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云浮市云浮中學(527300)
區德才●
?
新課改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探究
廣東省云浮市云浮中學(527300)
區德才●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在教學方法、思維方法等方面學生都存在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是由教材難度增加、教學方法存在差異、學生的思維方式等引起的,可以通過物理實驗、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有效解決.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新課改
由初中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生,在學科的銜接過程中,較難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教師的教學任務也較難實現,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更要對課程的銜接問題加以重視,我們要合力研究初高中物理教學過程銜接出現問題的原因,根據學生特點以及教學現狀,幫助學生渡過學習的難關,也給自己的教學效率帶來提高.
1.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
過去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間的差異重視度不夠,也沒有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同時學生受到升學壓力的影響,大部分開展題海戰術,影響了學生自身潛力的發揮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2.學生的思維方法不適應
初高中的學生思維需要從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所以學生需要將獨立行和辯證性的思維進一步發展.思維方式的不適應會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出現,思維方法的不適應也是銜接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1.教材難度增加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大部分知識是需要學生進行了解和知道的,理論知識的量也沒有那么多,而到了高中,需要學生進行深入掌握的理論知識就會比較多,同時知識量與難度也有所增加,雖然物理知識的學習元素都差不多,例如:光、電、熱等知識,但對學生的掌握程度要求就有所增加,一般初中的教材比較注重學習的趣味性,教學的過程中也愿意更多的引入生活實際,可以通過做一些小實驗,對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研究,歸納出一定的規律,這樣的教學過程也會比較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到了高中,教材上的內容也在增多,更加注重分析的過程,所以往往比較抽象,更加需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物理學科銜接的困難.
2.教學方法存在差異
初中物理教學,教材內容難度較低,教師會在課堂多一些精力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理論知識的教學進度也比較慢,教師往往可以帶領學生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反復討論、練習,這樣的練習就會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學生的課后練習任務也不會太多,所以學生的學習只要平時做好筆記,對重點知識進行背誦掌握就可以,再對需要的公式進行掌握,就會在考試的時候取得好成績,但是學生也養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所以到了高中難度加大,通過背誦并不能更好的提高成績,所以物理教學的銜接就出現了困難,需要學生更多的進行思考、分析和探究,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所以死記硬背已經不能滿足課程的需要.
3.學生自身的問題
初中物理往往需要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而學生習慣了形象思考,到了高中更加需要的是抽象的思維能力,所以學生一時難以轉變思維方式,就會出現學習困難;初中課后的復習和練習時間是比較多的,所以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的掌握,到了高中學生的課業壓力會增大,所以就沒有太多時間進行練習和復習,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堂提高學習效率,轉變學習方法、創新思考方式,進而適應更高難度的學習.
1.充分發揮實驗的作用
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教材將很多實驗融入到理論知識的學習當中,體現了當前教育對學生探索性精神的重視,直觀的物理實驗能夠通過簡單的學習和操作就能幫助學生將復雜的、難度較大的學習內容進行簡化,這樣的效果是其他教學方法無法達到的,所以當前的物理教材對物理實驗也做了一定的調整,物理教學中的實驗不只是對實驗這項技能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對了解物理知識的探索過程.例如:在探究動能定理時,此實驗是要用互成角度的兩個力與一個力產生相同的效果(即:使橡皮條在某一方向伸長一定的長度),看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的合力與這一個力是否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相等,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相等,就驗證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2.改進教學方法
剛步入高中的學生,普遍會認為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有所加大,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并且對物理教學出現的困難分析原因,在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習上下功夫.例如講彈力,在初中階段只提彈簧伸長與外力的關系,也講了壓力的大小,但都沒有涉及產生彈力的原因.而高中教材講彈力,不僅要分析產生的原因,而且要討論彈力的大小以及他的方向,這就是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
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物理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這在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中是十分關鍵的,也是教學教學的過程十分困難的,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還能使教師的教學更加簡單,所以需要教師在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上下功夫.例如,在初高中機械運動的銜接教學中,速度和加速度概念對學生來說就需要一個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思維轉換突破過程,許多學生難以理解.有的同學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概念,以為加速度是多出來的速度,將速度的變化值同這一概念混為一談;還有的學生對速度、速度變化量、加速度的定義、大小、方向等概念模糊,關系不清,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統一梳理,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多采用實驗、圖像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進而建立科學的物理思維方式.
初中到高中的過渡,是需要學生和教師都加以重視的,尤其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更要學習好物理這門學科,銜接工作就成了關鍵的過渡步驟,特別是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實驗等方面都要做好教學的銜接,只有做好物理教學的銜接,物理教師與學生才會提高自身的教學與學習效率.
[1]黃洪杰.新課程初高中物理銜接問題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06.(16).
[2]張永紅.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3).
[3]胡孝棟.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J].福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3).
G632
B
1008-0333(2017)12-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