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弘
(甘肅省會寧縣柴門初級中學 730799)
淺析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楊志弘
(甘肅省會寧縣柴門初級中學 730799)
新課改實施,對初中教學提出新的要求.物理是初中階段學生接觸的一門新課程,具有一定難度,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發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立足于教學大綱,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課改的發展需要,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是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究創新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途徑.
初中;物理教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物理,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的運算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是初中階段難度較大的一門學科.在教學當中,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不在符合教育發展需要,教學效果較差,限制了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急需創新改革.
近年來,新課標對教育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但是傳統教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教師很難在短時間內快速轉變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方法陳舊,因此許多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機械的背記知識點,沒有主動學習意識,缺乏創新思維,學生個性得不到發展,嚴重脫離了新課改的教育發展理念.另外,現階段物理教學不重視實驗教學,實驗環節嚴重缺失,一方面不利于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沒有實驗的物理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當前初中物理教學教學效果差.
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和教學的優化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必然出路.對比本研究立足于我國教育發展現狀,分析物理教學大綱,探究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的途徑,具體建議如下:
1.轉變教育理念,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
轉變教育理念是教學改革的前提和基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與時俱進,契合現實發展需要.教育不斷發展、改革,傳統的教育理念已經不再試用.因此物理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模式,徹底拋棄傳統的“滿堂灌”模式,在教學當中推廣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際教學當中,將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聯合應用到實際學習當中,在討論參與中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展視野,提升獨立學習、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合作精神是學生生活和今后發展必須的一種精神品質和能力,探究式教學,需要每個學生參與到討論當中,發揮各自的優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共同探討中學習、進步,這一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氣體的壓強》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1)讓學生呼吸感受空氣的存在.(2)提問:地球被大氣包圍,你能感受到大氣壓強嗎?并提供熱水、鹽水瓶、測力計、注射器、玻璃杯、紙片、吸盤、掛鉤、細線等材料,讓學生做實驗證實壓強的存在.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探究結束后匯總各組學習成果,教師做出總結、分析.
2.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
物理教學中很多知識都是抽象的,初中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以語言敘述的方式闡述物理變化,學生很難聯想出動態畫面,因此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應善于利用音頻、視頻、投影設備等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將枯燥乏味的語言、難懂的物理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視頻、圖畫、音頻,讓學生直觀理解、感受,減輕學習、理解難度.
例如在學習光線時,由于光線看不著、摸不到,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若在教學過程中以動畫形式將光線展示出來,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學生便可以清晰的感受光線的存在,很容易的理解光線、折射等相關知識,教學效果提升.
3.注重物理教學中的實驗環節
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 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往往忽略了物理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很差,理論知識掌握的也不扎實.因此在物理教學中開展實驗研究,讓學生自己動手,以日常化的器具開展實驗研究分析,參與到實驗當中,不但可以提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提升物理教學的整體效果.
例如,在學習“凝華與液化”內容時,可以讓學生準備裝水的飲料瓶,將其放入冰箱中,速凍后取出,通過觀察“露”和“霜”讓學生對“凝華與液化”相關知識由更直觀的了解,加深印象.
4.開展趣味教學
初中生處于興趣學習階段,對于感興趣的學科學習效果較好,反之對于沒有興趣的學科則學習積極性差.初中物理是學生接觸的一門新學科,學習難度大,學生理解起來較困難,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立足于初中物理學科特點,以興趣培養為中心,開展趣味教學.首先,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積極主動的投身于物理學習當中.在此基礎上,物理教學應增加趣味教學環節,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趣味化,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述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杠桿原理時,可以增加對阿基米德一些趣味事件的講解,讓學生了解浮力定律和杠桿原理都是其在完成國王任務時悟出來的,國王讓他驗證王冠是不是純金制造的,他受洗澡啟發,將純金和王冠分別放入水中,對比溢出來水的體積,驗證王冠是否為純金制造.這樣開展物理教學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對相關物理學知識有更系統化的了解,此外此種趣味教學將晦澀的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能夠培養學生在生活當中觀察、探究物理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
現階段我國初中物理教學受到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限制,教學質量水平不高,教學效果差.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借助多媒體教學實現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注重實驗教學、趣味教學,能夠有效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竇紅平. 關于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5):103-103.
[2] 陳海迪. 淺析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創新教學的思路[J]. 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6(2):133-133.
[3] 殷正用. 關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5, 12(8):167-167.
2017-07-01
楊志弘(1968.7-),男,漢族,甘肅會寧,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
G632
A
1008-0333(2017)32-0050-02
閆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