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礎建設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活動應貫穿于項目的整個建設周期,項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決策階段通過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評價,對多種方案進行比選并初步確定投資目標,而設計概算是整個建設項目確定投資目標并進行成本控制,以及編制投資計劃的重要依據。本文對前期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以及對設計概算階段的造價控制進行論述與分析,繼而為建設工程造價控制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工程項目;決策階段;設計概算階段;造價控制
基礎建設工程項目的投資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億元,投資方對項目建成后的盈利情況以及影響效果十分關心,需要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對包括從立項到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再到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設計預算,最后到項目竣工驗收階段的整個建設周期內的投資成本,進行全過程跟蹤控制。而項目可行性研究決策階段和設計概算階段是整個工程項目進行造價控制的關鍵。
1、前期決策的造價控制
1.1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擬建工程項目在經濟上與技術上的可行性進行全面的分析論證,一旦獲得批準,就會形成擬建項目的最終決策。如某公司擬建一所冶煉廠,項目立項之后首先是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具體要求是:一是對有色金屬的價格走向、未來發展趨勢、風險評估、銷售需求等市場行情進行調研;二是項目的選址,要求遵循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環境良好、土地情況以現場施工條件優良等原則;三是選擇環保、節能、適用的工藝方案;四是了解建筑材料的來源以及公用設施的共贏渠道、市場價格等;五是明確建筑的結構特征;六是研究施工技術、進度、方法;七是編制投資估算等。
1.2提高投資估算的準確性
項目總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鋪底流動資金,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建設期貸款利息以及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目前已暫停征收)。投資估算主要是綜合運用各階段造價指標體系,對擬建項目的總造價進行估算,如果其估算值與實際值產生誤差過大,將導致投資決策失誤。
1.3對多種方案進行經濟比選,遵循擇優原則
項目的前期決策預估了設計概算階段的投資目標,起到了優化方案、限額設計的作用。同一個工程項目由于技術方案不同投資額可能差別較大,直接關系到投資效益,只有通過多種方案的經濟效果評價,比選,才能找出技術合理,經濟合算的最佳投資方案。這一過程遵循擇優原則,既有利于節約投資,也可以在工藝方面保質、保量。方案比選的目的不是簡單的減少投資,而是要統籌考慮經濟、技術、工藝、使用效果、功能、市場供應、環境以及法規等因素,使項目獲取最大社會,經濟效益。
1.4運用價值工程法
運用價值(v)=功能(F)/成本(c)公式進行項目價值分析,第一步是選定價值工程的對象,一般采取經驗分析法、ABC分析法以及百分比分析法。有了第一階段的成果之后就可以進入價值工程的核心階段一功能分析。在這一階段要進行功能的定義、分類、整理、評價。最后,為了掌握價值工程實施的效果,還要組織最終評價。效果的判定一般以實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為主。
價值工程法的運用較為廣泛,在建設工程領域,包括工程價值分析、產品價值分析、技術價值分析、設備價值分析、原材料價值分析、工藝價值分析、零件價值分析和工序價值分析等。他以提高價值為目的,要求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以功能分析為核心,以有組織、有領導的活動為基礎;以科學的技術方法為工具。價值工程法講求實事求是,不只是以低成本為追逐的目標,而是通過使用功能與成本的比值,來設計出最佳的方案。
2、設計概算階段的造價控制
2.1做好限額設計
限額設計包括根據批準后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以及投資估算開展初步設計,以及按照初步設計概算開展施工圖設計的過程,主要是在確保各個專業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將上一階段的投資額,工程量分解到各專業以至各分項,單位工程,然后根據分配后的投資限額進行設計,控制不合理的設計變更,確保不突破總投資限額。對于建設項目的靜態投資部分,工程量的控制以及投資分解是進行限額設計的基本動作。限額設計按照設計的標準化,原則化,以及收集概算資料的合理化原則,通過層層限額控制,達到對設計以及概算的規模化控制目的。
2.2加強審批監督
建立、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初步設計概算審批制度,評估對可研階段方案設計的落實情況。這一階段要對不合理、不經濟的設計責令修改,確保投資概算的準確性。初步設計階段的工作對施工造價乃至項目投資成本的控制至關重要,如果這一階段的質量抓不好,會導致施工過程中變更增加,投資失控。
2.3設計、采購與施工總承包(EPC模式Enqineerinq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實行設計、采購、施工總承包,通過合同條款約束總成包商行為,使承包方對工程造價、進度、質量等全面負責。當前運用較多EPC模式,承包方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可以從項目的整體利益出發,充分考慮建筑安裝、運行要求,通過不斷優化設計,使項目的功能、效益、質量達到最佳平衡點。
2.4培養高素質的專業管理隊伍
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周期離不開高素質、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近年來,我國在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多嘗試。其中推行注冊造價師、建造師等執業管理制度就是最有效的舉措,一方面有力促進了國內建筑行業與國際市場的對接,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國內工程造價、設計、管理人才的培養體系,加快了工程建設領域各專業間的融合。是否建立完善的執業資格準入制度是衡量一個國家行業管理水平高低、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標志,我國在工程建設領域這一制度的建立和發展上還相對滯后,需要繼續深化改革,完善相關配套。
結語:
工程造價管理作為工程項目管理的一部分,在項目的前期決策、設計以及實施階段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可行性研究分析、投資估算遵循方案擇優原則,是前期決策趨向合理化、科學化的關鍵。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專業化管理、嚴格限額設計、嚴格審批,運用價值工程理念貫徹整個過程,確保了投資方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