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圓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瓜洲中學,江蘇 揚州 225129)
?
讓高中物理課堂展示問題教學法的魅力
徐秋圓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瓜洲中學,江蘇 揚州 225129)
問題是促使學生學習物理的開始,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采用問題教學可以極大的激活學生的思維,凸顯學生的主體.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巧妙設計問題,恰當展示問題,能夠極大的提升物理教學的效果.
問題教學;實施策略實效
問題教學法是指圍繞教材內容提出問題,從學生實際認知特點出發,創造出師生交流溝通的課堂場景,利用問題指導學生分析和思考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它能使學生積極加入到課堂教學中,實現對理論的利用和擴展;對學生的學習熱情起到激勵作用,運用問題教學,能夠極大的展現高中物理課堂的魅力.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刺激學生的認知,讓學生自身的認知產生沖突,從而產生主動探究的熱情.一般來說問題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提出的,這些情境如果能夠聯系上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就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激發,就能夠使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更好.
如在教學《光的折射》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本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課堂上設置問題的情境.教師拿出一個小鏡子、一張白紙、一張干凈的光盤,把它們放到學生面前,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觀察這三個物體反射的光存在哪些不同.小鏡子和白紙不管怎樣放置看到的都是白光,可是當改變擺放光盤的角度時看到的卻是七彩的光,這兩種不同情景自然使學生在心里出現了問題.教師為了引入本節課的教學,接著向下進行,在玻璃杯中放入水,把一支筷子豎直地放入玻璃杯中,這時對學生進行提示,讓他們從各個角度來看鉛筆的情況,學生看到的情況是:鉛筆和放入之前一樣、鉛筆在水里的部分比原來粗了、鉛筆發生了彎折,這個觀察結果就會刺激到學生的認知.課堂上就呈現出學生思考、相互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到底是因為什么造成的.在學生中就出現了幾種答案,同時也就有了在分析問題時的各種疑問,正是這些疑問就促使學生對新知識深入的學習.這樣就使學生在心中疑問的驅使下,進入了光的折射知識的學習,而且也表現出對課本中的實驗有很高的熱情.
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設置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帶著對新知識的疑問進入學習階段,這樣將有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對新課的學習,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堂教學如果采用問題教學的方式,教師就應當清楚學生是知識學習的主體,教師提出的問題就要時刻為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提供保障.可是因為高中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就使得教師提出的很多問題要幾個學生共同解決,這也是利用了這些學生各自具備的知識和學習經驗對問題進行集體解答,從而推動了學生自身學習的向前發展.
如在教學《機械能守恒定律》一課時,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能量守恒的知識,給學生們用多媒體播放了一些與能量有關的現象,其中有高山滑雪、游樂場的過山車、運動員比賽射箭、足球場上踢足球等等很多,這時就提出讓幾個學生作為一個問題討論組,讓大家共同思考分析上面幾種現象如果忽略空氣阻力,各個物體的動能和它的勢能將會進行怎樣的轉化,對于動能和勢能的和會是什么情況.幾個學生進行討論,然后讓各組學生說出自己組的見解.這就是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幾個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發揮各自的知識能力,共同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時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思考,又設置了引導問題,組織學生進一步進行觀察并分析:小球在兩個對接的斜面上來回運動時,是不是都回到出發點?小球在來回運動時,重力勢能和動能是怎樣變化的,二者的總量發生變化了嗎?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的問題引導,利用所得數據對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情況進行了分析,從而弄清楚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是以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展開對新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激勵學生在問題中尋找解決方法,更大程度上可以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來自主地構建新知識體系,增強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開展主體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
物理知識學習的特點是環環相扣,收效長遠的,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為只有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礎知識,再通過在實踐練習中對這些知識進行鞏固,長此以往才能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是有了這些實踐鍛煉,才使得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內涵理解得更加深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要物理基礎知識和實踐鍛煉組合后獲取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仍需要學生的實踐,才能擴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
如在教學《電荷及其守恒定律》一課后,教師為了擴展學生對靜電知識的學習,教師給學生設置了兩個帶有問題的擴展實驗.“排斥的氣球”:在尺子上系著兩個氣球,因為尺子和氣球的摩擦,就使得兩個氣球在尺子下面是挨著掛著的,這時拿來一塊毛皮對兩個氣球挨著的位置進行摩擦,提醒學生注意看兩個氣球的變化.此實驗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所講的“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的知識,同時還讓學生通過實驗親自感受靜電的產生和消失的過程.再進一步做“會走動的可樂罐”:把一個氣球吹入空氣,然后在玻璃板上摩擦幾下,這時讓氣球去接近放在地上的可樂罐,提示學生觀察.這個實驗就是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電荷是可以流動的.就是這樣的實驗過程,把學生的思維從課堂引向了實際生活,把理論知識進行了有效的轉化,從而達到擴展學生的物理學習.
通過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多元化的引導,可以讓學生在進行知識轉化的過程中,體會利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物理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利地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刻理解,從而擴展了學生的物理學習.
總之,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問題教學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課堂教學以問題帶動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使問題教學在高中物理課堂展現應有的魅力.
[1]丁小波.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J].中學物理, 2014, 32(10):15-15.
[2]高瑞勝.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淺議[J].高中數理化, 2014(24):41-41.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5-01
徐秋圓(1981.9-),女,江蘇溧陽人,碩士學位,一級教師,從事物理高效課堂的打造.
G632
B
1008-0333(2017)18-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