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新橋中學(226008) 宋建輝 ●
例談物理解題中的幾種數學方法
江蘇省南通市新橋中學(226008) 宋建輝 ●
物理與數學的關系十分密切,數學是物理概念、規律的常用表達方式,是解答物理問題的重要工具.物理學是應用數學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一門科學.下面通過具體例子來談談物理解題中幾種數學方法.
1.數軸法
是借助數軸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根據具體問題首先賦予數軸特定的物理意義,使數軸上的點具有特殊的物理涵義,以此為基礎上進行分析解答.
例1 在1標準大氣壓下,水銀的熔點是-39℃,沸點為357℃,酒精的熔點是-117℃,沸點為78℃,而南極最低氣溫-88,3℃,現在那里考察隊用的液體溫度計是___溫度計(酒精/水銀);若測量沸水的溫度,則應選用___溫度計(同上).
解析 欲確定某種物質在某一溫度下的狀態,首先將該物質的某溫度與它的熔點、沸點進行大小比較.為了便捷,我們以溫度作出數軸(如圖1):并將溫度分成三個不同的區域Ⅰ、Ⅱ、Ⅲ,然后由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可得(1)當溫度處在Ⅰ區域時,物質處于固態(2)當溫度處在Ⅱ區域時,物質處于液態(3)當溫度處在Ⅲ區域時,物質處于氣態.由此可判斷:-88,3℃時,酒精呈液態,水銀呈固態;100℃時,酒精呈氣態,水銀呈液態,所以答案是:酒精水銀.
2.方程法
是通過建立含有未知量的方程(或方程組)求解物理題的方法.對于有些題,會出現根據一步算不出具體結果,此時就要抓住那些不變的量(如電源電壓、定值電阻不變等)和物理規律建立方程(或方程組),將復雜的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有效地降低了解題難度,使解題過程簡潔、明了.此法中考所要求的.
例2 某小組同學用圖2甲所示的電路進行了一些實驗探究.他們通過調節電阻箱,得到幾組電阻箱的阻值和對應的電壓值,并作出U-R圖像(如圖2乙).則該組所選用定值電阻的阻值為___W.
解析 此題較難,難度在于根據歐姆定律一步算不出定值電阻的阻值,似乎少了一個已知條件——電源電壓.但可從圖像中直接讀取兩組數據:(20W3V)和(40 W4V),然后抓住電源電壓不變,利用歐姆定律、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建立方程組:
解之得R=20Ω.
3.函數法
是通過建立函數關系式解答物理題的方法.具體步驟:根據已知條件和物理定律、公式,首先建立物理函數關系式,再進一步分析確立物理函數的類型(如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或反比例函數等),最后轉化為物理圖像,找出答案.此法常用于解答圖像選擇題.
例3 一正方體物塊放在密度可改變的鹽水中,能漂浮在液面上或懸浮在鹽水中,物塊底面與液面保持平行,底面到液面的距離為h,鹽水的密度為ρ.下列關于ρ與h的關系圖像(如圖3)中,可能正確的是( ).
解析 根據漂浮條件,可得F浮=G物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Shg=m物g,化簡得出ρ與h的函數關系式為,其中物塊的質量m物塊的底面積S不變,由此可見,ρ與h是反比例函數.所以答案是:D
4.圖像法
是利用圖像本身的數學特征(如橫軸、縱軸,圖線的起點、交點、斜率等)所反映的物理意義來解決物理問題(求某些物理量、判斷運動狀態和尋找物理規律等)的方法.此法形象直觀,簡單明了.有時函數法和圖像法結合起來運用.
例4 質量相等、初溫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用兩個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給加熱(不計熱量損失),根據實驗結果描繪地溫度-時間圖像如圖4所示.由圖像可知,c甲、c乙哪個大?
方法1 從圖像中可得 升高相同的溫度Δt,吸收的熱量Q甲<Q乙,所以 c甲<c乙;
方法2 由圖像可知,吸收的熱量Q相同,升高的溫度Δt甲>Δt乙,所以c甲< c乙.
當然還可從圖像的特點來判斷:圖像中越平緩的線,吸熱升溫越慢,比熱容越大;圖像中越陡的線,吸熱升溫越慢快,比熱容越小,故答案是:B
5.不等式法
是介于定性與定量之間的一種半定量的思維方法.它是根據題意和物理定律列出不等式,用來確定未知量的取值范圍,從而找到答案.
例5 將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30cm的地方,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有蠟燭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該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5cm C.10cm D.5cm
解析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可列出不等式,f<30cm<2f,解之得15cm<f<30cm,故答案:A.
6.幾何法
是利用幾何知識(如相似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等)建立數學模型,并用它解決物理問題.
例6 如圖5所示,AO是可繞O轉動的輕質杠桿,現有一始終豎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將杠桿緩慢地有位置A至位置A',則F大小的變化怎樣?
解析 根據杠桿原理F1l1可得在位置 A時:.由相似三角形知識可知,所以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解題中的數學方法甚多,教師在教學中,應潛移默化滲透數學方法,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物理問題選擇適當的數學方法.同時還提醒學生注意,應用數學方法解答物理問題時,切不可純數學化處理,“以數代理”,而必須“數理結合”即以物理意義為靈魂,在保證概念、規律的物理意義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建立數學模型,把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最終準確、簡捷地解決物理問題.
G632
B
1008-0333(2017)02-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