預測聽眾關心的話題。可是只是靠“猜”根本無法了解受眾的真實情況,對節目的改進也只能全憑節目組的臆想,改進后節目的收聽表現通常也無法盡如人意。
針對這種情況,《大衛小夫DoDoDo》節目主持人小夫,直接將自己的私人微信賬號二維碼公開在聽眾互動社區平臺,將自己的微信包裝成“聽眾樹洞”,邀請所有聽眾都來掃描二維碼,添加節目主持人為好友,還可以在節目外的時間直接跟主持人“說悄悄話”。
首先,聽眾可以在微信中隨時與主持人互動,脫離節目時間與收聽空間的限制。其次,聽眾還可以透過主持人的朋友圈了解主持人在節目以外時段的生活點滴,讓聽眾更了解主持人本身,有更多的機會讓主持人展現個人魅力,把聽眾轉化成粉絲,增強聽眾黏度,帶動節目的“粉絲效應”。
更重要的是,主持人也可以通過每一位聽眾的微信朋友圈,明確了解聽眾的生活背景,明確聽眾的個人喜好,從而整理分析來自重度聽眾的大數據,并將數據加以應用分析,使得主持人能更準確地將聽眾關心的話題根據熱度排列添加到節目的互動話題隊列中,確保聽眾能從節目中得到自己需要的、關心的、接地氣的內容,提高聽眾的忠實度,更好地為聽眾服務。
廣播是一種只有聲音的媒介,被稱之為“耳朵媒體”,在音響效果之下,由主持人的語言帶領聽眾進入想象空間。對于聽眾來說,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只有聲音,究竟現實中主持人是什么形象,播講節目時是什么狀態,主持人的肢體語言,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全部都只能夠在自己的想象空間中出現。互聯網的出現以及各大直播平臺的普及,讓廣播不止步于“耳朵媒體”,還可以像電視一樣“看得見”!《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在臺的技術支持下,在廣東廣播電視臺荔枝直播APP中開通了官方頻道,在日常節目的播出時段,同步在荔枝直播APP的官方頻道上視頻直播!聽眾可以在任何有網絡的環境,透過荔枝直播APP實時收聽節目,更可以將主持人在直播室內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全部“看在眼內”。目前每日的節目視頻直播觀看量已經接近2萬。由于《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在視頻直播平臺上并沒有像FM廣播中的廣告時間跟開口時段之分,兩個小時的節目時段(包括廣告時間)主持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能被直播平臺的觀眾所看見。所以在FM廣播的廣告時段中主持人的言行就成為了視頻直播平臺的獨家內容,讓廣播聽眾與直播觀眾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平日收聽廣播的聽眾往往想知道主持人在麥后聊了哪些話題,得出了哪些觀點,而視頻直播的平臺就正正滿足了這種受眾心理。有了差異化的內容,讓不少聽眾在聽完FM的直播后,還會特意點開視頻直播的回放,重溫主持人在廣告時段的觀點意見。視頻直播平臺的開通,成功將主持人從聽眾自我意識的臆想空間,拉近到跟聽眾面對面的現實空間,令節目的互動更加具有“現場感”,大大增強了聽眾參與節目互動的熱情。
主持人與聽眾的互動使廣播節目煥發生命力,但廣播節目中主持人與聽眾“一對多”的播講,聽眾與主持人“多對單”的反饋使主持人容易產生“我就是高高在上”的心理暗示,令主持人與聽眾在互動時不自覺地產生“距離感”,聽眾與聽眾之間也沒法對互動話題以及節目內容進行交流討論。《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在阿基米德APP上建立官方節目社區,搭建了專屬于節目聽眾的社交網絡平臺。每一天的節目直播時間,節目的官方社區都能夠自動建立專屬于當日節目話題的聽眾聊天室,除了主持人能跟聽眾互動,聽眾能給主持人反饋,聽眾與聽眾之間也能進行討論,成功從“你播我聽”向“一起群聊”轉變。社區平臺還設有音頻資源庫、獎品福利庫等頁面,主持人定期在音頻資源庫上傳節目外有意思的社區粉絲專屬音頻內容,并與商戶合作,在節目社區定期發放“粉絲福利”,增強社區活躍度。
建立節目官方社區平臺,除了能互動變得多向化,還能令粉絲們成為節目強大的“后援會”! 目前《大衛小夫DoDoDo》節目官方社區平臺已經有超過1500名活躍成員,節目組在社區平臺上,選取活躍度高,忠實度高的成員擔任義務的管理員的職務,讓忠實的粉絲成為節目粉絲俱樂部——“大衛小夫神友會”的會長、副會長與干事,專門協助節目組定期組織聽眾活動,管理節目社區的留言,清理社區的不良信息,團結粉絲,增強社區凝聚力!
在“互聯網+”時代,廣播節目如何跟互聯網有機結合成為了各個節目組無法避開的重要議題。對比起建立單一的新媒體平臺進行“換湯不換藥”的互動,發揮好廣播節目的靈活度,利用好不同新媒體平臺的特性,與節目內不同的環節,不同的內容有機結合,跟聽眾進行多平臺互動,更能調動聽眾的參與熱情,擴大社會影響,讓廣播節目煥發獨特魅力!
(作者系廣東廣播電視臺羊城交通臺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