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姓名:趙譽翔
觀察地點:建構室
觀察教師:梁倩瑜
個案觀察記錄:
小組建構活動時,老師請大家通過觀察、思考,搭建上海世博會的特殊建筑——中國館。在前期的活動引入中,大家共同觀看的中國館的圖片,對中國館的結構、形狀、顏色,大家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構思搭建方法時,翔翔非常興奮地說:“老師,中國館上層的部分跟我們以前搭建的其中一種東西非常相似,你記得是什么嗎?”“就是我們的花盆,他們都是向外延伸的,像一個倒過來的金字塔呢。”接著,翔翔還驚奇地發現“老師,支撐中國館的只有四根柱子,足夠穩固嗎?”通過一輪的觀察與討論,動手時間到了。
一開始,翔翔拿來8塊2×6板,擺弄了很久都無法圍合成一個正方形,沒一會兒,他改變了主意,把2×6板更改成2×4板,他用手指點數著每邊的顆粒數后,終于發現圍合正方形的竅門。圍合正方形成功后,下一步的收攏對于翔翔來說顯然簡單很多,三層收攏臺階完成后,翔翔開始困惑起來,看到別人都拿4根柱形積木,但這足夠支持上面那巨大的倒三角建筑嗎?翔翔最后使用了8根柱形積木,把建筑下方堵緊了。這時,我問翔翔:“四面都堵上了,游客能進入景區參觀嗎?”“那我就留一扇門吧。”“但是你搭上四面的臺階,不是為了要迎接四方的客人都可以來參觀嗎?”“那好吧,我就試試四根柱子夠不夠堅固。”翔翔回答。
穩住了底層建筑,開始要更多的板塊搭建上層的“倒三角”。其他小朋友們都選擇紅黃搭配或彩色搭配,但翔翔全部都只挑選紅色材料。有點私心,怕紅色材料不夠大家一起使用的我,對翔翔說:“怎么你的中國館只使用紅色呢?”“你剛剛不是說中國紅是中國館的代表顏色嗎?”“但如果能一層紅色跟一層黃色搭配上不是更像,更好看嗎?”“我不喜歡,我想做一個全紅色的中國館。”好吧,老師應該接受你對自己審美的小小堅持。
最后,大家都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臺上。對比下來,有七彩的“中國館”,有紅黃相間的“中國館”,而你堅持的全紅“中國館”更是搶眼,老師為你的自主、為你的堅持而感到高興!
幼兒學習品質的發現
1、對待事情的堅持性、有耐心。遇到困難的自我思考,多番嘗試,可以看出你對建構的熱衷、執著。在搭建的過程中,遇到了別人的質疑,還堅持自己的意見,這種品質多難得可貴啊!
2、勤動腦、思考。從圍合正方形、給中國館留一扇門、為四方來客考慮周全到用色的堅持。在不斷拼搭的過程中,翔翔善于思考,鏈接自己已有的學習經驗,使用更多的拼搭技巧去豐富自己的作品。
3、空間感知能力高。在開始搭建前,翔翔心中已有計劃,帶著自己的計劃,有目的性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搭建的同時,他會思考用什么樣的積木當底座會更加牢固、什么樣的造型看起來更加美觀。這是孩子的抽象思維到形象思維的一種自我提升。
活動后續
一、分享孩子們的搭建心得和經驗,讓孩子們一起學習、共享搭建積木的樂趣。
二、開展以延伸活動“我設計的中國館”,讓孩子們收集自己在旅游或者平時生活中所見過的建筑物的圖片,大家在說說、看看的過程中感應圖形組合的美感和奇妙,自己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設計出自己心中的美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