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瑋瑋
(廣州市番禺區禺山高級中學,廣東 廣州 511400)
信息技術支撐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路徑
胡瑋瑋
(廣州市番禺區禺山高級中學,廣東 廣州 511400)
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引入與廣泛應用,教師要與時俱進,善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使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更易于學生接受、理解和應用.本文以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主要研究對象,圍繞信息技術對高中數學教學的作用及其實踐應用展開論述,以期為實現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最優化提供有益參考.
信息技術;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應用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引入與廣泛應用,將教育信息資源轉化為數字化模式,不僅為高中數學的課前、課中、課后教學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和管理,進一步發掘了教學硬件的實質功能,還切實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水平,有益于“教學做合一”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具體地說,信息技術憑借其功能多樣、形式多變、趣味橫生等特征,不僅使得數學學科實現了教學資源的拓展和教學形式的豐富,有效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還為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更多的通信機制與交流手段,有效促進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協作能力的發展.
(1)善用信息技術的靈活性和可視化,激發數學學習興趣.新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教學應重視創設問題情境.實踐亦證明,只有在合適的問題情境下,才更易于激發學生產生心理共鳴,促其在情感體驗的過程中體悟問題根本.因此,將信息技術引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用先進、快捷的互聯網資源服務課堂教學,借助豐富多彩的圖片、聲音、視頻來創設和展現各種教學情境,能讓生澀難懂的數學知識生動有趣、形象具體,也能讓學生主動調動多種感官來接受信息,集中注意力,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為實現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奠定良好基礎.
(2)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建模”,鞏固知識的發現過程.新課標要求高中數學教學不僅要圍繞教材基本內容展開,還應積極開展一系列數學實驗、研究性學習等“數學建模”活動,開設能夠反映數學應用的專題課程,并將其納入教學計劃,培養和提升學生利用現有數學知識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則可在上述活動的搜集、整理、描述、探索的過程中建立問題模型,通過研究模型為解決相關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例如,在講授“概率統計”相關知識點時,可組織學生自行操作計算機設備進行數據處理繪制圖表、圖象,有條件的還可組織模擬實驗,利用幾何概型,通過隨機模擬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將信息技術及相關媒體設備應用于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以信息資源管理的方式實現教學溝通和知識傳播,不僅有益于豐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形式,還能切實提升教學效率.因此,在“互聯網+”模式與智慧教育的大形勢下,廣大一線教師要善于把握教學改革時機,抓住高中生心理特點,汲取教學新思路,充分利用和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輔助功能,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1]谷宏軍. 淺議高中數學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J]. 教育科學:引文版, 2016(4):00220-00220.
[2]蘇娟. 淺談新課程下的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15):56-57.
[3]陳萍.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研究[J]. 讀與寫:上,下旬, 2015(14).
[責任編輯:楊惠民]
2017-06-01
胡瑋瑋(1978.03-),女,漢,江西省贛州市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從事普通高中數學解題教學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21-0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