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敏
摘要:場景是每部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電影的基礎結構。小妞電影作為近幾年來大受歡迎的影片類型,其場景建構是有規律可循的。眾多的小妞電影證實,它的場景中有許多相似的物質要素和效果元素,這些元素成為了構建小妞電影場景不可或缺的成分。在這些相似場景的背后,隱隱的透露出符合現代女性的性別文化。
關鍵詞:小妞電影;場景建構;女性文化
當下小妞電影大行其道,不論是《失戀三十三天》《杜拉拉升職記》《非常完美》,還是最近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我最好朋友的婚禮》,它們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作為小妞電影,這樣的類型都具有相似的場景,且場景是每部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電影人物的活動需要在場景中進行,故事情節需要借助場景來推動,同時人物性格的展示也必須要靠特定場景來完成。如果說電影好比是一出戲,那么場景就是需要搭建的戲臺子,沒有戲臺子,再好的演員和故事情節都無法出場,無法進入觀眾視野。
一、小妞電影場景的構建元素
在影視動漫中場景建構需要考慮到一定的物質要素和用來增強視覺藝術的效果要素。其中物質要素包括人物、自然常態物質、建筑及人為裝飾等,效果元素則包括色彩、光影、外形包裝等。影視動漫和電影同屬于多媒體影音,我們不妨借鑒影視動漫的場景建構來分析小妞電影的場景建構。
(一)小妞電影場景中的物質要素
1.具有時尚感和現代感的場景地點
在小妞電影中,故事發生的大背景一般都在現代化氣息濃厚的大城市,比如國內的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或者是在具有異國風情的其他國家大都市,如美國的紐約、西雅圖,英國的倫敦或者意大利的時尚之都米蘭等地。中國小妞電影的典型《失戀三十三天》故事地點就定位首都北京,電影一開場就迫不及待的交代了整個故事的大背景;《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場景背景就定位在國人向往的美國旅游勝地西雅圖,影片中的其他場景也是在北京、溫哥華等地拍攝;《杜拉拉升職記》非常明確地指出故事地點在北京的CBD(一個全球五百強的大企業),重要的室外場景就從泰國取景。透過這些小妞電影,我們能夠看到電影制作者在建構場景時,所選擇的地點都是必然是能夠引領潮流先鋒,具備大量時尚元素,有自由流動資本,具有全球化生活方式的大都市。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拍攝的電影場景具有十足的現代感和都市感,既符合受眾對于現代感和都市感的追求,也能夠滿足女性觀眾的視覺期待和心理感受。
除故事的大背景之外,小妞電影中的場景地點多是簡約現代的辦公室、豪華而精致的公寓、時尚夢幻的商場、現代氣息濃厚的咖啡館、衣香鬢影的奢華晚宴等。《杜拉拉升職記》《失戀三十三天》《閨蜜》《我愿意》《小時代》等,這些小妞電影不一定都以職場女性的打拼為主題,但是這些小妞電影卻都有職場情節。比如《失戀三十三天》完全是講一個女人失戀后的日子到再戀愛的情節,但是在電影中卻頻頻出現辦公室場景。不論是接到男友的分手電話,還是接到王小賤的告白,又或者是拜托人幫忙扮男友去參加婚禮,這些場景都發生在黃小仙的辦公室內。更不用說以女性職場打拼為主題的《杜拉拉升職記》,它更是以辦公室場景為主要取景地點。這些辦公室的場景的頻頻出現無一不或隱或顯的證明了小妞電影中女性的價值觀。在現代生活中,工作已經成為了女性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妞們能夠得以獨立自主的資本,在工作中小妞能夠得以成長,也使得電影切合了生活實際。這樣的場景建構表明女性期待在職場上實現個人的價值,她們在追求自我價值,希望在職場中得到認同,這也是一種新女性價值的對外宣示。
在每部小妞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場景就是衣香鬢影的奢華晚宴,《杜拉拉升職記》中泰國的慶祝酒會,滿是香檳紅酒、姹紫嫣紅而又各式各樣的禮服裙擺、燈光閃爍的泳池派對等,完全滿足了觀眾對于時尚奢華又喧鬧的晚宴期待。富有小資情調的咖啡館也是小妞電影場景的鐘愛,咖啡館可以閨蜜聚會、可以情侶相約,甚至可以與老板聊聊工作,這是一個萬能的場景元素。這些場景地點的設計完全切合了中產階級或者擁有小資情調的人的審美趣味和視野期待,在這樣的場景之下就開始了小妞電影的甜蜜造夢。
