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漫長的油畫發展過程中,油畫筆觸由最初的隱性逐漸轉為顯性,因此,作為繪畫語言的一種,油畫筆觸所具有的美感是可以獨立欣賞的。隨著認知水平的提升,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畫家在繪畫過程中將關注的重點轉向對筆觸進行運用的繪畫語言方面,能否對筆觸進行巧妙、科學地運用,也成為了判斷畫家是否成熟的標志之一。
一、油畫筆觸演變概述
(一)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作為歐洲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化思想變革運動,在這一時期,繪畫和雕塑不再依附于建筑,而是開始獨立發展。文藝復興時期從事油畫創作的代表人物是揚·凡·艾克。揚·凡·艾克在創作油畫時所運用的筆觸具有以下特點:筆觸不明顯,畫面光滑且色彩過渡柔和。揚·凡·艾克的代表作是《阿爾諾菲尼夫婦的婚禮》,可以說揚·凡·艾克的油畫作品真正體現了油畫最初的繪制目的,即模仿再現真實物象。
(二)古典與浪漫主義時期
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畫家有大衛、安格爾等,該時期畫家的共性特征在于將軟毛筆作為繪畫的主要工具,作畫的程序嚴謹、技法精湛,軟毛筆所具有的特質決定了其所創作油畫的筆觸難以辨識。
(三)印象主義時期
隨著攝影術的出現,再現性繪畫所面臨的挑戰變得愈發嚴峻,印象主義繪畫由此而誕生。印象主義畫家往往選擇通過繪畫實踐的方法對自然景物進行表現,因此,這一時期的畫家逐漸將關注的重心轉向肌理、筆觸等繪畫固有的屬性方面,莫奈則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
通過對《睡蓮》進行賞析可以發現,莫奈在創作過程中,無論是筆法還是筆觸均變化多端,并且對傳統觀念中精細刻畫的方法加以摒棄,轉而將自身感受放在首位,并且通過色彩并置的方式,在保證色彩變化細膩程度的基礎上,增加了色彩所具有的強度。
(四)現代主義時期
現代主義時期所具有的突出特征在于其多元化,在這一時期,油畫筆觸所具有的特征為多樣化和個性化?,F代主義時期的代表作家有馬蒂斯、畢加索等。馬蒂斯的油畫筆觸流暢有力,頗有些中國書法的獨特韻味,通過涂、擺、點、堆等手法,達到油畫對薄涂以及厚涂兩種筆觸所具有的要求。
二、油畫筆觸與中國繪畫和書法中的“書寫”對比
(一)技法層面
1.西方油畫筆觸
一方面,對油畫筆觸表現肌理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油畫顏料,這也是油畫不同于水彩、中國畫等藝術形式的地方,油畫顏料不僅可以薄畫,還可以厚堆,通過多層疊加法繪制完成的油畫,表面具有厚薄交錯的肌理,這同時也是油畫筆觸的審美特點所在。正是由于這種厚薄交錯的肌理存在,才使得觀賞者在對油畫作品進行欣賞的過程中可以產生身臨其境的立體感,通過塑造肌理的方式,使二維空間的繪畫向三維空間轉化,提升所繪畫物品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對于以印象主義時期為代表的各個時期油畫筆觸所具有的空間縱深感進行研究可以發現,西方畫家善于通過厚涂的方式,實現對比色的并置,并由此而提升畫面的空間感。常見的油畫筆觸包括飛白、平涂、勾勒、點綴等,畫家可以通過畫面主體所具有的特點,對不同筆觸加以組合,用以營造不同的畫面空間。
2.中國繪畫書法中的“書寫”
中國繪畫書法中的“書寫”指的是運用毛筆等工具,借助水和其他繪畫材料,在紙張、絹本上留下具有中國審美特點的畫面語言。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繪畫書法中的“書寫”從誕生之初就是主觀并且抽象的,這與西方油畫存在非常明顯的差別。中國繪畫書法中的“書寫”在不同時期被畫家通過傳承與提煉的方式,形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語言,并由此而延伸出相應的渲染、線描和皸擦法。這些方法是依托于畫家自身對世界所具有的認知而產生的,并且著重強調抽象的意境美,因此,在表現空間的方面,不具備真實縱深感。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繪畫書法中的“書寫”在技法層面具有的特征與西方油畫筆觸完全不同。
