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家建筑安全管理的各類影響因素中,不健全的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體制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由于當前國家在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體制建設中沒有對參與主體明確責任,造成監督工作的效率下降、效果降低等。本文主要對當前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體質的具體運行機制進行分析,并探究其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從而對建筑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機制特征進行總結,使建筑安全監督管理機智的建設更加完善。
[關鍵詞]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體制;運行機制
同國外先進的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相比,建筑行業中的安全生產管理具有一定差距。但當前對建筑行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建設還處在基礎的突擊性檢查階段,對日常施工中的質量管理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這種“以罰代管”的現象,給建筑安全監督管理機制的形成造成了阻礙。若不采取有效的建筑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將無法適應逐漸擴大建筑規模數量,因此,加強建筑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1、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體制
工程建設項目中各個系統兼具錯綜復雜的關系作用,各要素之間的協調配合決定了工程建設能夠順利實施。由于建筑工程中具有多方的參與影響,在項目內部還存在許多的控制因素,如資源分配、技術保障、工程質量、進度計劃、成本控制等,其質量結果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安全監督機制的結果。因此安全監督管理體制的建立應在工程項目的建設基礎上,對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進行保障。并能夠對安全生產的技術課程、安全生產規范等進行了解,從而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有更好控制。對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機制的建立,能夠提升整體工程建設中的安全管理水平。
2、建筑安全管理機制與運行機制分析
2.1建筑企業自身的安全監督管理機制
工程建設中的業主在工程建設中具有關鍵的影響作用。作為項目投資主要的工程建設方,應當明確認識到在安全監督工作中所要承擔的職責,進而選擇安全管理能力較強、施工水平較高的施工企業進行現場的安全監督工作,并依照合同規定內容進行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企業應承擔施工中的安全責任義務,通過安全生產管理的配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建設,合格機械設備的控制使用等提升施工整體的安全質量水平。
施工企業應有效建立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法人責任制等,能夠完善建筑中的安全生產工藝,能夠推動企業施工中的安全生產技能。最終使建筑安全管理機制逐步完善。在企業中的安全宣傳教育、工傷保險、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建立,能夠使建筑中的經濟措施、安全防護措施更加有力,使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建設更加有效。
2.2建業企業外部的監督管理機制
除去建筑企業對自身安全監督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之外,在建筑企業外部的監督工作也必不可少的。為更好保障建筑企業的利益,維護其安全生產的工作效益,更要加強企業間的監督工作。可先由建設單位向監理單位進行委托授權,從而依照施工中的主體行為管理監督,監理單位應及時將所知道的情況向建設單位匯報,并結合監理委托合同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施工單位等進行管理監督,從而保障其合同義務的有效履行。設計單位應及時監督施工中的合理性,是否依據設計圖要求展開施工計劃。還應結合具體的施工情況做出變更。勘察單位應當依照地形勘察的結果由設計單位對其展開設計決策,施工企業要把現場的地理情況及時反饋至勘察單位。通過各方的合作協調,保障施工中各個工程環節的安全。從而加強各單位之間的監督力度,保證企業之間相互監督工作的建立。
2.3政府建設多方協調機制
工程建設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下,其主要的參與方為施工企業、建設企業,但各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會在監督施工的動作中產生問題。就以施工企業而言,所追求的是在最少的時間中爭取到最大利益;對建設單位而言,是能夠在低成本、優質量、高速度的施工建設中實現建筑的基本功能。茌實際的施工中,這些企業往往只會顧及自身利益而罔顧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造成安全生產監督工作的缺失。在這種利益關系下,只憑借建筑企業的監督來達到目的是較為困難的。為盡可能減少安全事故的出現,建設行業的順利發展以及長遠進步需要通過建設行業的組織作用、政府安全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作用來實行。所以,安全監督管理機制是企業在自我監督的管理基礎上,將政府的監督工作、行業的組織工作融為一體,從而由施工企業、建筑行業組織、建設單位、政府建設安全行政主管部門等各方協調完成。
3、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分析
3.1當前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建筑行業在發展中已經逐步建立起安全監督的工作體制,但在具體的使用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就整體而言體現在以下幾個內容中。第一,建筑安全管理的法律建設有待完善。由于在法律法規建設中沒有明確的安全管理責任劃分,導致其在實際應用中不能對具體的安全生產責任事故進行處理,管理工作不到位等。第二,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責任意識較差、文化素質低、在當前的建筑施工從業人員中,百分之八十都屬于農民工,在工作中的操作技能不高、防護意識較差、文化水平不高,無法適應安全生產的工作需要。第三,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意識薄弱。現場的安全管理體制規范化、標準化不高、設備配置有待健全,企業整體的安全管理意識不高。在這些因素作用下,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運行體制建設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3.2監督作用
在多方協調的建筑安全監督管理機制中,政府主管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條文,對施工企業在安全生產中的施工行為進行控制,進而使施工企業能夠更好貫徹法規規定的各項內容。施工企業通過安全生產教育、施工安全指導等工作對施工人員的具體安全行為進行管理。同時,建設單位能夠通過對建筑管理所組織的相關管理行為進行監督,從而使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對施工企業的監督工作是建設單位作為建設工作的參與人員進行的,因此在施工的質量安全管理中尤其必要。
3.3協調職能
建筑行業組織使施工企業、建設單位以及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協商工作,通過對授權范圍中的工作內容進行管理,很好的推動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協商交流,使雙方利益達到均衡。在整個安全監督管理系統中,能夠有效解決施工單位同建設單位在交流中的矛盾問題,并有效維持三方之間的聯系溝通工作。
3.4反饋職能
建筑行業在組織施工企業進行監督管理的工作中,如果發現施工企業在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應當及時向建設單位的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反饋。從而督促政府的建設主管部門能夠在一定的時間中進行反饋,促進信息的溝通協調,維護政府貫徹安全管理工作的監督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主體與建筑業的多元化發展以及安全監督工作的貫徹落實、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中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變化,都能夠進一步推動安全責任的形勢發展。因此,對國家建筑行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應當向國際化的安全監督管理運行機制逐步靠近,從而更好的完成建筑安全監督管理中的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