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俊
淺談紀錄片后期剪輯思維和視覺定位
——以《香山商幫》為例
□ 唐俊
《香山商幫》是一部人文歷史紀錄片,講述了活躍在晚清至民國時期開埠通商的一批香山籍商人的故事。筆者作為剪輯師,參與了該片的后期制作。本文主要介紹了紀錄片《香山商幫》的后期制作技術思維和視覺定位。
紀錄片;后期制作;技術思維;視覺定位
中山市是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也是香山商幫的發源地。香山商幫是最先接觸西方資本主義企業的一批買辦商人,他們的足跡遍布中國沿海所有經濟重鎮,他們漂洋過海,前赴后繼地開展海外貿易長達一個世紀,他們在中國的近現代商業史上有著顯赫的地位,影響深遠?!断闵缴處汀肥且徊咳宋臍v史紀錄片,作為主創者之一,在對這部紀錄片進行后期制作的過程中,筆者要解決好如何歷史再現、如何讓觀眾看得下去、如何讓人們更好地記住這段歷史等系列問題,獲得廣大觀眾的青睞。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是針對拍攝的鏡頭與歷史圖片進行有機地整合處理,妥善使用剪輯的技法,借助音樂、效果最大程度地改善音質,制作出完美的節目作品。要增強電視節目的競爭力就必須更加重視電視節目的后期制作,嚴格把握節目后期制作的視覺定位,合理運用制作技術思維,達到優化電視節目效果的目的。
剪片絕不能固步自封,要多看,多剪,多思,而且還要多聽。瀏覽國內外的紀錄片,多問一下自己為什么剪,怎么剪,為誰剪,剪得怎么樣,去其糟粕,提煉出屬于自己的精華。剪輯要講究蒙太奇,通過不同景別的鏡頭組接,通過成百上千的組鏡,成為有構思和有美感的影片。
《香山商幫》拍攝地點分別有上海、香港、澳門、廣州、珠海、陽江等地,面對海量素材,作為剪輯師,必須要有科學的剪輯思維。筆者接到任務的時候,并沒有跟攝制組一起深入過前線,鏡頭內的地域大多沒有去過,這給鏡頭選擇增加了難度。筆者經過與編導多番溝通,了解了這段歷史,在腦海中形成了縮略圖式的關系鏈,采取了“復制、重建、創造”的方法去構建這部紀錄片。舉措做法包括:復制編導的思想,描繪出以時間為軸線、以典型人物為點的樹狀故事分布圖,串聯出特定時間、人物以及故事;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重建現代與歷史的闡述關系,重建對象視域的時間和空間成為一種現實,在某些歷史圖片中找到與現實有同景別的場景,經過篩選和合成,相互映襯;再造,最大限度地傳達創作主體的意圖,通過蒙太奇的技法整合,通過平行切換,通過采訪的交流滲透,通過事實的印證,最終形成這部紀錄片的脈絡。以香山商幫買辦活躍地上海為根據點展開故事,以唐廷樞、徐潤、鄭觀應、陳芳、莫仕揚、馬應彪、郭泉、郭琳爽等等為典型人物,通過地方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大學的專家和學者共同講述香山籍商人與中國發展的故事,并以第一條鐵路、第一家煤礦公司、第一家百貨公司、輪船招商局、伊敦號、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并購外資企業事例為印證,逐步呈現出香山商幫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關系,形成該紀錄片的一種剪輯技術思維。
為了給觀眾呈現出好作品,我們必須添加更豐富的細節,包括文獻資料、歷史影像、實景、圖片、歷史與現代的對比、模擬航線等等。呈現的方式如果簡單一畫帶過,給人感覺會比較老土以及層次比較低,所以必須要明確視覺定位,豐富細節呈現。
在構想上,首先,我們確立了這是一部紀錄片,紀錄片來源于生活,內容就是展現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真實情感;其次,確立后期元素,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代表有買辦商人、百貨公司、輪船、紙票、書本、木框、油畫、紅磚墻、歷史地圖等等;再者,確立音樂的韻調,基于人性化的角度思維,選擇適應當時歷史背景的交響樂,悠揚與緊張并存,更好地傳達紀錄片的意圖和情感;最后,確立顏色基調,雖然《香山商幫》是一部人文歷史題材的紀錄片,但是他與現代是密不可分的,要表現商業與歷史的碰撞,筆者選擇了藍色冷調中偏一點暖的色調,希望更突出海洋文化,更突出“歷史不僅是歷史”的概念。
在實施上。筆者設置了7類特效動畫,一一實施并且分解制作,分別是歷史與現代相互映襯鏡頭、紅磚照片墻、歷史影像、虛擬再現動畫、虛擬線路圖、歷史文物呈現、油畫處理這七種效果。結合節目特點和性質,優化編輯思想的表達形式,對相關的視頻或音頻信息進行選取、設置,使各個畫面能夠連貫地呈現給觀眾,做出相應的解釋,便于觀眾理解和觀賞。例如歷史與現代相互映襯鏡頭,解說詞中說道:“十里場洋,有人建立起商業帝國,有人因此深陷危局。黃浦江上船只往來如梭,見證著他們的興盛與衰敗,喜悅與哀愁?!惫P者通過三組合成鏡頭組接,分別是中央銀行門前舊時門庭若市鏡像與現代都市麗人映襯、舊時浦東黃包車與現代街景映襯、黃浦江大橋舊時與新貌的結合,通過使用After Effects摳像合成的技法,將新與舊有機整合,形成對比。又如紅磚照片墻,利用紅磚墻、舊木相框、皺紙的元素,通過After Effects二維轉三維,通過虛擬攝像運動的方式合成,其中增加光影和色調調整,雖然調整時間比較長,但是豐富的細節令畫面更立體。音樂方面,筆者認為它的重要性程度不亞于動畫效果。所謂好馬配好鞍,好的配音,加好音樂,再加上好畫面,此乃影視作品的靈魂。音樂既能影響畫面節奏,也能帶動觀眾的情緒。片中有一幕是講述中國輪船招商局收購當時第一大的外國旗昌輪船公司,通過懸疑和激烈的音樂,讓觀眾心情緊張;當講述清朝末年的時候,用了比較低沉的音樂,讓氣氛緩下去,觀眾隨之沉思而觸動。配樂影響的效果非常大,筆者認為,此次配樂還有提升的空間,如果增加一些樂理知識配合制作,以后會有更好的效果。
總之,視覺定位影響著細節的呈現,豐富的細節能夠讓影片增枝添葉。
砥礪奮進,勇往直前,《香山商幫》強調的是中山人敢為人先的精神,強調傳統經商與現代經商的關聯,也強調著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山的關聯。紀錄片后期剪輯思維和視覺定位其實就是畫面與畫面聯系思考,也是材料關系剪輯的選擇,將美的畫面揉合到一起不是我們最大的責任;將有效的、有信息量的、有藝術性的鏡頭組合到一起并且成為紀錄片,才是我們的責任。正如普多夫金說的,“表現為一個合成的局部時,才能賦予電影生命力”。要用工匠精神,觀察每個鏡頭的整體與細節,思考在后期制作中如何才不會是普通的畫面的疊加,而是更有意義、更有美學原則的剪輯。
(作者單位:廣東聲屏傳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