(二)內涵層面
油畫筆觸所傳達的是畫家的思維過程,每個畫家在繪畫之前都有自己的審美取向,都會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處理繪畫作品,所以不同的畫家對事物的感覺和表現形式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畫家油畫筆觸注重精雕細琢,有的則不拘小節,揮灑自如,給人以豪放的感覺??傊?,不同的筆觸運用會形成不同的繪畫風格。而油畫筆觸的風格之美正是體現在畫家運用筆觸的獨特性上,畫家借用自己獨特的繪畫筆觸形成自己的風格。畫家可以依照自己的情緒變化自由地改變用筆方式,或輕、或重、或擦、或壓,等等,采用多變的用筆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理情感,傳達藝術效果,讓畫面更具有自身獨特的風格特點,讓油畫更富有精神內涵,讓觀賞者在觀看的過程中感受到創作者的感情變化。
三、中國式“書寫”的油畫筆觸現代性
(一)融合性
隨著西方油畫的傳入,大量中國畫家開始對這一新畫種進行研究與學習,但是由于在生活環境、思維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中國畫家難以對西方油畫所涉及的繪畫技法、藝術觀念等內容具有準確、透徹的了解。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一部分中國畫家走入了誤區,僅僅從表面對西方油畫加以模仿,出現對視覺效果過于看重、而忽略了其內在精神的問題。隨著認知水平的提升,開始有畫家主張使用西方油畫材料對中國精神加以表現,通過將西方油畫的材料與中國的“書寫”語言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油畫的本土化,最終達到藝術融合的目的。
(二)獨特性
下文通過對我國著名畫家在油畫筆觸運用方面具有的特點加以敘述的方式,從側面證明中國繪畫書法中“書寫”的獨特性。
首先是趙無極,他在表現中國繪畫在“虛實結合”方面所具有的特點時,對西方油畫材料進行了合理運用,也就是說,通過對筆觸肌理與虛實加以變化的方式,成功營造出了與西方完全不同的畫面意境和空間感;其次是林風眠,他通常用線來完成空間的構建,可以說正是通過對西方油畫材料的運用,他才構成了具有獨特性的東方韻味;最后是吳冠中,他運用點線面的方式對復雜且具體的對象加以描繪,在保證對繪畫主體進行準確表現的基礎上,又實現了畫面的高度統一,他通過對西方油畫筆觸和材料的合理運用,成功構造出了具有獨特性的中國式“書寫”的油畫筆觸。
通過上文所提及的例子可以發現,中國式“書寫”的油畫筆觸蘊含了中國美學所特有的品質,具有非常鮮明的中國文化基因。
(三)探索性
對西方油畫而言,筆觸所具有的作用主要在于將繪畫的風格和面貌加以體現。對中國而言,從最初西方油畫的引入,到模仿,再到最終覺醒,均屬于藝術發展的必經階段。作為承載畫家在作畫過程中所產生情緒的載體,油畫筆觸可以被視作畫家對畫面所具有思考的外在表現。從塞尚開始,西方油畫所描摹的主體就已經不再局限于自然對象,而是如何通過對過去經驗的總結與提煉,創作出具有中國美學思想和獨特性的繪畫作品,這成為了畫家們共同探索的內容。無論是油畫筆觸還是其他技巧,其存在的主要作用在于為畫家的表達服務,也就是說,畫家通過對繪畫技巧的合理應用,將自己所具有的感悟在畫布上加以呈現,并由此而引起參觀者的心理共鳴。中國式“書寫”的油畫筆觸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在保證畫面具有二維抽象結構的同時,又使畫面具有三維空間感,從而實現了對油畫美學范疇的拓展,最終形成了油畫的中國面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油畫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油畫筆觸不僅用于對油畫主題的變現,還為油畫內容服務。除此之外,油畫筆觸還具有可以獨立欣賞的美感。畫家可以通過對前人經驗的借鑒和吸收,為油畫筆觸賦予全新的魅力,用以拓展油畫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