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悅強
摘 要:配網系統從施工到運行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強化配網系統安全管理,加強風險控制能夠有效提高配網運行水平,為配網系統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運行環境,從而確保配網系統質量。本文分析了配網安全管理的意義與主要任務,并具體指出了配網安全管理的控制策略。
關鍵詞:配網安全管理;風險控制;方法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32 文獻標識碼:A
配網工程施工過程中與配網運行中都可能遇到多種風險,為了提高配網運行質量,保護配網正常工作和運轉就必須加大對配網的維護力度,強化配網安全管理,加強風險源的辨識,通過安全風險評估、控制等采取預防、管控性對策,及時解除配網運行中的危險問題,保護配網的安全。
一、配網安全管理的意義和主要任務
1.配網安全管理的意義
配網安全管理是配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靈魂,配網安全直接關系到經濟的建設、社會的安定與人民群眾的利益,因為配網只有處于安全、穩定的運行狀態下才能為廣大客戶提供高效、及時的供電服務,才能保護用戶的利益。電力電能資源作為支持整個社會建設與發展的主導能源,只有在配網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實現安全供給,從而保護國民經濟安全、社會安定。同時,配網系統是一個復雜的高危系統,無論是施工中還是正式運行階段都可能面臨一定程度的危險與危機,任何危險問題的出現與非安全問題的干擾都將對人民群眾、社會群體等的安全帶來威脅,配網安全管理勢在必行。
2.配網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務
(1)設備的安全管理。配網設備是配網系統的關鍵,設備支撐、協調著整個配網系統的工作,必須強化配網設備的安全管理,為配網設備創造一個安穩的運行環境,從而確保配網電能傳輸與供電等功能的發揮。具體的配網設備安全管理重點是指各類配網電氣設備、裝置,例如:電能計量裝置、安全設備等的保養、檢修與維護,以及不同絕緣性部件性質檢驗與功能測試,保護并維持配網設備性能穩定。
(2)配網系統的運行與維護。配網系統在正式運行階段必然需要全生命周期的運行與維護,供電企業需要動態掌握配網系統的運行狀態,監測其故障問題,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與解決,解除故障、化解危機才能維護配網系統的安全、穩定、持續運行。配網系統的運維主要是針對配網整體系統以及相關電氣設備的監測與維護,通過動態監測配網系統的狀態,找到系統運行的薄弱環節,規范配網運行秩序,保護配網安全。隨著現代智能技術、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配網系統要積極調整升級,從而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
二、配網安全管理中風險控制的方法
配網安全管理中風險控制應該采取多種方法,每一種方法的運用都要有其科學性的依據,要切實達到風險控制的目標。
1.隔離法
針對配網系統中無法徹底消失的危險源,則適合選擇隔離法,也就是通過設置屏障、屏蔽性裝置等來屏蔽并隔離危險源,保護配網系統不受其威脅,維護配網系統的安全,當危險源與配網系統間隔開來時,配網系統將能夠安全運行,走向正常的供電狀態,隔離法有效革除了危險源。
2.替代法
配網安全管理中風險控制的替代法簡單說就是設備系統的優化改良,嘗試采用風險小、性能優設備來取代陳舊、落后的高風險的系統、線路與設備,通過這種改良與替代能夠有效排除配網系統的各種風險因素,為配網創造一個安全、穩定、又和諧的環境。這就要求電力企業切實掌握電力行業相關技術、設備等的發展狀態,積極引進高端、新型、智能化設備,逐步實現配網傳統設備系統的更新換代,以此來全面提升配網系統、設備等的質量,降低風險發生概率,保護配網安全。
3.個人與行政性防護
安全防護也是強化配網安全管理的必要方法、必經之路,安全防護又包括個人防護與行政性防護,其中個人防護重點是指配網系統中工作人員、運維人員等在開展配網工作中加強安全防護,通過采取科學的防護性技術與措施來保護自身安全。行政防護指的是供電企業制定安全防護制度,利用相關的行政制度、行政手段等來組織開展各項工作,確保配網系統的管理與運行嚴格按照安全規范執行,以此來確保配網安全水平,強化風險控制。
三、配網安全管理的風險控制策略
1.優化配網結構
合理、完善的配網結構是配網安全管理風險控制工作的基礎條件,所謂“合理、完善的配網結構”主要指的是配網初始建設施工中,科學規劃、分區配網分區,形成科學合理的配網功能分區,立足于單個區域來執行配網安全管理工作任務,創建規范、合理的檢修制度,在制度的引導下實施規范化的檢修與維護,區域化的檢修能夠更大程度上保護配網結構系統的安全,不斷檢修配網線路,及時發現問題,通過更新設備、維修線路等來達到預期的檢修目標,同時,科學控制供電半徑,維護配網系統的常規化運轉。
為了保護配網系統安全,優化配網結構,實際的配網建設中還需要設置分段開關、斷路器等,通過分段開關來及時切斷故障,保護配網的結構性安全,個別多次跳閘的區段,則應重點監測與檢修,控制供電半徑,一般要小于3.5km,科學控制線路長度,使其小于6km。
2.科學選配設備與技術
設備與技術是支持配網安全管理與風險防范的兩項關鍵內容,其中高端、先進的技術與設備能夠提高配網運行質量,保護配網安全、穩定運行,對于配網安全管理有著特殊意義,而且高端的技術與設備方便正規化管理,能夠長久、持續地工作,例如:智能化電能計量設備無論在電量計量,還是電費核算服務等過程中更具優勢,同時,智能化電能計量裝置能夠對用戶的用電狀態進行自動化、智能化監督與監測,時刻掌握用戶的用電狀態,與傳統計量設備相比有著多方面的優勢功能與作用。
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能推動配網系統的改良與升級,提高系統運行效率,提升配網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減少故障與問題的出現,保護配網系統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具有成形的管理規程、規范與方法,能夠集中控制故障與風險,對此必須強化配網設備與技術的優良選擇,打造出一個先進的配網系統,從而有效控制風險。
3.培訓專業化的安全管理隊伍
配網安全管理的風險控制是一項長期、持續性的工作,更需要專業化技術力量的支持和帶動,這就需要供電企業擁有一支專業化、專門的技術隊伍,負責配網系統的安全管理工作,專門針對配網故障、運行中的風險提供專業化的解決對策。對此,供電企業需要加強資金與政策的傾斜力度,面向社會廣泛吸納人才,招募高精尖人才,或者從企業內部挖掘人才,并為這些人才提供培訓,讓他們吸收最為前沿、先進的配網安全管理方面的技術和知識,并通過定期考核等方式來不斷監督人才的進步,培養他們使他們成為企業內部最為專業、最具實力的安全管理人才,最大程度上發揮人才的技術優勢,為企業安全管理的風險控制提供支持。
4.加強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
風險控制最根本的是要形成預防理念,這就意味著危險源辨識至關重要,供電企業要總結已有的經驗,強化安全管理交流,現場勘測、內外資料信息的查閱、跟蹤與分析等來時刻掌握配網系統的安全狀況,再對應采取預防性對策、防護性方法等來防范風險,從根源上辨識出危險源,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控制危險源,控制危險的出現,保護配網系統的安全。
結語
配網安全管理的風險控制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要求供電企業既要選擇和運用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又要優化調整配網結構,最重要是培養一支專業化的技術隊伍,為配網安全管理提供堅強的儲備力量,保護配網安全,強化危險源的辨識與控制,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全方位地保護配網系統安全。
參考文獻
[1]譚忠富,李曉軍,王成文,等.電力企業風險管理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2]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建設安全施工作業票(應用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