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典園林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璀璨之星,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非常高的聲譽;中國古典園林是設計師們在一定的空間地域范圍內,通過精心構思悉心設計,運用多種構造手法將山石、水、園林建筑、花草樹木等組合成一個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有機整體,成為“雖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風光。[1]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特色;構景要素;造園手法
1、概念
園林的產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化的大背景下,由思想而指引人的活動,進而產生空間構造。[2]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為地開辟山水地貌、結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從而構成一個供人們觀賞、游憩、居住的環境,就稱為園林。
2、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色
中國古典園林蘊藏著中國古代的美學思想和人文觀,也因此形成了世界上獨具一格的藝術特色。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2.1造園藝術,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不僅是在園林的形式上效仿自然,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種最貼近自然的存在方式。自然環境中的山石、水、花草樹木乃是構成自然風景的最基本要素,但中國古典園林不是簡單地效仿和利用這些要素的最初狀態,而是有目的地加以修整、加工、改造,從而顯現出一個和諧統一自然環境。
2.2以情寫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
園林的景物需在移動、行進中領略欣賞,造園者在創作中,能充分地運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的特點,將詩畫藝術融于園林藝術,使得整個園林景物從整體到局部都包含著以情寫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詩畫情趣。如蘇州拙政園的小浪滄,其景觀意境就是取自于《孟子離婁》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灌我足。”寓意一種超脫世俗的意境。
2.3建筑美與自然美的融糅
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無論多與少,也不管其性質、功能如何,都力求與水、山石、花草樹木這三個造園要素有機地結合在自然風景之中,彰顯彼此協調、互相彌補的積極的一面,控制彼此對立、互相排斥的消極面。所有建筑都與周圍環境相融合,體現淡泊靜美、含蓄自然的意境,并且使游覽者有移步換景,漸入佳境,以小見大的奇特觀賞效果。
2.4南北園林,互為融合,和諧統一
中國的古典園林有著明顯的南北地域差異,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古典園林在造園上是因地制宜的,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所造之景也大不相同。在藝術特點方面,南方園林主要以私家園林為代表,精巧秀美;而北方園林則是以皇家園林為代表,粗放壯觀。北方園林與江南園林的融合.可以達到絢麗與素雅.奔放與文靜,平靜與活潑的和諧統一的景觀效果。例如承德避暑山莊中的煙雨亭就模仿于嘉興煙雨樓。
3、中國古典園林的構景要素
中國古典園林效法自然,因山就水來布置亭臺樓榭、花草樹木,使之互相協調地構成自然式生活境域,并達到“妙極自然”的藝術佳境。園林的構景要素主要包括筑山、理水、植物、園林建筑。
3.1筑山
在古典園林中,筑山是造園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堆山疊石是對園林地形的塑造,以構建園林的骨架。疊山要求山脈脈向貫通,高低錯落不平,大小協調,前后呼應,具備真山的氣勢。現存上海的豫園、常熟的燕園,都是明清時代陽林造山的杰作。
3.2理水
理水是指以各種不同的水態,配合山石、花草樹木和建筑來組景,它是塑造園林空間的重要手法。自然風景中的江河湖海、溪澗、瀑布等具有各自不同的形式和特點,為中國古典園林理水藝術提供了創作來源。在理水中追求意境,在形似之外更加注重神似,并且注意研究水體形式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因地制宜,依照不同地域的情況靈活處理,從而得到“以少勝多,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
3.3植物
植物是園林設計中富有生命力的元素,可以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綠色環境,繁花似錦的植物景觀可以提供給人們一個精神煥發的自然境界。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準,一講姿美,二講色美,三講味香。
3.4園林建筑
園林建筑既要符合各種使用和活動上的要求,又要滿足園林景物布局原則,力求把建筑與周圍環境融為一個自然的整體。如園林建筑中的亭、臺、樓、榭、廳、堂、廊等,從使用的角度來說它們可以單獨設置,也可以用廊、墻、路、植物等把不同的園林建筑組合成一個群體,與其他構景要素相配合,營造天人合一的景觀意境。
4、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
中國古典園林力求再現山水的自然美,不落人工斧鑿的痕跡。它巧妙地運用水、石、花木、建筑來構景布局,講究景深和層次,注重意境的創造。具體來說,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4.1追求詩情畫意的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山水畫、山水詩反應了人們寄托情懷于山水之間,追求超脫,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表現在造園藝術上,便形成了崇尚山水自然景色,追求一種詩情畫意的意境。
4.2破園林邊界規則、尋求自然的意趣
為打破圍墻的封閉感,不僅僅注意“邊”的處理,而且還注意“角”的處理,一般不使造成生硬的90°轉角。以山石與綠化作為高墻的掩映,茌白粉墻下布置山石、花木,“實”的白粉墻就變為花木、山石“虛”的背景,就好像畫面上的白紙,墻的視覺邊界的感受幾乎消失。
4.3構架真山真水的意境
為了獲得真山真水的意境,要在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的組合規則的基礎上進行,才能“循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園林布局中要有氣勢,不平淡,就要有輕重、高低、虛實、靜動的對比,把山與水恰當地結合起來,則水之輕、虛更能襯托出山石的堅硬、凝重,水之動必更見山之靜,從而達到真山真水的景觀效果。
結語:
中國古典造園藝術是中國藝術文化長期積累的結晶,它揭示了中華民族對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和鑒賞,以本與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的結合起來,使它們既遵從于整體的構架,又各具特色姿態,既和諧統一,又獨具個性,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從而成為一個具有極高藝術魔力的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