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教師進修學校 110141)
立足基礎重視實驗
——解讀2017中考模擬化學試題
王 琳
(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教師進修學校 110141)
2017年5月于洪區進行了第二次中考模擬考試,在兼顧學生畢業考試檢測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有效提高試題的區分度,有利于學生為中考查缺補漏,復習時能有的放矢.在考慮知識覆蓋面的同時,重點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既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時又重視學生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
模擬;考試;知識;能力
2017年5月于洪區第二次中考模擬考試是每年一次為了學生適應中考,方便老師和學生了解自己在本學科的擅長與缺漏的知識點而進行下一步復習.這兩次考試化學試題的面貌和試卷結構基本是按照中考樣卷形式.試卷滿分65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包括13道小題,前十一道每題1分,后兩道每題2分,共15分.非選擇題部分7道小題,總分50分,依考查知識分別是化學與生活;氣體制取實驗題;鐵的生銹,鐵的冶煉;水的除雜,水的電解,溶解度知識;質量守恒定律,酸堿鹽知識的綜合應用;實驗信息給予題.
試題知識要求按照《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沈陽市2017年初中學生學業水平(升學)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和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下冊)(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審定2012)(以下簡稱教材).在考慮知識覆蓋面的同時,重點突出對于主干知識的考查;既重注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重視對學生學科能力和素養的考查.筆者通過對試卷的解讀,從命題角度對試卷特點和變化闡述如下.
區域性模擬考試是學生在學完教材,進行簡單的綜合復習后為中考做好鋪墊和準備的一次考試,二模是在一模之后,學生有一定的綜合能力.命題時要兼顧畢業考試和選拔考試兩種功能在一份試卷上體現.如1、2、3、4、5、6、7、8、9、10、11、14、15(1)(2)(3)16、17(1)(2)(3)、18(1)、19(1)、20(1)(2)有將近42分都是學生在學習化學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簡單的化學用語.如1、5、6、17(3)、10、18(1)是關于物質的微觀構成這一化學基本原理的考查.14題是有關化學與生產生活基礎知識的考核.15是初中有關氣體制取,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結合氣體的性質的考查.16題是兩個基礎化學實驗,是教材中有關鐵的銹蝕條件的探究和裝置氣密性及壓強關系的習題,另一個實驗是鐵的冶煉,有關鐵礦石的名稱,煉鐵的工業原理,澄清石灰水在此裝置中的作用,澄清石灰水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這道題既有化學用語的考查,又有實驗現象及分析產生這種實驗現象的原因的考查.17(1)(2)(3)(4)①是有關水的過濾,硬水軟化,水的電解的微觀解釋,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升高或降低.18(1)是關于單質,純凈物的考核還有根據物質的微觀示意圖判斷生成物的分子個數.19(1)是有關溶液顏色,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20(1)(2)是儀器名稱,有關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重化學實驗技能和實驗素養的考查是試題的另一個特點.整套試題重視通過化學實驗題目考查學生的實驗體驗過程和科學探究方法.涉及到實驗技能和實驗素養考查的題基本貫穿整套試題,充分體現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重點考查學生的實驗體驗過程和科學探究方法的習題有15、16、19、20題.
19題是酸堿鹽知識綜合應用的一道推斷題.(1)小題考查學生對Fe3+溶液顏色的認知和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2)小題考查學生對氧化鈣與水反應放熱,氫氧化鈣溶解度小,反應消耗溶劑,溶質析出,溶液變濁液.這道題需要學生綜合運用題中所給信息,燒杯內的溶液是飽和石灰水,加入氧化鈣因為與水反應并放熱造成渾濁.
(3)考查碳酸鈣與氫氧化鈣的反應,但做為描述實驗現象的方式給出,要求學生對燒杯里的溶液和備選的實驗藥品間相互反應熟悉,會寫化學方程式.
(4)熟悉碳酸鈉和酸的反應,并且會判斷反應后溶液的成分,根據加入飽和碳酸鈉無現象,判斷出反應后的溶液中沒有鹽酸,所以可能的組成是氯化鈉或氯化鈉和碳酸鈉.
此題是有關酸堿鹽反應的一道綜合推斷題,題目以實驗裝置和文字敘述結合的方式考查學生對簡單酸堿鹽之間反應的綜合應用能力,由于有些推斷的成分,此題的(2)(3)(4)四個空5分的題學生因為讀題對題中所給信息把握不好,加上對酸堿鹽的反應不能融會貫通,尤其是(4)的最后一個空學生做到后面信心不足,不能仔細揣摩題中的信息,很少有學生答全答對.
20題是一道信息給予題,讓學生根據題中所給信息解決題中問題.
(1)簡單實驗裝置名稱的考查,學生都能輕松作答.
(2)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因為化學方程式是題目所給的信息不是學生熟悉的,有的同學用得不好,加上計算能力稍差,所以雖然是給分題,學生得分率并不高.
(3)考查學生對濃鹽酸的物理性質揮發性的理解應用,因為在考場上時間緊,任務急,尤其是考試到最后考生的心態受影響,不能認真仔細讀題,不能結合圖上的內容作答,所以造成簡單的給分題也失分.
(4)是一道綜合應用所給信息,結合已有知識作答的一道題,好學生答的很好,接近標準答案,學習能力差的考生不知道從哪個角度入手,答得不盡如人意,這道題區分度很好.
(5)仿照題中所給方程式,結合堿的通性進行作答,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寫氫氧化鈉與氯氣反應生成氯酸鉀的方程式,把反應物,和生成物中的次氯酸鈉都給出了,讓學生補全方程式,學習化學并且時間充足的學生此題做的很好.
總之,2017年于洪區二模題,在試題結構上靠近中考,在試題面貌和試題形式上都與中考樣題接近.在立足基礎的前提下,重視對學生“了解科學探究基本過程,學習運用以實驗和推理為基礎的科學探究方法.”要求學生對自然界,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觀察,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與印象,并進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儲的能力.
[1]龍躍飛.初中化學中有趣的“三”[J]. 新高考(升學考試), 2013(03).
[2]饒燊.初中化學作業的布置與批改[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15(01).
2017-07-01
王琳(1972.10-),女,遼寧沈陽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從事初中化學教學研究.
G632
A
1008-0333(2017)32-0072-02
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