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玉玲
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英語閱讀也一樣。教師對“閱讀”的理解決定了“閱讀教學”的定位。那么,如何正確理解“閱讀”呢?在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下,語言學家們這樣定義閱讀:“ Reading i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meaning through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among the readers existing knowledge,the information suggested by the written language,and the context of the reading situation.”(閱讀就是在個人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通過與文本互動建構新的意義的過
程。)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傲⒌聵淙恕笔状未_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對十七大“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立德樹人,即教育事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因此,閱讀教學就是要去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創建一個橋梁讓學生和文本之間產生活動和對話,從而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新的意義和生成。這就是我們要探索的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讓閱讀能力在閱讀策略中無形地提升。而“立德樹人”也正好是在這個過程中無聲無息地完成與達成的。
如果我們把一篇英語文章看作這個橋梁,也就是說,文章當中所提供給學生的文字信息、文段意義、德育理念以及學生曾經的閱讀方法就是學生已經獲得的知識;那么,文章當中學生需要通過上下文來猜測的詞匯與慣用法、文章的立意宗旨、文段中心思想的升華等等,就成了閱讀過程中新的活動與對話;學生在整個活動與對話過程中,領悟和感知的新詞匯意義、閱讀信息帶來的樂趣以及理念的升華,理所當然的就是獲得的新的意義和生成。換句話說,老師只要在課堂中能夠很好的把控閱讀教學的策略“過程”,我們就能做到知識、能力、“樹人”三不誤,從而達成我們的教育最終目標——在教育過程中有效樹立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價值觀。
立德樹人,入心為要。
九年級Unit 12(人教新目標),Section A 3a活動中的第一個故事,我這樣設計了閱讀教學。
In May 2001,I found a job in New York at the World Trade Center. On September 11,2001,I arrived at my building at around 8:30 a.m. I was about to go up when I decided to get a coffee first. I went to my favorite coffee place even though it was two blocks east from my office. As I was waiting in line with other office workers,I heard a loud sound. Before I could join the others outside to see what was going on,the first plane had already hit my office building. We stared in disbelief at the black smoke rising above the burning building. I felt lucky to be alive.
閱讀材料之后有幾個任務需要學生動筆去完成,我讓學生動筆之前至少讀兩遍。第一遍速讀了解文章梗概與大意;第二遍細讀,精細地理解事件與文段所要表達的思想——這些就是知識層面的任務完成。而后完成課本3c給出的任務(Retell one of the events to your partner)——這是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必備環節。做好前兩環的同時,學生會在無形當中感嘆,今天的我還安然無恙地坐在教室里學習,真好——從而引導學生明白,生命來之不易又何等脆弱,我們當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更應該感恩每天的安然無恙與幸福生活。學生感恩的心靈在得到更深層次的錘煉之后,我們“潤物無聲”的樹人工作也相應達成完美的效應。
要知道,能力是在興趣中不知不覺地得以提升和壯大的!有興趣才能有“心”地去做好每件事情,有了“心”才能更好地升華心中的理念與意志。要成才,先成人!十八大報告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和核心。我們就要緊緊圍繞著這個實質核心來開展教學工作,這樣的工作才能算作是真正的“教育”工作。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去研究文本的整體,在閱讀過程中發展其有意識地尋找整體框架并在理解的全過程中發揮整體的功能;在這種閱讀策略培養的基礎上,我們對閱讀文段的思想理念稍加引導,學生便能心領神會地在價值觀上提升一個層次。這樣,我們既在閱讀中培養了學生的整體能力,又引起了學生心靈的共鳴。這樣的“樹人”工作才有“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閱讀能力、閱讀策略與閱讀“樹人”是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