2.俊男靚女的人物設定
在小妞電影的場景中,會有不同于傳統愛情電影的設定。傳統的愛情電影場景以男人為中心,女性角色作為陪襯而存在。但在小妞電影中,任何場景的主要角色都是女人,女人在整部影片中處于中心地位,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要服務于這個女主角。正是因為場景中人物角色的定位不同,所以才使得小妞電影和傳統愛情電影有了這么明顯的區別。雖然兩者因為愛情的主題相似,但卻因為主角定位的不同而不同。《我愿意》講述了一位漂亮能干的大齡女青年在舊情人回頭追求和新認識的相親對象殷勤對待之間,一點點做出選擇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場景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漂亮能干的唐微微,即使是如王洋和楊年華這樣的魅力男人也這只能作為綠葉陪襯。小妞電影場景中的女性是絕對的紅花,男性角色不論是白馬王子還是個性型男,都只能作為萬花叢中的綠葉,唯有點綴之意。因為小妞電影需要的是女性視角,關注的是女性感受,突出的是女性的話語權利,所以這樣類型的電影需要以女性為中心。
盡管現在的電影界非常注重顏值,但是在其他類型的電影中卻會經常啟用一些有個性和個人魅力的演員,不一定是所謂的小鮮肉或者當紅小生。但是在小妞電影中,顏值卻是個很大的賣點,俊男靚女式的組合對它的票房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小妞電影的場景中,我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俊男美女,她們氣質清新、活潑可愛,他們陽光帥氣、幽默詼諧。在中國版《我最好朋友的婚禮》中,舒淇飾演女主角顧佳,宋茜飾演年輕富家女萱萱,馮紹峰飾演林然,從主角陣容來看都是長相一流的演員,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再看配角,一直默默守護女主的型男Nick由鳳小岳扮演,顧佳的小跟班由清新美女葉青扮演。這些演員可能比不上主演的名氣大,但是他們卻都是自身長相好、氣質佳的優質演員。在小妞電影中,人物的扮演者必須具有美感,能夠營造浪漫美妙的場景氛圍,能夠符合觀眾的審美口味,那么拍攝出來的畫面就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
(二)小妞電影場景中符合女性視覺審美的效果元素
小妞電影主要為女性觀眾拍攝,通常都是從女性視角出發,用感性的目光去審視事物。在小妞電影中,場景是否符合女性的審美期待非常重要。小妞電影的目標觀眾是生活在都市、熱衷時尚、有一定經濟實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女性。對于目標觀眾的定位決定了場景的定位:時尚、浪漫、奢華、輕快……
1.明亮繽紛的場景色彩
著名攝影師斯托拉羅曾說:“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我們使用色彩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運用光與影象征生與死的沖突一樣”。色彩是電影的一種視覺語言形態,因此在以喜劇為主的小妞電影場景中,其色彩多是繽紛明快的。小妞電影場景中的色彩大多都是亮色系的色彩,色調較為明快,背景多為粉紅、明黃、嫩綠等顏色。
在中國版《我最好朋友的婚禮》中,影片場景的色調主要以白色、藍色、淡綠色為主,拍攝時采用的光線也是柔光,不論是萱萱選訂婚蛋糕的場景還是訂婚宴上的場景,整個色彩都是明亮而柔和的。顧佳與男主角所乘坐的倫敦巴士主要以紅色為主,他們所散步的街道也主打唯美風格,繽紛的薔薇配以綠葉,淺灰色的石頭小巷,加之色溫柔和的光線,給觀眾一種“歲月靜好”的視覺享受。在小妞電影中,一方面色彩要符合喜劇的定位,另一方面要特別注重視覺美感的營造,因此場景的顏色必須以明亮繽紛為主。觀眾來消費的更多的是視覺的享受,而不是來聽長篇大論的道理,或者徒增壓抑氣氛。
2.奢華時尚的外形包裝
電影本身是一個消費項目,小妞電影承認并滿足了觀眾的消費幻想。每個女孩都有一個時尚夢或者衣櫥夢,不論她現在處于時尚的哪個點上,但是她需要的卻是更多的衣服和更高的時尚。當這種欲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以滿足時,小妞電影場景中的華衣美服和最時尚搭配就變成了女孩們的另一個寄托。
