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東明
(山西省臨汾市第三中學校,山西 臨汾 041000)
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探究
曹東明
(山西省臨汾市第三中學校,山西 臨汾 041000)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建立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為高中物理教學的變革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在闡述了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原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結構設計.
微課;翻轉課堂;高中物理;牛頓第三定律
在翻轉課堂備受關注的熱潮中,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建立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但在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實現本土化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多種困難.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在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中,積極吸收翻轉課堂的有益元素,優化了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實驗和習題的翻轉課堂教學結構,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整體提升.
1.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必須克服傳統教學設計的慣性.首先,創造高效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得到不斷地強化和鞏固.其次,分析學情,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起點.最后,創造更多地機會讓學生相互交流,并對學習效果進行成果展示.
2.以“三維目標”為導向
作為各國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的共同元素,“三維目標”是確定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依據.同時,“三維目標”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外,還更加注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因此,在教學設計中務必遵循“三維目標”導向原則.
3.以掌握概念為基礎
概念是物理學習的基礎,教師應該注重物理概念在學習中的作用,在給學生提供“認知沖突”的基礎上,強化由“是什么”到“為什么”,并完成相關物理概念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4.以教學內容創新為前提
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應在教材所提供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多渠道、全方位地獲取相關知識,擴大知識來源渠道,在課前、課后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5.以教學效果反饋為補充
應根據學生學習的效果,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同時,根據學生學習的進度,有針對性地進行系統講解,最大限度地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根據高中物理學科特點,在借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筆者設計了以下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結構,如圖1所示,在該教學結構中,共分為課前知識傳遞、課中知識內化、課后知識拓展三個階段.

在課前,教師應根據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教學目標等收集相關資料,錄制視頻和編寫學案,并將錄制好的視頻和編寫好的學案提前發放給學生.而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應及時自主學習,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上完成學案,并將自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疑惑記錄在學案上,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前知識傳遞階段,為了強化高中學生的自律意識,教師和家長應共同監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在課中,教師根據日常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學案,組織學生展示學案,將自己的成果與同學交流.對于學案中記錄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合作學習,對于一些個性問題,要求組內相互探討、共同解決,對于一些共性問題,教師應集中進行講解,講解后對于有疑惑的學生進行個別化輔導,進一步幫助有疑惑的學生內化知識.
在課后,及時組織學生在知識內化的前提下總結、拓展知識,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瀏覽教師指定的網站進行學習,培養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同時,及時告知下一輪翻轉課堂的教學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物理的教學離不開物理實驗和習題練習,筆者在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結構圖中,分別優化提出了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實驗課的翻轉課堂教學結構和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習題課的翻轉課堂教學結構,分別如圖2、圖3所示.


綜上所述,與傳統課堂相比,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符合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我相信,隨著基于微課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的不斷實踐,定會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提供更大的幫助.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4.
[2]莊園.基于翻轉課堂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研究分析[J].亞太教育,2015.9.
[3]劉成金.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14.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6-01
曹東明(1971.9-),男,山西省臨汾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21-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