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成熟的麥子低垂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遜;一群螞蟻齊心協力抬走大骨頭,那是在教我們團結;溫柔的水滴穿過巖石,那是在教我們堅持不懈;蜜蜂在花叢中忙碌,那是在教我們勤勞……平常的一次對話、一個微笑、一件小事是否也能帶給你無窮的啟示呢?
閱讀上述文字,請以“ 的啟示”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要求:(1)補全題目后再行文;(2)抒真情、寫真意,避免瞎編亂造;(3)增強文字的畫面感;(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和人名;(5)不少于600字。
【寫法指津】
一、理清寫作的重點。這個話題的內容是非常寬泛的,自然界和社會中凡是能給人以啟發、指示并使人領悟的,都可入題。因此,寫作的重點應放在“啟示”上。這個題目適合一事一議,同學們可以先記敘要描述的事件,然后從這一事件中發掘出某種生活哲理,號召他人或給予警戒;也可以用發掘出的道理,給人指點迷津,鼓舞人前進。開篇時,可以多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也可以直接引用名人事例,還可用現身說法,直敘其事,但注意,升華的道理一定要符合生活實際,不能言過其實或與所寫的事件沒有聯系,使文章與道理脫節。
二、注意描繪細節。要想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就要寫好事件的各個細節。換句話說,就是要在事件的細處攝神,觀察那些細小的動作、情節、景物等。因為細節的真實描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得“于細微處見精神”的藝術效果。
要想描寫好細節,就必須全面觀察人物、事物、場景等。所謂全面觀察,就是既要觀察它的全貌,又要觀察它的局部;既要觀察它的外部,又要觀察它的內部;既要觀察它的正面,又要觀察它的側面:既要觀察它的靜態,又要觀察它的動態。當然要想抓住人物、事物等的特征,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等就要符合其身份,反映其個性、品格、思想,寫出有血有肉的形象來。
此外,故事情節可以虛構,但細節描寫必須真實,即符合人物的性格及所處的環境。在觀察時,同學們必須注意那些有典型性的生活細節,即要攝取那些有意義的細節部分來著意描摹。
【寫作誤區】
1.下筆草率,擬題雷同。許多同學在拿到作文題時,往往會按照第一反應確定需要補填的詞語,或者就直接選擇題目中所提供的詞語擬題,于是經常會出現作文題目相同、內容也大同小異的情況。比如在補充本題的時候,不少同學首先想到的題目為“大自然的啟示”“生命的啟示”等,這樣的作文切口太大,而且寫出來的也沒有新意。
2.脫離自我,文題不符。擬題不顧自身實際,沒有生活體驗,這也是大部分同學寫作半命題作文時常出現的一大問題。可見,大家審題時一定要弄清題意,結合“自我的經歷、認識和感受”來具體談談對某一事物的獨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