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師密斯·凡·德羅說:“魔鬼存在于細節之中。”外墻滲水嚴重影響建筑的外觀,也限制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往往很難維修,其原因是細部構造防水施工不規范、工藝控制不當,結果給建筑物的后期使用帶來嚴重困擾。為此,本文依據自身多年來工程管理實踐,總結分析了外墻細部防水構造及施工要求,并淺析外墻細部構造防水施工工藝與防水要點,以指導外墻防水施工實踐。
[關鍵詞]外墻細部構造;防水施工;工藝;要點
1、外墻細部防水構造及施工要求
外墻細部防水構造包括磚砌外墻根部、外墻門窗部位、變形縫、陽臺、雨棚、穿墻管及預埋件等,是保證建筑物(構筑物)不受水侵襲的關鍵部位,外墻細部構造的施工質量直接決定了外墻的防水效果。一般來說,外墻變形縫必須做防水處理,接頭處須順流水方向搭接嚴密;陽臺、露臺的標高應低于室內樓地面標高20mm以上,突出墻面的腰線、檐板、窗臺上部等應做《3%的向外流水坡,與墻面交角處需要做成10mm的圓角;穿墻管道宜采用套管法,套管宜加止水環,并且管道、螺釘、構件等應預埋;門窗框與墻體安裝縫隙宜用砂漿嵌填飽滿,外窗臺要有5%的泄水坡度,凡拼縫處、固定處、接口處均應嵌填高彈性密封材料,而且密封材料表面應平整、光滑,槽口和分隔縫基面應干燥、干凈。
2、淺析外墻細部構造防水施工工藝與防水要點
2.1磚砌外墻根部防水施工
基礎防潮層、散水、排水溝、室外墻基勒腳共同在磚砌外墻根部組成了一道防水線。為此應沿著建筑物墻身底部、基礎墻頂部的-0.06m標高處,呈封閉帶狀設置防潮層。散水沿建筑物外墻周邊地面設置,寬600-1000mm,坡度為5%-10%,基層用素土夯實,混凝土散水每6~10m設一個20mm寬的伸縮縫,用熱瀝青嵌填灌滿。排水溝設置在建筑物周邊外墻以外,與室外排水系統連接,有砌磚排水溝、混凝土排水溝、石砌排水溝等。勒腳的作用是保護墻面,防止受潮,做水泥砂漿勒腳時用1:2-2.5水泥砂漿抹面,厚20mm,高出地面300~600mm,高度一般為450mm;做水刷石勒腳時底層抹1:3水泥砂漿,厚10mm,面層為水刷石,厚10mm。
2.2外墻門窗部位施工
門窗和門窗框邊是建筑外墻滲漏的主要部位,通常是施工工序、工藝控制不當造成的。為了提高抗裂性能,施工中要在窗臺部位增加鋼筋混凝土現澆帶,以免出現收縮裂縫。室外窗臺應設置比室內窗臺板低20mm的順水坡,窗臺下部、窗楣頂部做滴水槽或滴水線,水槽的寬、深都不小于10mm,以利于引導外墻集聚的雨水。飾面應嚴格控制水泥砂漿的水灰比,先充分濕潤基層、涂刷素漿結合層,然后再開始抹灰,并且確保薄厚均勻一致。必須嚴格控制窗口預留洞口尺寸,并使用密封膠封閉窗外框與窗臺板之間的間歇。門窗洞頂部尺寸過大時,可用外保溫板填塞,然后壓入網格布,再涂刷防水涂料。安裝門窗玻璃時一般先用小鐵釘固定,然后用木壓條固定,或用油灰鑲成斜腳形填實抹光。
2.3變形縫防水施工.
變形縫部位滲水的原因是結構不合規范,縫隙內存有雜物,嵌填的密封材料水密性差,不能滿足變形縫正常變形,結果蓋板被拉開,出現了滲漏。砌筑變形縫時可采用彈性材料嵌縫,也可使用柔性防水層、金屬折板蓋縫,縫內應保持干凈貫通,嚴禁掉入砂漿和其他雜物。外墻變形縫應設置止水層,以確保水密性。使用彈性材料處理縫口時,縫口留0.5-0.7倍縫寬的槽口,先填入瀝青麻絲等填充材料,涂刷基層處理劑,干燥后再嵌填彈性密封材料,并且與縫壁黏牢封嚴。使用金屬折板蓋縫時,定型不銹鋼板(或鍍鋅鐵皮)防腐蝕金屬板應符合變形縫工作構造要求,以利于伸縮或沉降,在中間需要彎成倒三角形,然后用水泥釘固定在基層。高分子卷材或涂膜條柔性防水層必須做成U形,并且兩端與墻面黏牢。
2.4陽臺雨棚防水施工
如果陽臺和雨棚上出現倒坡、與墻面交接部位出現裂縫、排水管堵塞、滴水槽沒做好,雨水就很容易集聚,并沿根部及灰縫滲到墻內,造成滲漏。在現場施工中,為了防范雨水流入室內,陽臺、露臺的地面以及雨篷頂面應做防水,并坡向排水口做1%-2%的排水坡,陽臺地面標高比室內地面低20mm以上,與墻面接觸處應做成泛水圓弧角,以防出現泛水或積水的現象。陽臺、雨篷的下表面外邊緣應設置滴水槽或滴水線,陽臺地面與外墻、室內地面之間需用密封材料封嚴,不得有空鼓、裂痕等缺陷,同樣,外墻與欄桿、欄板的交接處需用密封材料和水泥砂漿嵌填好。雨篷分板式和梁板式兩種,梁板式雨篷的周邊上翻,采用有組織排水,而板式雨篷采用無組織排水,防水砂漿抹面應與基層黏牢。
2.5穿墻管及預埋件防水施工
現代建筑的各種管線越來越多,需不斷優化施工工藝,以盡量減少留置的操作洞孔。在施工過程中,仔細清除管洞內的雜物,確保穿墻管道安裝穩固。裝飾墻面之前,充分濕潤混凝土基層,然后用1:2水泥砂漿或者C20細石混凝土封堵孔洞,一般封堵2-3次,每次的厚度在50mm以上;抹灰時應抹平壓實管道根部,避免出現空鼓、開裂的問題,穿墻管道根部出現滲漏現象時也用1:2水泥砂漿或者C20細石混凝土補漏。在安裝預埋件之前,必須進行除銹和防腐處理,確保預埋件與飾面層結合牢固,不得出現松動、位移,抹灰時精心擠壓根部,以免根部抹灰飾面局部開裂或者凹凸不平。預埋件松動時,應在周圍鑿出30mm的環溝,用微膨脹水泥砂漿填充抹壓密實。
結語:
建筑質量控制在于整體把控,更在于對細節的嚴格約束,對精致的不懈追求。外墻滲漏是個老大難問題,也是建筑工程的質量通病之一。這牽涉到設計因素、重視程度、施工工序、工藝控制、自然環境等多個方面,但是歸根結底要做好每一個細節,保證每一個細部構造的防水質量,才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外墻滲漏問題,也才能為施工企業贏得更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