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一直以來,提問都是初中語文課堂的師生互動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新形勢下,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對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能根據課堂內容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案進行提問可以使得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從而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但如果教師不能恰當的進行提問,就會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造成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采取策略性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
關鍵詞:新形勢下;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習慣性的問題重復和回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對所提的問題和學生的回答進行高頻率的重復,這種教學習慣并不能直觀地了解問題,而只能將學生逐漸培養得只會看重復性的問題,甚至還會影響教師管理課堂的效率。盡管對于沒有較大擴音設備的教室或本身較為復雜的問題的確有重復的必要,但是無意義的問題重復應盡可能避免。
2.提問數量過多。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多教而不問,新課改后,課堂教學卻走向了教師一問到底、問題過多的另一個極端。一節課的時間說到底并不多,用過多的問題去束縛學生,使得學生缺乏時間·去進行思考,將課堂提問變成了忙于回答和應付問題的包袱,無法真正實現教學的要求和目的。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策略
1.在課堂活動中,合理科學提問。把握主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提問要具有科學性和真實性,首先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情況有全面的了解。結合學生語文水平、學習接受能力、思維反應快慢等,提出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科學提問是語文教學活動中重要媒介,只有把握好問題適度的輕重,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學習環境,才能極大的發揮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很好的強化語文學習的效果。如果把握不好提問的技巧,那么最終問題就會成為教師枯燥的自問自答。在如此基礎上,教師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教材內容,充分激發不同類型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學生們已經對于春天的美好景象有一個想象的勾勒,但是為了對課文內容的更深刻的感受,老師們可以夾雜這樣的師生互動問題同學們你們看,老師今天的板書顏色設計,是不是和朱自清先生描繪的春天一樣絢麗多姿啊?看到粉色板書模塊,你是不是也想像出了朱自清先生筆下杏花梨嬌羞花爭艷的景象?看到綠色粉筆的板塊設計,你是不是也仿佛身臨那小草萌芽的瞬間?引入一系列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再加上與板書的完美結合。教師可以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想象力。學生們也能更好的消化掉故事情節,引起思考興趣,由而課文的內容和主旨也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2.在課堂活動中,刪繁就簡。引人入勝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不難發現,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形式過于表述直白,那么問題的創發性和靈活就會被大大削弱。在日積月累下,學生們的思想倦怠、精神萎靡現象凸顯,思維發展也會受到很大局限。因此,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該掌握提問技巧,充分揮發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一個創造性的提問。比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采用靈活的反問方式同學們“為什么作者標題不是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而是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呢?”這樣問題的給出,這學生在閱讀以前一定會用思維思考:“到底為什么這篇文章要寫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呢?”這樣直接開放性的反問,可以極大程度激發學生的思考,到底從百草園到三味書發生了什么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發揮開闊的想象力,順理成章的引出課文的內容。
3.課堂活動中,引用拓展。鼓勵為主初中生處在一個青春期萌芽的階段,思想渙散與好動多變是這個成長階段的特點。在面對這個問題上,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找到一個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體提問方法。同時,教師還要盡可能的在提問過程中多鼓勵學生,給予提示和指導。比如,學習《背景》這一文章時,由于學生年紀經歷尚淺,對于父愛的體會不是特別深刻,導致文章里父親的情感不能更深刻的理解。這時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引用拓展,進行有目的得引導。讓學生對文章感情有更深的印象。如引用高爾基的“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等具有含義和說服力的語句,讓學生們結合自身和文章,談談自己對于父愛的理解,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保證有效的提問。結合課文的主體內涵,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理解故事的情感。
4.答案多元。教師在提出問題以后,學生的回答有時候會很片面、不完整,此時,教師不應直接進行糾正,而是指引學生深入思索,將問題弄清楚,結合文章內容尋找答案。初中語文很多問題答案并不唯一,主觀性較強,教師的答案也并非是唯一標準答案。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發散思維,鼓勵學生多元化的答案,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例如,在課文《社戲》的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將文章理解透徹,教師可以提出較為新穎的問題,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課文結尾是:“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此,教師應提出問題:“應該如何理解文章這個結尾?你是否在生活中出現過這種體會?”提問以后,學生很快投入激勵討論,由于學生經歷不一樣,所以得到的答案也不同。教師最后總結學生的觀點:作者難忘平橋村真摯、淳樸、善良的人,難忘平橋村特有的江南水鄉生活。
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提問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在課堂上合理有效的提問不僅能讓學生專注課堂,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班級的整體水準。同時,教師的提問不是單方面的一種問答,而是教師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通過這些交流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讓學生更加愛學習,愛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