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個《博物》雜志社里跟動物接觸最多的人便是攝影師唐志遠了。要說他是攝影師也不完全確切,版權頁上寫的是圖片編輯,欄目標注說的是攝影,有時候還帶著撰文,再看他的微博里,有時還擔任著艱巨的“孵蛋”、“種草”等職務,令人不得不感嘆唐老師的多才多藝。
唐志遠從雜志剛開始創辦的頭兩年就加入了進來,算是“老前輩”了。細數端相機的日子,也有十六年之久,不管是拍攝還是撰稿,他都已經輕車熟路了。與張辰亮一樣,唐老師也是從小就很喜歡各種小動物,尤其是野外生活的動物,它們身處于自然中的狀態遠比城市里被圈養起來的寵物要可愛得多。成為自然攝影師也是一件興趣使然的事,從一開始拿著卡片機拍,到現在架著各種專業的“長槍短炮”在全中國各地奔走取材,這一步步的成長,都是靠一個個腳印走出來的。這些年累積下來的片子不少,他笑說,自己的片子幾乎不需要修片,隨時都能有素材頂上來給雜志欄目“救急”。此話并不帶什么炫耀的色彩,只不過是對自己職業純熟駕馭的幾分從容罷了。就在我們到訪時,他正要收拾東西前往墨脫拍攝,出發在即,手里還攥著這個月剛出來的樣稿,桌子上摞起來的書足足有半個人那么高。
這幾年,除了工作之外,唐志遠平時的愛好也似乎脫離不了“博物”。他在家里養了不少“寵物”,有龜、蛇、蜥蜴、龍貓、螳螂等等十幾種動物,近百盆的多肉綠植,龜、蜥蜴生產是都是他親自照料、孵蛋、伺候“月子”,最近成功地孵出了小野雞,他還給自己封了個“中國著名孵蛋專家”的稱號。關注他的粉絲笑稱:“老唐家就是我們的‘云動物園’。”
“老唐”是朋友們給他的愛稱,比起老唐,還有好多粉絲管他叫“舅舅”。這位親切的舅舅家窗臺曾經有一只斑鳩每天早上清晨準時來“擾民”,還會啄食他養在陽臺的多肉綠植。因無奈卻又不忍心責怪它,于是老唐開始了與這只“鳩鳩”每早斗智斗勇的日常。他把與鳩鳩每天的戰況都分享出來,粉絲們十分關心他們之間的互動,有時還熱心留言支招兒來對付鳩鳩。后來當我們再詢問鳩鳩的近況時,唐舅舅釋然一笑,“它已經被我攆走啦!”
很多人都說拍動物難,但老唐告訴我們的“訣竅”是—拍攝動物之前,你得足夠了解它、熟悉它。很多欄目的策劃、思路,都來源于老唐平時養寵時所積累下來的經驗,有時候在野外取材時碰到了少見的不知名的幼蟲、蟲卵,也會把它們帶回來養著,看看能到底能長出來什么“妖蛾子”。老唐說,“一開始接觸這些小肉蟲子的時候,心里還是會怕的,但時間長了,了解的多了,也就越發地喜歡了。”其實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會害怕這些蛇蟲鼠蟻,一開始還會鼓勵他們,給他們解釋,后來也就不去勸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喜好,不用勉強。”
“博物”這個詞在每個人心里都有著不同的解析,它或許是對世界的好奇,或許是對自我的秉持,也可以是對生命的熱愛,正是這些可貴的精神使我們的人生更加充盈、豐滿。這也印證了泰戈爾的那句話:“當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地活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