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焱翩
摘要:晨間談話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內容,也是了解兒童、開展教育活動的有效途徑之一。借助晨談,創設多種主動表達的機會,支持幼兒多種成功感,從而使入園初小班幼兒盡快融入集體生活。
關鍵詞:晨談;成就感;社會性
當前,在“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最大、最好發展”的要求下,幼兒教育內容的含義已不局限在具體的知識點和技能要求上,而是指向幼兒參與的教育性活動,指向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經驗”或形成“基本素質”。那么為什么要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安排晨談,課改背景下開展晨談的意義何在,以及小班晨談的教育價值這一系列的問題促使我對晨談進行實踐與思考。
晨談是孩子來到幼兒園與同伴相聚在一起的第一時間。與以教師預設為主的集體學習活動相比,它能較快地搜集孩子在家、在園的生活經歷、情緒狀態,是培養幼兒自主、愉快、創新表達自我的有利時機,能對幼兒形成良好習慣、社會品德、能力培養等起到幫助作用。它是教師了解每位幼兒一天生活狀態的開始,也是教師開展全面了解、針對性指導的有效途徑。那么,如何讓幼兒在晨談中愉快、健康地開始一天的集體生活呢?
敞開心扉開心說
體驗成就感是幼兒愉快晨談的關鍵。美國著名的課程與教學專家紐曼在“達成學生真實性成就”的研究中提出兩個觀點:一、使學生充分發揮智慧投入學習;二、加強與學生生活的社會背景。即怎樣的投人才能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和晨會是重要的,有意義的;經驗的積累和素養的提高可以結合幼兒園及校外的多種體驗。那么,我們能否在晨談中給孩子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說感興趣的事情,支持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呢。
案例:銘銘在晨談活動中的三個階段
階段一:
教師點名:“銘銘”。
幼兒突然抬頭看著老師說:“哎,我來啦。”
階段二:
幼兒主動走上臺,開心地說:“我叫銘銘,大家好!”
教師和同伴:“你好銘銘,我們愛你!”
幼兒開心地向大家招招手走下臺。
階段三:
幼兒:(充滿得意地說)我的鞋子有兩個特別的地方,這面看有喜羊羊,這面看會亮的。
教師說:這雙鞋子真特別,怎么沒亮,跳一跳試試。
幼兒:(用力地跺腳仍沒亮)時間長了不亮了。
其他幼兒說:真棒!我也有會亮的鞋子,下次穿給你看。
從銘銘在晨談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由老師組織的點名活動時他只是被動的應答,沒有真正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只有當幼兒自己愿意走上去介紹時,他才真正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介紹自己,神情自然、心情愉悅。最后當他能向伙伴自然、熟練地介紹自己的鞋子時,獲得了伙伴和老師的回應,展開了積極的對話,體驗了成功的滿足。
因此,晨談要為幼兒提供自由寬松的環境中,激發他們自愿表達的內心驅動,使幼兒與集體建立良好的關系,獲得安全感,從而在集體面前有個性表達生活體驗的內在動機,想說、敢說、有機會說。晨談中教師是平等的參與者、引導者,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有自己發起話題的愿望,說自己想說、喜歡說的事情,獲得自信和樂趣。
有序表達開口說
“說什么,怎樣說”是有序晨談的關鍵。晨談只是短暫的過渡環節,它受一日作息時間限制,既不能高談闊論,也不能泛泛而談。因此,晨談的內容和要求將影響活動開展的流暢性。目前,我們在晨談中主要有自我介紹、互相問候、分享心情等內容。但是,小班幼兒受到生活經驗和能力的限制,有重復模仿、口語表達不清晰、行為舉止不自然的現象,教師就要及時判斷,發揮作用。
案例:我們聽不懂——如何促進小班幼兒語言發展,培養文明禮儀
杰杰大聲地說:“&*&汽車&*&”
“你說什么呀,我們聽不懂!”幾位幼兒抱怨道。
杰杰難過地低下頭,用更聽不懂地話重復了一遍,邊說還用手勢比劃。
教師的判斷:小班幼兒正處于口語發展的關鍵期。從家訪中了解杰杰口語表達不連貫、發音不清楚、發聲方法有問題,父母未引起重視導致杰杰口語發展滯后。但是他十分喜歡晨會,有強烈表達自己想法的愿望,當受到他人抱怨時他有失落和挫敗感,需要得到鼓勵,并進行口語指導。
跟進策略:
耐心詢問:以參與者身份告訴其他幼兒并詢問:“杰杰很想告訴我們,我們沒聽清楚,請你說得慢一點、清楚一點,讓我們聽明白好嗎?”
示范發音:強化“汽車”的發音,帶動他說短句:“我有小汽車。”
醫教共育:建議家長帶幼兒到相關的醫院進行咨詢,檢查口腔舌系帶和肌張力情況,進行必要的診治及心理輔導。
效果:
幼兒存在個體差異,只有在了解他們的身心特征的基礎上,教師才能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進行支持、啟發、引導。因而,在晨談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想法,接納他的觀點,避免先評判幼兒的觀點;用點頭、微笑、鼓掌、簡要的回答,支持鼓勵幼兒繼續說下去;當幼兒出現沉默或無法表達時,不急于再提問題,鼓勵支持他繼續說下去;當出現問題或矛盾時,給予恰當的回應,引發簡短的討論,穿針引線、不斷推動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積累和發展。
啟迪心靈開竅說
社會性的情感與表達是發展晨談的關鍵。除了宣泄情感、分享樂趣,尊重、重視與自己共同生活的同伴將促進幼兒關心、關懷和幫助他人,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案例:琳琳老師怎么沒來?——如何發現和關心團隊中的成員
“琳琳老師好久沒來了。”
“是呀,你們真仔細。除了琳琳老師,還有誰沒來?”
“小豪沒來。”
“小豪媽媽早上打電話告訴我他感冒了。琳琳老師家的妹妹生病了,琳琳老師在陪小妹妹呢。你們想她嗎?”
“我媽媽說要帶我去看看琳琳老師家的小妹妹。”
“謝謝你們的關心,除了去看望,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辦法把你的心里話告訴琳琳老師?”
“可以打電話。”
從自我逐步擴大到身邊的成人和伙伴,表明了幼兒在心理上逐漸接受了集體生活,開始將自己與每一個成員進行聯系,激發進一步交往和了解他們的愿望。因此,晨談為兒童提供了交往的舞臺。
晨談只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一個環節,它是觀察兒童、了解兒童的一扇窗口。讓兒童暢快自由地表達、愉快地獲得成功體驗,從而為整合多種教育途徑,共同為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可持續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