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剛
(江蘇省常熟市王淦昌中學,江蘇 常熟 215500)
用美的鑰匙開啟學習化學興趣之門
楊志剛
(江蘇省常熟市王淦昌中學,江蘇 常熟 215500)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要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利用一些符合高中生心理的“美”的媒介,首先引起高中生的關注,繼而開啟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之門.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高中化學;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課外探索
在一天之中,除去周末,學生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課堂學習上,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對課堂學習感到厭倦,并通過轉移注意力來降低課堂學習的壓力,如此,則逐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不斷改變教學策略,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以“分段學習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將兩周視為一個時間段,在兩周內讓學生采用一種學習方法,最后通過考試得出他們的學習成績;而在下一個時間段,讓學生們換一種學習方法,同樣,在兩周結束后再次考試,并讓他們對比兩個時間段的學習成績,從而得出哪一種學習方法更有效的結論.如此不斷循環,每個月讓學生運用兩種新的學習方法并進行兩次考試,久而久之,不僅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快速提高,也會讓他們感受到化學課堂的趣味性,由此逐漸提升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此外,教師還可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能引起高中生興趣的因素,如用帶有懸疑色彩的故事或傳說來營造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一種與學習氣氛不同的環境里學習知識,從而感受化學之美,提升學習興趣.
高中生長期都處于沉悶壓抑的課堂學習環境下,尤其是當前很多學校采用封閉式管理,學生們只有周末才能出校自由活動.在這樣的前提下,課外探索對學生而言就尤其重要了.高中生向往課外自由的空間,而教師就可以利用高中生的這一心理,將課外探索與高中生的課外活動相結合,讓他們在自由活動的同時也學習了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如“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一課,在課后筆者組織學生們開展“篝火晚會”活動,在活動中,筆者將課堂教學中的一些重點知識通過篝火晚會進行了講解和演示,鞏固了學生的課堂所學.
(1)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
師提問:①什么是舊化學鍵和新化學鍵?②如何讓舊化學鍵演化為新化學鍵?③焓的定義是什么?④怎樣解釋化學反應的焓變?
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讓學生們演示木柴燃燒和碳燃燒的過程,并對上述問題作一一解答.
(2)蓋斯定律的應用
師提問:科學研究的過程中經常需要測量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其中有些物質的反應熱可以直接測量,但有些物質卻無法直接測量,例如點燃篝火時所用的碳在燃燒過程中不完全燃燒的反應熱,我們無法直接測量,那我們能否通過列式計算得到?
ΔH1=-393.5 kJ/mol

ΔH2=-283.0 kJ/mol
師:通過上面兩個反應的反應熱,我們再應用蓋斯定律就能求得碳不完全燃燒的反應熱.
如此,通過上述探究活動,在改變學習環境的前提下(由課堂轉向課外),學生們會對燃燒的篝火和半燃燒的碳發生興趣,并通過回憶課堂所學來完成探究任務,從而讓他們直觀的看到了化學課程的趣味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的形成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而這兩種需要在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是最為常見的,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去發掘和利用.首先,高中生對環境和氛圍較為敏感,其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需要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逐漸的養成,而要營造這種環境,教師可充分利用化學的趣味性,通過舉辦化學實驗設計競賽、小組合作課外探究任務比賽和化學專業知識問答競賽等活動,為學生們創作一個良性競爭的氛圍,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藉此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此外,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而對于高中生來說,應用知識永遠比學習理論更有趣,這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不謀而合.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可充分利用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們利用所學知識去改變生活、創造生活.
總之,在教學中充分展現化學的魅力,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2]宋建明. 淺議高中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 神州, 2013(9):178-178.
[責任編輯:季春陽]
2017-06-01
楊志剛(1982-),男,江蘇常熟人,本科,從事高中化學教學教育.
G632
B
1008-0333(2017)21-00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