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油畫的發展現狀
油畫起源于西方,在明朝萬歷年間傳入中國。油畫的目的不僅是要再現客觀事物,更要從造型和色彩等方面充分表達作畫者的思想情感。油畫傳入中國以后已發展為有中華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的一門藝術,然而藝術與政治、歷史、生活息息相關。藝術是時代的反映,是順應歷史潮流發展方向的,藝術來源源于生活,藝術創作與國情分不開,許多油畫題材都是根據歷史創作的,我們學習油畫也要順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學藝術有最重要的兩個方法:一是走對路子;二是提高鑒別力。這兩個方法并不是可以短時間內學會的,要不斷通過生活的日積月累及自我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才能正確分清藝術作品的好與壞,懂得如何正確欣賞藝術作品,選擇出正確的前進道路。
當代藝術沖擊著寫實藝術,只要是有表達藝術家想法和思想情感的藝術作品都能放在展廳里。藝術的界限模糊化了,傳統的藝術標準評判在各種思想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很多傳統意義上的架上繪畫被人質疑。
如今,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變成機械化的、快節奏的生活模式,藝術就不能只朝向過去的歷史,它也發生了改變。許多中國的藝術家的繪畫題材變成了生活中的平凡人物,例如畫家劉小東,都是繪畫身邊的普通人和他們自己。目前,我們學生大多數只是學了繪畫藝術表面的形式,并沒有真誠地面對大自然,沒有經常外出寫生,沒有認真觀察大自然,所以畫中缺少自然的感覺和生機勃勃的氛圍。我們畫油畫時應該時時考慮畫是否實在、誠懇,我們作為藝術學院的學生,不應該隨波逐流、盲目跟風,不能為了迎合市場而去作畫,更不能丟掉基本油畫語言,而應該充分運用油畫技法畫出自己心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油畫學習的方法
(一)理論方法——走對路子
我們的一生都會面對很多選擇,有時候難以取舍,不知道該如何去決擇,我們需要虛心向老師、家長、朋友請教,一旦我們選擇的道路不適合我們,或者是自己不喜歡的道路,這樣對我們的發展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習油畫,亦是如此。在學習油畫的過程中,我們也要走對路子,不能學習不好的油畫,也就是說我們初學油畫時,應該臨摹繪畫大師的油畫作品,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眼界,還可以提高我們的繪畫技法。
如何走對路子呢?歸根結底就是需要去分辨走哪條路更好,學會做出對自己未來更有利的方向,同時也需要我們去提高辨別力。我們只有辨別力提高了,審美水平和品位提高了,才能知道哪條路更適合自己,才能選擇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幫助的正確道路。
畫油畫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到以下六點理論方法:
其一,不在于畫什么,而在于怎樣畫。最重要的是要畫得好,提高油畫技法,學會表達自己的繪畫思想與情感,讓畫面充滿生命力。
其二,無論畫什么,畫上去的顏色都要好看,而不能太臟。
其三,繪畫作品要有主色調,就如同寫作文要有主題一樣。例如畫面整體呈現紫色調或藍色調。
其四,學會空氣透視法,畫畫時,遠處的物體要畫含蓄模糊一點,近處的物體要相對清晰一點。例如畫風景時,陽光直射,畫面色調遠處冷,近處暖。這是因為晴天的時候,天空是藍色的,遠處的風景由于空氣的籠罩,所以為冷色;而近處的地方受太陽的暖光影響,所以為暖色。地球整體看上去大部分是藍色的,是海的顏色,海水是反射天空的顏色,地球上還有一部綠色是樹林的顏色,一部分土黃色是大地的顏色。太陽光直射的地方是暖色,反光的部分也是暖色,照不到的地方是冷色。
其五,畫畫要有主次關系。畫面要分清,是亮部顏色做主導還是暗部顏色做主導。畫面是什么色調,就決定什么顏色做主導作用。畫面要有整體大的色彩關系,天空的顏色和地面的顏色要區分開。繪畫其實是一把“軟刀子”,雖然不能傷害我們,但是影響我們的一生,繪畫藝術可以不斷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讓我們學會去尋找美、發現美并記錄美。
其六,色彩要有傾向性。一般來說如果是在暖色調畫面里,冷色就不能太冷,當然也有油畫是故意把顏色畫成對比強烈的,需要靠比例關系來調和。
油畫創作者可以通過運用色彩的變化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變化,因此色彩也是油畫除造型以外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純度,油畫色彩可以從這三要素的基礎上再加上冷暖關系進行區分,從而使畫面產生不同的色調,在同一種特定光源下,不同的物體會形成同一種色彩傾向。在進行油畫創作時我們要充分利用油畫的色彩營造征服畫面的氛圍,創作出具有強烈情感和感染力的優秀藝術作品。
(二)理論方法——提高鑒別力
