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如皋市白蒲鎮初級中學(226500) 馬克露 ●
初中數學有效達成三維教學目標的幾點做法
江蘇省南通如皋市白蒲鎮初級中學(226500) 馬克露 ●
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情感驅動,并創設生活情境,有效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多種手段綜合運用能有效達到三維目標的教學要求.
初中數學;三維目標;情感驅動;生活情境;問題意識
新課程要求我們的初中數學教學圍繞三維目標展開,從而更加全面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那么實際教學中應該如何操作,才能有效達成相關目標呢?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做法.
1.有效激活學生興趣,推動學生發展
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的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有效激發學生情感,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例如,課堂上教師一個飽含笑意的眼神,一段充滿溫馨的話語,這些都能給學生帶來情感上的觸動,進而強化他們參與探究的熱情,讓他們在思考時放開手腳,讓他們在討論時卸下顧慮,全方位投入學習.學困生是班上最為特殊的一個群體,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尤其要對他們傾注情感,幫助他們重塑信心,同時也要盡量予以耐心的輔導,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
2.多方給予學生關愛,推動心靈溝通
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這樣才能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注,進而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并且以發展的目光來看學生,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愛的力量來推動學生發展.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教師用心來評價學生,用發展的目光來看待學生,才能激勵學生在后期以更加優異的表現來換取更大的進步.
例如,筆者的班上曾經有一個很調皮的學生,活潑好動,數學課上喜歡插嘴.筆者為此單獨找他溝通,評價他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上課插嘴說明他在跟著老師的講解積極地進行思考,同時也說明他很喜歡表現自己,但是課堂有課堂的紀律,在以后的課堂上如果要表達自己的見解一定要舉手,但是考慮到隨意插嘴是一個根深蒂固的習慣,老師給他一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允許一周插一次嘴而不被批評.誰曾想筆者這番話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他真的變了,過渡期的特權他一次也沒用,他成了上課最安靜、表現最積極的孩子.由此可見,心與心的溝通多么重要.
3.培養競爭意識,激勵學生在比拼中進步
教師要善于在初中數學課堂引入競爭機制,這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斗志,讓學生更為全面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進而有效活躍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在比拼中進步.競爭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巧妙的引導,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激勵性的言語來給予學生刺激,例如,“比比誰做得又快又正確!”“比比看誰的方法最巧妙!”“看看哪一組的討論結果最精確!”等.激勵性的話語能大大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自覺參與合作與討論,提升課堂效率.此外,與競爭機制相匹配的是科學的激勵制度,教師對學生的肯定和表揚不能局限于口頭上的“空口白話”,而應該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筆者每個月都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小結,向某些表現優秀的學習派發小紀念品,東西雖然不多,但是對學生的激勵效果很強,他們的學習勁頭越來越足.
數學知識的形成和發展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密不可分,因此我們在設計初中數學問題情境時要有效聯系學生的生活背景,以數學與生活的連接點為切口選擇素材設計問題.實踐表明,立足于生活實際來創設問題情境,能有效喚醒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內在需要,強化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處理方法時,發現如果單純地照本宣科,整個課堂就成了單調的方法講授,課堂氛圍會異常枯燥乏味,為了激活學生的興趣,筆者從生活出發,設計出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問題.
評析:上述問題將一元二次方程與生活中的年齡問題銜接起來,將生澀單調的數學問題變成了一個生活韻味十足的問題,同時還以“猜謎”的方式進行呈現,因此有效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他們將在感知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發掘自己的潛能,從而主動探求問題的解決思路.
前文的觀點都是教師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建構認知、遷移運用、發展思維.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不能忽略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問題的提出比解決更加重要.”以問題來建構課堂,還可以是由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生成問題,教師以此為教學的立足點,引導學生在不斷探索中提升能力.
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有關規律時,給學生呈現了一塊三角形玻璃,并故作不小心狀,將玻璃砸掉一個角(其形狀如圖1所示).見此情景,學生的問題細胞被充分激活,他們的問題由此產生:“那個被打碎的角是多大呢?”
學生的思維一旦被激活,新的問題和探索就逐漸鋪開.
生1:砸掉了也沒什么關系,如果能知道三角形三個內角之和的特點,結合現有的兩個角就可以反推第三個角.
生2:那么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一個定值嗎?
生3:三角形內角和到底等于多少?
學生在自己所提問題的啟發下,層層推進,最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只有按照新課標要求,抓住主體特性,關注學生的情感,利用問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就一定能幫助學生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素養與情感的多維提升.
G632
B
1008-0333(2017)02-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