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中學(215300)
吳忠海●
?
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元學習能力的培養
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中學(215300)
吳忠海●
元學習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潛能,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元學習能力.元學習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效率,關系到能否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達到認知目標,以及在知識掌握上能否有預見性、能動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培養高一學生學習物理元學習能力的策略.
高一物理;元學習能力;培養
高中物理是大家公認的較難學的科目,尤其是高一物理,對比初中物理有一個很大的跨度,如果高一不能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銜接.就會造成后面學習物理的障礙.所以.在高一對學生進行元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以后學習物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這方面元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使學生逐步學會根據自身和學習的實際情況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長目標和短安排互補),具體做法可以如下:
1.因材施教,制定“個人學習契約”,激發學生學習愿望
在“緒言”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學習高中物理的重要性.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有意”讓學生去把握教材內容,對于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和解釋性的句子只要求了解;對于一些抽象知識要求理解:對于常用的數據、原理一定要求記憶;對于重要定律、規律,就要求掌握并能應用、讓學生自己意識到無目標的學習是一種偶然學習,而不是有意義的學習,只有目標明確,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才會少走彎路,并由此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
在緒論的教學后,就要讓學生制定整個高一階段甚至整個高中階段物理學習的“個人學習契約”. “個人學習契約”包括意向和操作兩個方面:
意向方面:我學習高一(高中)物理想達到什么目標?我的動機是什么?
操作方面:為了達到我的目標,我應該怎樣做?
然后再把這種“契約”延伸到各章節、各個知識點的學習中去,制定各章節、各個知識點的“個人學習契約”,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目標去學習,起到自我激勵的作用.
2.創設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為了促使學生學習成功,在教學中應注意:
(1)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高一物理的教學中,就要求教師對知識既要講清,又不能什么都講清,要給學生留有獨立鉆研、獨立思考的余地,不能不分巨細,把所有內容都“嚼碎”了“喂”給學生.要正確判斷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凡是能讓學生自己概括、推理、證明的,在學生已有發展水平內的內容,就應該盡量鼓勵他們自己完成,讓學生有表現才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2)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努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以成功的期待.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激勵作用,在評價中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經過努力所取得的進步,增強參與的勇氣和信心.
在高一物理教學中應用元認知理論指導培養學生反思能力,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讓學生明白應該反思什么
教師應提出明確的反思任務,比如,在高一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能力可以通過填寫“物理反思卡”,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控和調節.
認知方面的內容可以包括:(1)今天物理課(或這章書)講了什么內容?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2)聽懂了哪些內容?我是怎樣處理難點的?(3)沒掌握的內容及原因;(4)作業的情況;(5)課后學習物理的時間;(6)測試情況;(7)考試成敗的經驗與教訓等等.
2.要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反思
首先,要求學生能夠嚴謹回顧自己的思維活動是否緊湊,思路是否清晰、嚴密、深刻,是否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和規律.
其次,要讓學生嘗試錯誤,激發反思.
如:在剎車問題上,先讓學生解答以下例題:
以12 m/s的速度行駛的汽車,緊急剎車后加速度的大小為5 m/s2,求剎車后6 s內的位移?
很多學生以為很容易,經巡視很快發現學生的答案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用位移公式直接把6 s代入計算,結果得出了負值,一種用推論公式計算得到了正值.顯然學生對公式里的t的含義理解得不夠,隨便亂套公式,結果出現錯誤,這就引起了學生的反思,吃一塹,長一智,學生通過對錯誤的嘗試,在反思中優化了他們的思維品質.
再次,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物理問題的習慣.如:“直線運動”這章書的題目常可一題多解,且各種解法有時繁簡程度差別很大,通過精心設計物理問題,使學生能熟練的判斷:到底是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及它們的一些推論來解題還是用運動圖像來解題比較方便.
3.培養學生良好的反思習慣
在高一物理教學中要啟發學生多思考,逐步培養反思習慣.適時的反思能使學過的知識和方法系統化,反思的過程能使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得到實際的鍛煉和提高,這對以后的物理學習會有很大幫助.
如:對學習物理知識點的反思:
(1)反思每個知識點的各個學習環節的學習質量:知識點的獲取、知識點的應用、知識點的延伸擴展、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解決的方法等等.
(2)每章書后要求學生通過對比、歸納、總結等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反思.
又如:對物理題目的反思:
(3)解題過程的反思:如在解題過程中,自己是否能較快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曾走了哪些彎路?犯過哪些錯誤?等等.
(4)解題技能、方法的反思:如解題時所使用的技能、方法是否最簡便?這個題目若改變其中的某些條件該如何解答?等等.
如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動力學問題的解法、靜力學問題的解法等內容的反思.
(5)對解題過程中聯系實際能力的反思.
(6)對自己設計題目的能力的反思.
再如:對物理實驗的反思:如對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實驗方法、實驗設計等的反思.
綜上所述,學生的反思活動進行得越全面、越深刻、越適時,學生的元學習能力就越能得到培養,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整體性就越能得到提高.通過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的能力和有效分析原因、揚長避短的能力,優化學習物理的過程.
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把成功與失敗的結果歸于個人的能力,物理學習障礙的學生常把原因歸結為“我笨”、“題太難”、“我學理科不行”、“記性不好”等這些無法控制的因素,看不到學習的前途,進步的希望,對學習失去信心.這些不可控因素將降低對成功的期望,增加對行為結果的消極情感.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每次測試后讓學生寫小結,很多學生為了應付老師,被動的、簡單的將考得不好的原因歸于粗心、沒復習、沒好好學習等因素,真正能主動認真歸因的學生很少,學生總為自己的失敗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所以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這樣很不利于培養學生總結學習經驗和教訓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元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賴于正確的歸因方式,所以要引導學生對成敗進行恰當的歸因訓練,逐步轉變學生錯誤的歸因方式,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成就動機,并采用暗示法增強自己的意志力.
高一是中學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由于初、高中物理知識內容和難度的變化較大,高一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又相對較弱,因此對高一學生進行元學習能力的培養將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使他們在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中能喜歡物理,改變他們怕學物理的心態,提高學習物理的能動性,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物理的樂趣.元學習能力是每個人所具有的潛能,如何在高一物理教學中把學生的這種潛能挖掘出來,是整個高中物理教學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是一個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課題.
G632
B
1008-0333(2017)15-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