繪畫藝術有很多種類,根據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分為油畫、國畫、素描、水彩和水粉等,不同畫種的欣賞方法也大不相同,例如欣賞油畫的方法是——觀察其造型和構圖比例、色彩和冷暖對比,它的表現內容和創作形式是否可以形成合諧統一的關系,通過作品的主題來分析它的立意和想要表達的觀點。素描也要注重構圖和造型,注重明暗對比關系以及它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等。
總而言之,每個畫種都有它本身獨特的審美觀念和評價體系。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提高欣賞油畫的鑒別力呢?筆者有以下五點建議:
其一,多觀賞大師的油畫作品,大師的作品才是一流的,但是大師并不是每一幅作品都畫得完美無缺,因此我們要提高審美能力,少看或不看俗氣的藝術作品。
其二,鑒別一個人是否值得我們去崇拜和學習。首先需要了解這個人是否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然后是否參加過全國的美展,最后直接看這個人的繪畫作品和真實水平,是否掌握油畫技法,比如,畫面空間關系、虛實關系、冷暖關系、形體關系等。
其三,評價繪畫作品時要客觀,全面、全方位的看待,用過藝術作品的歷史背景、創作時代、當時的社會現象、以及美術流派等方面綜合去看待。
其四,學會判斷藝術作品哪些是優秀的。只有優秀的民族文化才是世界的,民族的不一定是世界的;傳統的文化也不一定是優秀的,既傳統的又有利于歷史發展的才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才是世界的。
其五,提高鑒別力就是提高我們的審美觀。審美觀,是一個重要的、具有普遍性意義的美學范疇。
在現代的藝術批評中,我們常會用到以下三種評論方法:其一是文本分析法,就是根據作品本身的題目與內容,進一步研究分析并評價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藝術風格;其二是知人論世法,通過調查作者的背景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從而更近一步地探索作品的深層內涵;其三是審美判斷法,就是從接受美學的角度,服從自己的理性判斷,觀賞者覺得好就是好,各種視覺聯想都可以視為正常合理。①當然,這三種藝術評價方法是可以同時使用的,這樣評價會更加全面、細致,還能使我們的鑒別能力得到提高。
藝術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它能使我們發現并感受到一切生命中的美好事物。 優秀的藝術作品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激發我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不斷努力奮斗的信念。由于每個人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同,審美感受不同、其對藝術作品的鑒別能力也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要多看大師的原作,多了解畫家的生活環境及其背景,多去尋找并總結他們藝術作品優秀的原因,多去臨摹與創新,多探索當今藝術家的審美追求,不斷提高自我的審美和鑒賞能力,尋找適合自己的繪畫方向與前進道路。在西方美術史中,不同時期的繪畫有不同的藝術風格,某些藝術作品可能沒有得到同時期人們的喜愛與認可,但后來隨著人們的審美不斷提高與改變,這些藝術作品會逐漸得到后世人們的肯定與推崇,所以我們也要相信自我,勇于創新。
在繪畫過程中,我們需要理性地考慮很多方面,例如畫面構圖、明暗關系、造型比例和色調關系等因素, 因此繪畫不能完全隨心所欲,畫面也需要體現繪畫者一定的繪畫專業技巧,在理性的同時,我們更需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情入畫,這樣的油畫作品才會更耐看。油畫創作時我們更要從自身感悟出發,全身心地投入描繪的對象,從思想和精神上抒發情感,沒有任何雜念地進行油畫創作。
三、結語
學習油畫是一個艱辛漫長的學習過程,我們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去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繪畫道路,走對路子和提高鑒別力尤其重要。我們在創作時要通過油畫的基本要素——色彩、造型等形式,從思想和精神上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在西方藝術史的進程中,我們會發現通過油畫自由地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越來越重要,我們要想得到心靈真誠的慰藉,就要抓住不同的物體形態特征,充分利用色彩對比關系,捕捉光影的變化,營造畫面的整體氛圍。
學習油畫其實也是在學習一門表達藝術,為了更好地去表達我們的思想情感,我們需要大膽地釋放自己內心的小宇宙,充滿激情地去創作繪畫。油畫創作需要掌握極強的專業繪畫技法及學術知識,尤其是具象的寫實性繪畫,對形體塑造關系、色彩搭配關系、前后虛實關系和透視關系等問題都要求特別嚴格。在整個繪制油畫的過程中不再僅僅是簡單地再現大自然,而是要經過主觀地提煉與創造,使畫面效果協調統一,色彩搭配得當,在繪畫過程中更要充分表達內心感受,讓觀賞者通過畫布,與作畫者產生心靈感應,使其深刻體會到作畫者與眾不同的藝術審美和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