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211300)
張 影●
?
從“聽懂”到“做對”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211300)
張 影●
對于高一新生,總感覺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找不到章法,普遍存在聽得懂,不會做題的困惑,不知道怎么辦,想學又學不好,很是困擾.盡管有個別學生的基礎比較差,很怕數學,對數學基本是放棄的心態,但大部分高一學生態度還是很扎實,看著他們上課很認真聽講,每一題都認真做好筆記,而且記得整整齊齊的樣子,感到欣慰,可考試的結果怎么樣呢?
聽懂;做對;高中數學
設想一個老師帶著一個學生走迷宮.老師對這個迷宮非常熟悉,可以很快地,不繞路地在3分鐘內走出迷宮. 學生緊跟著老師,甚至拉著老師的衣襟,也在3分鐘內走出了迷宮. 我們讓這位老師帶著這名學生,再走一次,然后再走一次.學生已經成功地走出迷宮3次了.現在,我們讓老師站在迷宮外,讓這名同學單獨進入迷宮. 現在的問題是:這名同學能不能在3分鐘內走出迷宮呢? 顯然,一個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這名同學在3分鐘內是走不出迷宮的,甚至30分鐘,甚至3小時,他也走不出迷宮. 這就是著名的"迷宮現象".
多數同學在數學學習中都受到"迷宮現象"的嚴重制約,以致于很多同學認為數學非常難學.我覺得我們的學生不會做題,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初高中的差異.初中數學知識少、淺、難度較低.高中數學知識廣泛,對初中的數學知識推廣和引申,也是對初中數學知識的完善.初中課堂教學量小,爭取讓同學全面理解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課后老師布置作業,然后通過大量的課堂內、外練習、課外指導達到對知識的理解,直到學生掌握.高中每天課程很多,這樣各科學習時間比較少,題量雖然不多但是難度較大,而且不會反復磨到都會為止,往往第二天新的課程又開始了.
2.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沒有主動想解決問題的愿望,很多學生不愿動筆,沒有信心,即使練習題和講的例題類似,也懶得做.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強,很容易算錯,做很長時間得一個錯誤的結果,也影響了學生的興趣,所以也懶得做.即便等到一段時間發現真的落后了,要抓緊了,自學能力又不夠.如果不自學、不靠大量的做題,往往達不到融會貫通的程度.
3.每天作業靠“模仿”為主.作業由于是限時完成,很多學生旁邊擺著筆記和講義,照葫蘆畫瓢,也不需要動什么腦筋就可以很快地完成作業,但是腦子里什么都沒留下,成了計算的機器而已.至于方法啊,題型啊,易錯點啊,完全不需要經過加工,因為上課有例題.時間不需要很久,一個星期,全都忘了,周練就可以反映這個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老師教的問題、學生學的問題,也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為解決好這些問題,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努力.
1.教師備課要充分.不了解學生具體情況,容易對學生的基礎與能力估計過高.若沒有仔細思考和認真研究分析,沒有聯系學生實際,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備課,那么老師在上課、解題時似乎講得頭頭是道,就會造成老師懂,自己動手就不知道從何處著手了.聽課就像聽“天書”,老師只是“表演”.備課也是教師提高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總結教學經驗的過程.通過一次次的收集資料,一遍遍的斟酌教法,專業水平必然會得到提高.
2.教師上課要重視思維的培養.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和交流的重要環節.上課是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主要途徑.例題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例題教學的效益直接影響學生的解題能力.教材中的每個例題都比較具體地反映了教學的有關內容,教師要鉆研例題,摸清題目的真正意圖,盡量一題多變,讓學生體會和感悟其中的內在聯系,并形成自己的判斷,整理出題型和方法的對應,這樣的感悟是學生自己的,更容易記在心里,不易忘記.
3.教師的作業反饋要及時.每天都有限時練習,若老師布置的作業檢查不落實、練習題的針對性不強,就不能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對于高一連軸轉的上課模式,若能及時地訂正作業上的錯誤,就能有效地避免學生在同一個問題上跌倒多次,也對下一節課的學習起到鋪墊作用.對于個別學生,可以采取單獨交流的方式,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課后輔導是督促、檢查學生學習任務落實到位的重要一環.
4.學生要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上課要聽,要思考,不是記.有的同學上課看起來很忙,恨不得把老師說的一字不落地記下來,這是行動上忙;有的同學跟著老師走,偶爾記下一些知識點,這是心忙.在聽課時,不要只是消極地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重要的是要認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把精力集中在分析、理解、解題的切入點上.掌握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比掌握知識更要緊.能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所在.
5.作業要獨立.獨立指的是不能借助于講義課本和參考書,也不能和同學交流,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作業,并記下自己不熟練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利用其他時間弄明白.作業是當天內容的一個反饋,及時檢驗當天內容的掌握程度,來不得半點虛假.
6.復習要及時.復習所學過的內容、方法、技巧;閱讀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解一些相應類型的習題.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假如實在記不住,就要經常溫習,等到很熟的時候,自然能“生巧”,也就能自己解決問題了.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能聽懂,自己就會了,就放棄了復習鞏固,做題時,就出現懂而不會的情況.
G632
B
1008-0333(2017)12-0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