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安
(江蘇省泗洪縣新星中學,江蘇 宿遷 223900)
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
王守安
(江蘇省泗洪縣新星中學,江蘇 宿遷 223900)
現代化教育要求高中物理要由應試教育模式向素質教育模式的轉變,這是現代化教育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前物理教師在教學改革方面關注的重點內容.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集中發展態勢,同時也成為廣大物理教師關注的關鍵點,本文從物理教師教學的角度對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小結,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情境;整合;創新
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不斷提高高中生課堂參與的深度,是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從如何增強交流的角度,筆者建議如下:物理教師可以通過物理情境的創設,把復雜、深奧、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物理情境再現出來,從而不斷提高高中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教師可以利用物理課堂的情境來引出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內容,不斷鼓勵學生在物理情境中多質疑,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表明,形成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在物理課堂的教學中要創設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物理教師要不斷的設計高效的物理問題和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能夠積極主動的從多角度的去思考物理問題,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去提出自己的相關疑問.同時,作為物理教師要相應的做好引導作用,通過引導學生仔細進行觀察,能夠根據自己的相關實驗,最終得出自己的結論.當然也可以對有關的物理問題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提出相應的假設和自己的猜想,讓高中生根據自己的假設與猜想去解決問題,從而得出結論.例如,物理教師在講授《牛頓第一定律》時候,物理教師可通過整合多媒體手段來演示、講授、自學、討論等多種教學手段給予高中生充足的自學自悟的時間與空間.例如,可以在課堂上研討十分有趣的物理問題:假如火車在勻速的軌道上行駛時,火車里的某人在某個地方向上豎直跳起來,那么他落在哪里呢?教師這時要鼓勵每一位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同學們一方面自己得到了積極發言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對他人的觀點表達自己的質疑和辯駁,大膽表達,呈現不同學生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不同思維的交流與碰撞中不斷獲得更加深刻清晰的認識.
當今社會是一個創新的社會,創新人才是當今社會急需的人才.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高中物理實驗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實驗手段能夠直觀、形象、生動地把物理原理性知識呈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學生在物理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實驗為高中生高效獲取物理知識提供學習設備和環境,再通過實驗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物理在物理實驗過程中,物理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在小組內合作討論后確定實驗設計方案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的最終結果,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最后得出結論,通過實驗教學的重要目的是,盡可能的去提升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興趣,不斷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鍛煉高中生信息的獲取與提煉能力、動手能力以及不斷創新的操作與思維能力.例如,我們物理教師在講授《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節課時候,通過演示了一個鐵球碰鼻的物理實驗,然后把大鐵球通過繩子把它懸掛在鐵桿上面,再把鐵球拉離平衡位置后,讓鐵球能夠碰到一位同學的鼻子,然后松開釋放鐵球,鐵球擺過去又擺向了學生,鐵球擺過來的時刻,嚇得同學們都怔住了,但更奇跡的是,鐵球在千鈞一發的時刻又擺回去了.同學們看到如此都驚嘆不已.物理實驗讓學生們了解到物理學習中的神秘,同時,也能夠生動形象地詮釋了機械能守恒的基本原理.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探究的方式去思考與探究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物理問題,這是物理課堂教學改革關注的重點內容.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學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大膽的把物理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嘗試來設計實驗,然后通過實驗數據得出相應結論的能力.通過鼓勵學生來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的動手能力以及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意識.除此之外,物理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參與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體驗物理學科的奧妙之處,與此同時,學生也體會到了物理知識的學以致用的意義,不斷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例如,力學的相關知識是高中生比較難以理解的物理知識模塊,尤其是摩擦力.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列舉自行車的剎車的原理來解釋摩擦力現象.自行車的剎車是在兩塊橡膠墊與車輪鋼圈之間通過摩擦力來達到目的的.在手剎車的時候,橡膠墊與鋼圈之間于是便產生摩擦力,從而阻止了車輪的轉動.如果手握住剎車的力度越大,那么橡膠墊與鋼圈之間產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車輪于是便降低了它的轉速.橡膠墊與輪胎鋼圈兩者之間若沒有發生滑動摩擦的時候,車輪于是便不會轉動了.由于大多數高中生都經歷過騎自行車的過程,因此,通過這些鮮活的生活事例可以讓學生能夠直觀的體會到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促進高中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總之,物理教師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物理情境,營造積極和諧的創新氛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動手能力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多利用多媒體的手段,采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把理論應用于實踐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切實加強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努力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推動高中生的長遠發展.
[1]王惠來.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對教學的指導意義[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6.
[2]陳雪.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實施的個案研[J].中學生數理化,2013(6):44.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6-01
王守安(1978.03-),男,本科,中教一級,從事中學物理教學.
G632
B
1008-0333(2017)21-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