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可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的具體例子,既說明了信息技術與思品學科資源的整合的必要性,也闡明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有效作用——教學的“催化”作用:既降低了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難度,又增加了學習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拓展了課堂,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成為現代教育課堂中的一大亮點,更彌補了教育中尤其是農村教育中資源缺乏和師資不足的劣勢,在有效的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發展功不可沒。
關鍵詞:催化;直觀;聯系;延伸;綜合
曾幾何時,有人在教學中有這樣的情況:在教學生畫蘋果時,單純進行理論講授,并對繪畫作了嚴格的要求;后來改變了方法,運用計算機技術做出了蘋果的生長過程,并通過DV拍攝,給學生一只“空間蘋果”作為寫生對象。結果不言而喻,但留給我們的啟示是:后者使學生更容易深刻、多層次地理解所教知識,這正好說明了媒體在教學生活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思品課堂的教學中,更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多媒體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有一位在教學中小有名氣,并在“優質課”比賽中名列前茅的同仁有這樣的經歷:當他在進行七年級思品一正確認識自己時,用到“駱駝和羊”的例子時,自己動手用錄像機制作了教學內容所反映的內容的視頻內容——微視頻,當他在課堂上播放這段視頻內容時,那活靈活現的動畫場面,色彩豐富的背景,繪聲繪色的旁白……全體學生被吸引住了,聽課的教師被吸引住了……一堂課下來,他并沒有作過多的闡述,而學生也沒有花大量的時間去閱讀,但學生能依照他的提示,圍繞媒體,流暢的敘述,準確的表達,全場掌聲響起來了……,所以說多媒體使得教師從容地把握課堂、分層指導,學生從色、形、意等方面感知,即有智力,也有非智力因素的發揮,不僅僅達到了教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更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多媒體更加強了思品教與學的聯系,實現了教學的“三貼近”,教師在制作媒體時,首先得對所教內容有充分地分析、理解,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升華,同時也傾注了教師的思想感情,這尤其體現在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作進一步延伸,使教學顯現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來,而學生從媒體中也能體味出教師的思想、苦心,如前面所舉例子中,當學生看到蘋果的形狀,察言觀色,猶如聞到蘋果的香味,使之如臨其境,陷入了無限地構思與遐想中……這不僅僅調動了學生的感官,更重要的是把學生在課堂的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做到了教學“三貼近”的原則:既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從而使得學生對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以顯示生活中的例子作為堅實的構建基礎,這樣才能夠學的扎實,理解的透徹,并為“學以致用”奠定相應的基礎,從而能夠進一步用所學的知識,形成初步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相關的問題,甚至是困難,這樣就把理論變成了實踐,也初步將理論轉化為自己實際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在具體教學中,落實了素質教育。
再次,多媒體又成為了思品課堂延伸的載體,學生實踐的天地。青少年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且“親其師,信其道”,所以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學生非常樂意去動手動腦作自己所喜歡的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習內容,并有創意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作,手腦并用進行制作,正所謂“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不僅加強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把它運用到實踐中,從而突破了教師苦惱地“復習”難題,在學生中涌現出了許多有創意的作品,如在本校信息技術教研組所舉辦“為學杯多媒體作品大賽”中,有許多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尤其是有一件作品制作非常簡單,但把幾何知識中各種圓的關系及各種圖形的體積通過幾何畫板和FLASH集于一身,即獲得了師生的一致好評,又使教師在有關這方面教學中,只兩種計算機知識承載的媒體就把相關知識說得非常清楚,省去了帶許多直尺、圓規、模型的苦惱,并拓寬了教學思路及空間。
同時,多媒體集投影,板書,記憶及繪畫等功能于一身,擺脫了過去“一篇教案一支筆(粉筆),一節課上講到底”的局面,讓學生對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了展示和交流的機會,并且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并能通過多媒體,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給全班師生,這不僅可以讓教師在教學中容易發現學生的易錯點和沒有理解透徹的地方,還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和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一定程度上,讓學生不僅是動起來,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活動起來,動手,動腦,學生思維一旦活躍起來,就形成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局面,還有,多媒體在思品課堂中的廣泛應用,降低了教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及教學相長)的難度。
1.錄音機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配音或設置背景音樂,使學生如臨其境,如有一位教師在進行保護自然的《華南虎》這一課時,通過錄音機的音樂配置,使學生體會到,鐵籠中的華南虎不甘寂寞,桀驁不馴的明顯性格,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內容,理解形象,把握主旨。
2.投影儀、計算機在課堂中的應用,在科技發展,信息進步較快的今天,課堂的容量在不斷的加大,這給課堂教學帶來極大的挑戰,為此,投影儀和計算機進入課堂,不僅使更多的資源進入課堂,還使其聲形圖文并茂,可以充分借助視覺與感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3.實物展臺的應用,在課程改革中,越來越看重學生的活動,為此,學生需要展示的成果越來越多,實物展臺為此提供了平臺。
4.小黑板的應用,課堂中時間與內容的撞車已成為一個重點問題,為此必須加強教學設計的準備,尤其是教學前設計的準備,而小黑板既能成為設計的一部分,又可以處理課堂隨機事件,容量較大,發展潛力有待開發……
最后,多媒體有利于各種知識地綜合運用。
當然,進行這種作品的制作,耗時較多,又需教師特別是信息技術教師的相關指導,但如果能拋磚引玉,且持之以恒,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教學中的媒體不再是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
在知識日新月異的今天,使青少年個性張揚,心情放飛,正是我們追求的理想,讓孩子們愛自己所愛,做自己所想,我們燦爛的明天還會遠嗎?
所以多媒體是一塊磚,敲開了思維的大門,是一種劑,化解了理解的難度,是一座橋,溝通了知識彼此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