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瑩
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策略探討
□姜瑩
播音主持,是展示聲音和語言的一種藝術活動。在對聲音語言進行二度創作的過程中,如何將語言的魅力充分展現,主要取決于播音主持人本身的深厚功底。在這項藝術性語言活動中,播音主持人不僅需要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還要熟練使用不同語言技巧,才能精準地表達文字稿件的內容。本文從訓練播音主持人語言表達技巧的必要性出發,深入探究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策略。
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培養策略
播音主持專業在語言表達技巧方面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為了將信息準確、快速、有效地傳播出去,播音主持人必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熟練運用語言表達技巧。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意蘊深厚。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需要在不同的語境下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讓觀眾快速地接收信息。這是一項專業性水準較高的工作。為了讓從事播音主持專業的工作者達到這項要求,必然需要培養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技巧。
播音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是擁有正確的發音,保證發音正確,才能實現節目的有效傳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能力較強,其在主持節目中所表達的觀點、傳播的信息才能順利達到觀眾一方,實現與觀眾的有效溝通。這樣,才能夠為提升節目質量奠定基礎。①同時,在節目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占據整個節目的較大比例,缺少了語言,節目就難以正常運轉。而蹩腳的語言不僅會影響整個節目的順暢運行,還會降低節目的檔次。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斷鍛煉和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在節目中發揮重要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播音主持人是整個節目的調控者,其一言一行都關系到整個節目的水平。但是,從當前的播音主持人語言表達現狀看,還有很多播音主持人需要訓練語言表達技巧。嚴格一些來講,一個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其語言表達至少需要達到以下幾項標準:(1)基本功扎實,語言具有較強的規范性,表達能力強。更具體一些就是,在語言表達上,不能出現語法錯誤、詞語使用不當、言辭粗劣等常識性錯誤。現場直播節目容易出現突發狀況,是檢驗一個播音主持人的語言功底的最佳方式。同時,語言表達上要避免出現較多廢話。在語言的表達方面,不可任意妄為,延誤節目的錄制時間。(2)語言表達應當具有一定的幽默性,以提升播出效果。但需要注意,幽默使用要恰當,避免尷尬。②(3)在主持節目中,主持人既要隱藏于節目中,又要貫穿全部流程。簡而言之,就是播音主持人在表達上要避免表現欲過強,要運用自身特有的主持方式完成整檔節目的主持工作。(4)訓練普通話,使普通話標準程度達到標準要求。除了一些特別的節目形式,需要地方口音進行主持之外,播音主持人的普通話必然需要更加流利、更加標準。
(一)加強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性
在語言方面,播音主持語言表達要達到相應的規范。播音主持過程中,不論節目類型,主持人首先必須語言達標,在此基礎上再模仿東北腔或港臺腔等地方語言,才能確保節目播出的質量。主持人使用流利、標準的普通話主持節目,自身的語言水準要達標。③所謂的達標水準,則意味著表達語言時,基本語法、語音、語義要足夠準確。為了達到這項標準,需要不斷地訓練播音主持人的發音,以擴大其本身的聲域,達到美化音質的效果。另外,在具體節目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要達到簡潔、清晰、明確的標準。在訓練過程中,更要多學習有關普通話訓練的知識,多與經驗豐富的主持人進行交流,以增強自身語言的規范性。同時,在節目中,語言規范并非是死板地運用語言,需要有一定的靈活性,注意語氣、語態,以免造成與主持的內容不相符的狀況。不同類型的節目,語言規范有所相同。播音主持人要適當調整自身的語氣、語態,確保語言運用恰當。
(二)提升播音主持人運用語言的文化內涵與品位
從我國眾多的優秀主持人身上,都能看到他們自身的文化內涵與品位。而他們之所以擁有這樣的“氣質”,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在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中,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的文化內涵與品位極為必要。所謂的“文化內涵與品位”,嚴格一些來講,其實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從事播音主持這項專業的人員看來,文化內涵與品位,是人類內心的一種情感外象。④受眾對于播音主持人都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印象,這個固定的印象就是觀眾的一種審美表現。而衡量觀察這項審美表現的標準,就是播音員、主持人是否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文化品位,是否能夠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于文化的獨特見解。另外,需要謹記的一點是,文化內涵與品位高并不是播音員、主持人在節目中咬文嚼字,滿口之乎者也,甚至是賣弄學問、故弄玄虛。語言的文化內涵與品位提升,要達到一定的標準,這項標準的具體要求是:第一,與受眾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相貼合。在各種語言的組織與應用時,要注意節奏感的把握,在無形中滲透信息。第二,形成獨具一格的語言氣質。不斷擴展自身的知識面,為節目主持過程中增添豐富的內容。第二,在直播節目和錄播節目中,要靈活運用語言。一般而言,直播節目對于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技巧,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在直播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在語言表達時,要注意現場環境,注意時態、語態的運用。與此同時,播音員、主持人要掌控和協調全局,隨機應變,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⑤
(三)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
在當前播音主持行業,播音主持個性化是彰顯電視節目特色的一個標志。當前,節目類型逐漸豐富,個性化的播音主持風格更能抓住觀眾的眼球。但是,個性化的主持風格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必然是在加強播音主持人語言的規范性并提升文化內涵與品位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的。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是主持人體現內在修養的一種方式。而這往往是相對比較困難的,因為個性化的主持風格受影響的因素較多,與主持人自身的修養、性格、生活經歷、語言風格等因素有關。同時,節目形式對此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播音員、主持人要想擁有自己獨特的主持風格,需要不斷加強個性化標簽的塑造,并在節目中體現靈活豐富、張弛有度的個人特色與個人理解。縱觀我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他們均有自己的風格特點,譬如,白巖松,其主持風格以直接面對人生、面對現實為特點。另外,身為優秀的播音主持人,在節目中要顧全大局,不能怪腔怪調、吐字模糊、語言不通。
綜上所述,播音主持在廣播電視行業中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于播音主持人的培養,一刻也不能馬虎。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員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語言表達技巧,并為此做出努力。為了成為一個優秀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在培養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加強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性,提升自身運用語言的文化內涵與品位,并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這樣才是正確、負責任地對待一檔節目的方式,才有利于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檔次和質量,推動廣播節目的持續健康發展。
注釋:
①劉鵬.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J].現代企業教育,2012(17):134.
②范杰.播音主持人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之我見[J].新媒體研究,2016(02).
③崔瑩雪.播音主持語言交際與情感表達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6(14):141.
④董冰玉,張錚.主持語言表達技巧與表演元素的藝術共融——戲劇院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學匯報創作談[J].藝術教育,2014(07):206-207.
⑤王欣欣.淺談播音主持人語言技巧的培養[J].新聞傳播,2012(10):201.
(作者系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