《北京遇上西雅圖》文佳佳一出場便是大牌遍身,商場中也是揮金如土,肆意購買各種高端奢侈品。中國版《我最好朋友的婚禮》指明顧佳(舒淇飾)是國內某時尚雜志的新任主編,奉命去米蘭參加時裝周,她的每一次出場穿搭都十分具有時尚范。在《小時代》中古馳、愛馬仕、普拉達、迪奧等時尚大牌潛伏在每一個主角身上,就連最貧窮的女主角的一雙帆布鞋也是要排隊才買的到的限量版。這些大牌服飾以及時尚元素的運用,使得電影場景變成了一場奢華的視覺盛宴。小妞電影致力于對外形進行奢華時尚的包裝,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服裝和化妝品的流行趨勢。同時,這樣包裝后呈現出來的場景也滿足了女性對自我衣櫥的想象,為其目標觀眾群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
3.明快輕松的音樂節奏
音樂在電影中具有抒發感情、參與敘事、并在特定的場景下推動電影情節發展的功能。在小妞電影的場景中,電影音樂能夠使得電影節奏明快、風格輕松。
一部電影中通常會有三四首不同的電影音樂,大多都是流行歌曲。在不同的場景下配合不同的音樂能夠適度的煽情表意,《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插曲When I fall in love,Someday Well Be Together,When I fall in love等風格都是較為輕松應景的。其中文佳佳被接走離開西雅圖時插曲Angel,音樂節奏舒緩,插曲側面襯托此時文佳佳和Frank兩人的內心活動,暗合歌詞You are in the arms of the angel,May you find some comfort here(在天使的懷里,愿你能得到安慰)。這部影片也不全然是這種舒緩的音樂,當文佳佳帶著朱莉去紐約市中心的時候,兩人內心較為快樂,場景氛圍比較歡快,此時的插曲選自印度歌曲julie julie。小妞電影中輕快的音樂節奏有利于觀眾排解愁思,帶動觀眾的快樂神經,將現實的煩惱暫時拋開,盡情享受當下電影帶來的這種歡快。
二、小妞電影場景背后的女性文化
“小妞電影”主要以“女性”“都市”“時尚”“愛情”“喜劇”等元素來迎合都市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因此在小妞電影中,進行場景建構也大多緊貼這些元素。將場景剖析開來,發現場景的背后是一種符合女性的性別文化。
一般情況下小妞電影中的女主角懂時尚,會穿搭,有一個不錯的工作,身邊還有個待她如公主的默默無聞的王子。這樣的場景在小妞電影中屢見不鮮,但是觀眾卻一如既往的喜愛。究其原因,我們發現小妞電影的目標觀眾是這群生活在都市且熱衷時尚的年輕女性,她們都有一個公主夢和成為時尚魔女的夢想。但夢想畢竟是夢想,沒有辦法輕易實現,求而不得就會使得這樣的欲望更加強烈,小妞電影場景中這種對于時尚和公主待遇的打造就是對女性欲望缺失進行想象性的滿足和慰藉,現實中的“小妞”們沒辦法從真實的生活中得以滿足,那么小妞電影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宣泄口。簡而言之,小妞電影的奢華場景是女性公主夢和時尚夢的熒幕“補丁”。
小妞電影中有很多場景設置在大都市的辦公室內,這樣的場景一方面反映出了現實,另一方面也暗合現代女性的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工作本身就是“小妞”們日常的一部分,現代女性傾向于獨立自主,她們渴望到社會中去生活、去鍛煉、去證明自己。她們積極地在社會上尋找認同,期待自己能在職場中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小妞電影辦公室場景或者職場場景傳達出來的是新女性獨立自主、勇于秀出自我而不依附于男性的價值觀,這也是當代社會女性群體最為認同的價值觀。
小妞電影最后的場景都必然是一個大歡喜的結局,但是現實不是時時次次都心想事成,這樣的喜劇場景與現實很明顯是不相符合的。那為什么這種虛假式的大團圓結局卻依然受到觀眾的好評呢?在這樣喜劇場景的背后是女性的感性思維在作祟。她們不會為新奇或者懸念而去看小妞電影,她們在電影院尋找的是一種自己期待視野的滿足感,是為了求得心靈上的放松和安慰。現實的壓力和困境已經使得她們疲憊不開,她們不需要作為娛樂消遣的電影再來告訴她們什么是事實,相反的,她們更需要的是這種來自熒屏的虛假慰藉。大團圓式的喜劇場景是女性釋放現實社會壓力的瓶口,現代女性需要安慰,不論這種安慰的可靠性有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