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霞
摘要:現行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科書中設置了多種拓展性欄目,這些欄目的主要作用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探究式學習;建構重要的概念;學習科學方法,提高實驗和探究技能等。教師理解每個拓展性欄目的特點、內涵和作用是發揮這些欄目功效,進行高效教學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拓展性欄目;主要作用;高效教學
自2003年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高中生物教材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教材當中都出現了不少的拓展性欄目,我們下面以人教版為例談一談。
現行的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學教科書中設置了問題探討、思考與討論、技能訓練、與社會生活的聯系、相關信息、資料分析、實驗等拓展性欄目,欄目大多數需要學生動腦、動手。總體來看,這些欄目的作用有如下四點:一是有助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式學習;二是改變概念的獲取方式,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重要的概念;三是學習科學方法,提高實驗和探究技能;四是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課堂當中教師具體分析每個欄目的特點、內涵和作用,適時拋出這些欄目,是教師進行高效教學的重要保證。
1教材當中的拓展性欄目介紹
現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科書中的拓展性內容有思考與討論48個、資料分析92篇、課外閱讀25篇、課外調查7項、研究課題10個、實驗與探究24個、相關信息34篇。從教學方法來看,新課程背景下課本安排具有雙重的針對性:一是教師,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變講授式授課為引導探究式授課;二是學生,其目的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性學習。下表呈現了教科書中拓展欄目的內容、活動方式、建構概念、能力目標,方便教師理解和應用。
由表1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每個拓展性欄目是完成一些核心和基本概念建構環節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欄目基本圍繞著“引出概念、建構概念、形成概念、拓展概念、鞏固概念”這樣的邏輯順序有序地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才能真正做到能力培養的層次性、清晰性和準確性。
2重要的拓展性欄目教學分析以及教學建議
下面對部分的拓展性欄目結合課堂教學實例進行分析,以便使得教師對這些欄目的運用更為得心應手的同時也為運用這些欄目教學提供一些建議。
2.1問題與探討
問題與探討一般出現在課本的開頭,以文字材料、圖片以及問題的形式呈現。以問題探討為背景引入課題,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2實驗與探究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探究活動包括實驗和探究這兩類活動,實驗又可以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兩種類型。根據學生技能目標的不同,以訓練學生實驗操作為主的操作技能實驗,引導學生參與并發揮主動性的,從中可以獲得新知識和接受科學方法訓練為主的探究性技能實驗。
大多數實驗都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主要是態度目標,如實事求是的態度、嚴謹求實、求真的態度。對于學生實驗,最為重要的是保證學生能夠親自操作,從中學習和訓練操作技能。
3教學建議
3.1作為生物教師,在上課之前精讀課本,分析清楚各個拓展性欄目的聯系。
3.2教師在這些過程中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困惑,進而拋出相關欄目的設計,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完成概念的構建,掌握知識的重點。
3.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各個環節的綜合利用。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加強實驗環節的學生操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