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琳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中學 226300)
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要積極關注學生思維嚴密性的培養(yǎng),下面筆者就以有機化學的教學為例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和思考,以作引玉之磚.
1.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發(fā)展思維嚴密性
化學概念是其理論體系最為基礎的組成,同時它也是學生進行判斷和推理的基本要素,化學概念本身也體現(xiàn)出其知識體系的嚴密性.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能夠為他們的判斷和推理奠定相應的基礎,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化學知識的建構過程中避免混亂,產生不必要的錯誤.
比如當學生學習了甲烷和氯氣的反應,教師就會指導他們認識“取代反應”的概念,有學生對此產生了這樣的理解:這就是一個原子對另一個原子的取代.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指導學生研究教材上的定義,讓學生在分析和比較中得到認識:取代反應可以是用原子取代原子,用原子團取代原子團,用原子取代原子團,用原子團取代原子.隨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將其和置換反應進行對比,并將后面即將學習的置換反應和苯的硝化反應拿出來,讓學生進行比較和判斷,同時也提醒學生注意:無論是否學過,對反應類型的判斷可以從結構入手,嚴格按照定義判斷即可.這其實也是嚴謹思維的一種體現(xiàn).
2.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發(fā)展思維嚴密性
化學探究的成功推進、重要規(guī)律的建立,這些都與實驗設計、操作、分析的嚴密性有著重要關聯(lián),這當然也是化學思維嚴密性的體現(xiàn).化學研究對精密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實驗層面的嚴密性不僅體現(xiàn)在具體操作中,更反映在思維嚴密性的表現(xiàn)中.
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動手,這樣才有助于他們在實驗中獲得發(fā)現(xiàn),而他們的嚴密思維也將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我們在實驗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嚴格地按照科學原理來對化學實驗進行設計,并要求學生仔細推敲實驗步驟的合理性和嚴密性.比如有關乙醇分子式的確定實驗,要讓學生思考反應原理是什么?怎樣設計實驗步驟?怎樣獲取數據?這每一步工作都不能發(fā)生缺失和錯亂.有學生在探索中首先回想起初中化學中的氫氣制法,并在此基礎上展開類比、分析和討論,增加分液漏斗、量氣裝置,接著他們完成了實驗步驟的部署,并在實驗操作中完成數據采集.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從嚴密性的角度著手,對實驗數據的真實性進行分析,由此來指導學生研究其中存在的誤差,并探索減小誤差的辦法.
再比如研究乙炔的制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先寫出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提示學生思考:該反應過程是否需要加熱?反應能否使用啟普發(fā)生器?反應過程能否直接使用水,可以用哪些物質代替水?這些問題的思考都能夠訓練他們思維的嚴密性.
3.在化學習題的教學中發(fā)展思維嚴密性
化學習題的教學過程最容易暴露學生思維上的問題,很多學生在完成題目時漫不經心,在圍繞錯誤進行糾正時經常會埋怨自己當初的粗心和大意,這其實正是思維嚴密性缺失的表現(xiàn).通過習題教學來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復習,并藉此來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更要在習題的基礎上提出更加深入而廣泛的問題,由此來啟發(fā)學生更為全面而嚴密的思考,這樣的問題分析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并能提升問題分析的熟練程度.此外,這樣的教學必然也將激起學生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他們的鉆研精神和分析意識必將因此而提升,思維嚴密性會同步得到發(fā)展.
比如在指導學生研究乙烷的性質時,教師提出問題:乙烷在光照條件下和氯氣進行混合,能產生多少種生成物?有的學生提出有6種產物,即從一氯代物到六氯代物;有的學生提出有7種,他還考慮到氯化氫的存在;教師鼓勵學生更加深入地進行思考,最后有學生提出共有10種,即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和四氯代物都存在同分異構體.在教師的層層引導下,學生圍繞問題展開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終得到了較為全面的答案,這就是嚴密思維的產物.
嚴謹而科學的思維應該貫穿于高中化學教學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我們要力爭做到“百密而無一疏”,這既是化學教學的要求,更是化學研究的根本原則之一.
[1]文慶城.現(xiàn)代化學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章志光.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