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國路橋基礎設施建設的沉重負擔急需新的融資方式來解決,路橋資產具備了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條件,同時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為路橋資產證券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資產證券化是推動路橋建設融資方式改革的較好途徑。政府和企業應該借助國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積極開展路橋資產證券化的研究和實踐,開創我國路橋設施融資的新局面。
[關鍵詞]路橋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融資
“十二”五以來,我國路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大幅提高,隨著“十三五”計劃的落實,我國路橋基礎設施建設必將掀起新的高潮。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傳統的路橋工程融資方式發出了挑戰。以債務融資為主,線路低效運行的融資運營模式難以應對路橋建設的快速發展,需要有新的融資模式。使用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實現沉淀資本的有效利用,是拓展融資模式的有效途徑。
路橋資產證券化,就是將全部的路橋資產(包括路橋主體、路橋信貸資產、以及處于使用中的路橋收費權)所產生的可預見的、穩定的收益現金流,通過證券化運作,轉化為在資本市場上發行的證券的一種融資模式。
1、傳統融資模式的缺陷
隨著經濟發展對物流需求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路橋建設提出了更快、更好的建設需求。傳統的融資方式漸漸顯現出了自身的缺陷,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路橋建設需求。
1.1政府財政預算安排的缺陷
路橋工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理應由政府規范和主導發展,而就全國大部分地方政府財政狀況而言,各級政府財政僅能供政府及其附屬機構的正常運轉,能安排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預算資金非常有限。這種財政狀況,使政府難以擔負起路橋建設投資主體的重任。
1.2銀行貸款的缺陷
當前,向國內大銀行貸款是路橋建設最主要的融資方式之一,其主要缺陷在于:一是貸款期限難以匹配,存在銀行資產負債“短貸長投”的問題;二是貸款風險和成本較高。
1.3上市公司股票融資的缺陷
上市公司融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速公路融資方式,。但其融資規模不足,相對于每年數千億元的路橋建設需求,上市公司股票融資猶如旱田里的一滴水。其次,該融資模式的隱性成本大,新的路橋公司上市申報程序繁雜,門檻較高,費用也較高。
1.4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的缺陷
企業發行債券融資在我國存茌一系列限制條件:一是企業發行債券,國家實行限額控制,發行額度少且發行程序復雜;二是國內債券市場發展的深度和速度還跟不上經濟發展和路橋建設的需要。在機構投資者多元化程度、資金容量、二級市場活躍程度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
1.5BOT融資的缺陷
BOT融資(Bulld-Operate-Transfer,建設-運營-移交),指由政府與企業控制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簽訂合同,由投資者籌資建設,政府允許其經營一段時間,特許期滿后項目無償移交給政府。BOT有利于加快路橋建設融資,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該方式必須經過確定項目招標、談判、簽署合同、運營、維護、移交政府等較長階段,涉及多個部門和環節,資產成本較高:二是經營企業多為承包商、外商,在特許期限內有較長時間的控制權和轉移問題:三是由于BOT方式中存在民營資本運營方式的資本短缺,無力擴大規模的問題,可能導致路橋投資出現爛尾工程。
2、路橋資產證券化的可行性
近年來,資產證券化在其他國家得到了良好的應用,我國也越來越重視其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早期資產證券化是新型金融產品,國內經驗不足,法律體系不完備,特別是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資產證券化模式發展較慢。伴隨著資產證券化條件的成熟以及“十三五”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決定的落實,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的資產證券化融資模式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首先,路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符合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模式的特點。用于資產證券化的資產應符合“在未來有穩定的可預見的現金流”,國內大多數路橋項目都符合這一要求。隨著國內民用汽車保有量的持續上升和路網效應的顯現,路橋建設行業風險較低,發展前景較好,資產質量優良,整體上能夠做到資金的良性循環。
其次,路橋基礎設施項目的經營風險較低,不宜受到經濟周期影響。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地方政府往往會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甚至直接的擔保,為高速公路的資產收入提供了有效保障。
最后,資產證券化的法律環境和中介機構逐漸成熟。一方面,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法律制度在我國已經初步建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的修訂為我國信托型SPV(特殊目的載體)提供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具體的資產證券化試點的實施為路橋資產證券化提供了經驗;最后,證券化中介機構逐步成熟,SPV的設立、項目增信等配套金融服務逐步完善,保證了資產證券化能夠在一個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中進行。
3、路橋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流程
實現-次資產證券化一般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1)構建可證券化資產組合;
2)將資產組合出售給SPV,出售的方式包括債務更新、轉讓和從屬參與等三種方式:
3)資產組合的信用增級和信用評級;
4)證券的發售和資產轉讓支付;
5)資產售后管理和服務,進行產品終結后的清算,包括SPV償付投資者、支付相關中介服務費用、與原始權益人之間的清算等。
結論:
隨著路橋建設的深入推進,路橋網絡的不斷完善,以及人民出行對路橋需求的進一步上升,路橋建設的重要性和路橋的盈利性也將呈現良性互動。借助國企改革的契機,加快推進路橋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的步伐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及經濟意義。政府和路橋建設相關部門應積極研究并創新資本運作模式,全面推進路橋資產證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