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226000) 袁成建 ●
提綱挈領,高效復習“酸堿鹽”
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226000) 袁成建 ●
本文闡述了復習“酸堿鹽”知識點的思路和方法,讓學生掌握高效復習的策略和目的.
高效復習;酸堿鹽;基礎;本質;全面
對于初中的學生們來說,數學、語文、英語已經是很熟悉的了,而化學對于他們來說卻是一門新的學科.和其他的學科相比,化學多了一絲神秘的色彩,也增加了同學們學習化學的難度.而“酸堿鹽”又是化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同學們更多的了解清楚、復習好“酸堿鹽”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對此我認為高效復習“酸堿鹽”應該提綱挈領,簡明扼要的從基礎、本質和全面三個角度一層層慢慢的深入,才能讓同學們更加清晰的了解“酸堿鹽”.
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吳晗教授曾經說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要讀好書,必須先打好基礎,這樣才能在這基礎上作個別問題的研究.”同樣的,對于化學或者任意一門學科甚至于對于任何事情來講,這個道理同樣適用.無論想要學習什么,只有鞏固好基礎,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和研究.
對于我們化學的中的酸堿度,我們有一個很容易表示的指標,那就是pH值,但學生往往在做題的時候記不住酸堿度和酸堿性的關系,總會出現一些錯誤.比如有一道題是這樣描述的:
“實驗測得下列四種溶液的pH值為:稀硫酸pH值為2,碳酸值為6,氯化鈉溶液pH值為7,碳酸鈉溶液的pH值為10.問這四種溶液中呈堿性的是( )”
其實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問題,題中很明確的給出了各個溶液的pH值,也就是給了這些溶液的酸堿度,其中稀硫酸、碳酸的pH<7,即溶液呈酸性,而氯化鈉溶液pH=7,因此溶液呈中性,而碳酸鈉溶液的pH值為10即pH>7,所以碳酸鈉溶液呈堿性.答案很容易就能知道選碳酸鈉溶液.但在這道題上也會有一部分同學出現錯誤,原因就是記不住酸堿度與酸堿性的關系,不知道pH大小跟酸堿性的關系應該是pH=7時溶液為中性,相對的pH值越小說明溶液酸性越大,pH值越大說明溶液的堿性越大.所以通過這道題,我又帶著同學們復習了一下課本上關于物質酸堿度和pH值的關系,而因為有過錯題的經驗,再返回去從新復習基礎的時候同學們就會印象深刻,起到了鞏固基礎的作用.
一道非常簡單的選擇題卻總是有同學會出錯,本應該是送分的題卻成了丟分的題,像這種基礎知識上的小漏洞,平時看起來好像無關緊要.但事實上,在真正進行解題的過程中,可能就是這么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就變成了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之間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所以在復習“酸堿鹽”的時候,我首先帶著同學們把所有的基礎知識進行分類、總結和鞏固.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做“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句話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一些復雜的情況的時候要忽略掉這個問題表面上帶給我們的混亂,直接去尋找整個問題的本質,然后去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在我們對待作業題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這樣的,在看題的時候,不要被題目混亂的說法蒙蔽了思路,要找到問題所要考察的知識點,弄清問題的本質,然后“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在我進行“酸堿鹽”復習題的講解的時候有這樣一道例題:
關于物質的用途,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稀鹽酸用于除鐵銹
B.碳酸氫鈉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碳酸氫鈉固體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第一眼看到這個題可能同學們都會感覺很混亂,因為原來學習的大部分都是給出物質的化學名稱并使其互相之間進行反應,但這道題卻給出了平時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物質,所以很多同學對于這道題的出現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但事實上,只要我們弄清楚這道題的本質,很容易的就能夠解答出這道題.這道題實際上考察的是物質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中的用途,而我們都知道,物質能用來干什么事由它的性質所決定的.分析題意就可以知道,稀鹽酸除鐵銹的原理是稀鹽酸可以和鐵銹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溶于水的物質,所以這一選項是合理的;而胃酸是鹽酸,碳酸氫鈉能何其進行反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況且碳酸氫鈉沒有腐蝕性,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干冰在升華的過程中吸熱,所以可以作為制冷劑;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是可以反應的,所以即使氫氧化鈉可以作為干燥劑,也不可以用來干燥二氧化碳.
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一些別的類似于這種題型的題,把我們課本上的知識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雖然看似混亂,實際上在了解了這道題想要考察的知識點之后,在理解了這道題的本質和涉及到的各個物質的性質之后,我們很容易的就從混亂的題意中剝離出了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所以,在進行題意分析的時候,我教導同學們一定不要被各種描述方法打斷了整體的思路,而應該找到問題的本質所在,順著本質理清自己的思路,就能更加清晰的了解整個題目所要考察的知識點,從而達到高效復習,減少錯誤率的目的.
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我們都只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或者章節來進行歸納總結,但事實上,不光是化學,還有其他科目來說都一樣,每一個科目它都是一個體系,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我們可以進行一部分一部分的認知過程,但在總體認知,也就是到了最終復習的過程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把整個所有的知識融合到一起進行分析和解答了,這個過程就是我們的綜合練習的過程.對于同學們來說,綜合練習是一融會貫通的過程,在這個時候他們需要把以前所學的一部分知識都拿出來,來進行對某一道題的分析.
在“酸堿鹽”的復習過程中,對于某一物質的推斷題總是必不可少的.在推斷的過程中就應用到了許多方面.我講過一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氯化銅和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確定它的組成成分做了以下的實驗:
(1)取少量的該固體粉末,加足量的水,攪拌,靜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層為無色溶液;
(2)過濾,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無色氣體產生.
問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___,一定不含有____,可能會含有___.
然后我們對這道題進行分析的時候發現,銅鹽一般都是呈藍色的,而此溶液為無色的溶液,所以溶液里不可能含有銅離子,也就不可能有氯化銅,又知道出現白色沉淀,且加入稀硝酸之后沉淀部分溶解,則說明白色沉淀應該是碳酸鋇與硫酸鋇,所以一定有的為硫酸鈉、碳酸鈉、硝酸鈉.而從題意所給的內容不能判斷是否有氯化鉀.經過這道題的練習,同學們又復習了比如二價銅離子是藍色的;硫酸鋇和碳酸鋇都是白色沉淀,但硫酸鋇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碳酸鋇可以溶于酸等知識點.一道綜合練習的題目讓同學們對一些物質的基本屬性有了更深的印象,也對這些物質對應屬性的應用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進行綜合練習的過程,實際上是對綜合練習題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知識點的一個回顧和應用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同學們對于知識點掌握的熟練程度進一步的加深,并且對于不同知識點之間的結合也有了更好的認知.綜合練習的解題思路并不是單一的.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綜合練習,同學們可以將以前所有的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將原來課堂上學習的單個的知識點按照自己的習慣組合起來,參考老師上課講的方法,形成一種自己獨有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綜上所述,我認為,高效的復習“酸堿鹽”,應該先進行基礎知識的復習,只有讓同學們將基礎知識掌握好,才能在進行深入的學習和解題的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鞏固好基礎知識之后,就要清晰自己的思路,學會透過復雜的題意看清題目的本質.最后結合綜合練習鞏固對知識點的理解.經過這樣的復習之后,同學們對于“酸堿鹽”就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對于如何進行有關于“酸堿鹽”試題的分析也有了深刻的感觸,同學們也就真正掌握了高效復習的目的.
G632
B
1008-0333(2017)02-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