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的意思是你又要開始吐槽了嗎?
是的。
槽點何在?
國人素質。
你為什么如此熱衷吐槽?
為了終有一日無槽可吐,天下大同。
有些事情,我寧愿所聞所感皆是虛幻,寧愿此情此景中的我是一個“思覺失調”患者。事情要從我的一些澳洲之行見聞說起—
如果可以“選擇性思覺失調”,我會選擇看到國人沖進在進食的鸕鶿群是我幻想的,國人追逐小袋鼠是我杜撰的,國人沖著野生動物大喊大叫是我腦補的。
先說說我“幻想”的情景—
在黃金海岸有一家開在海邊的海鮮餐廳,每到中午店員會提著幾大桶魚喂野生鸕鶿,而鸕鶿們也習慣了每天搖擺著身體走過來,然后秩序井然地等待投喂。久而久之,這也成了海灣一景,本地人和游客們歡快地圍觀著。這一天,此情此景還在如期上演著,突然有一隊由中國大媽和孩子們領銜的旅行團沖了進來,他們旁若無人地自拍、歡笑、追逐,無視受驚嚇的鸕鶿,無視手里還攥著魚的店員,也無視周圍人驚愕且無奈的目光。朋友悄悄對我說,上次有個大媽帶著孩子們用各種油炸食品喂鸕鶿,無視大家的勸阻,最終差點引起沖突。
丟人。
再說說我“杜撰”的情景—
在澳洲的野生動物園中大多數性格溫順的袋鼠是被散養的,游客可以和它們自由接觸。大家都知道不去招惹紅袋鼠,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肌肉袋鼠”。是的,中國旅行團的大媽們也同樣知道。但是對于幼年灰袋鼠和腹帶里有寶寶的袋鼠媽媽就沒有那么客氣了,還是老三樣兒——追逐拍照哈哈笑。老外路人甲勸阻無果,工作人員勸阻無果,你說你的,反正英語我們也聽不懂。這時不知道誰用地道的中文喊了一句:“要罰款的!”嘩,鳥獸散。整齊劃一,同仇敵愾。
丟人。
最后說說我“腦補”的情景—
澳洲的野生動物,特別是鳥類的生活是非常自在的。我們經常看見大道邊兒小道沿兒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鳥在路邊散步、覓食,人和車都會為他們讓路。那天我看到了一幅畫面,一只臂展將近一米的大鸕鶿直接飛到了紅綠燈上休息。云卷云舒,清風高遠,和這只大鳥相映成趣。這時,下面多了一家三口,孩子沖著鸕鶿大叫,大人沖著孩子微笑。孩子不停地低頭想揀點兒什么東西,怎奈衛生搞得實在太干凈了,沒什么可揀的。他什么目的?我不想猜。路人甲乙丙丁的目光我也不想描述了。
丟人。
一個“思覺失調”患者想象中的故事講完了。也許有人說,是你太夸張。我說呸,是你太麻木。“丟人”這件事切不要演變成群體性麻木。也不為別的,你不要臉,我還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