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學院)
《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雷 瑩
(建筑工程學院)
《房屋建筑學》是土建類專業的一門信息量大、綜合性強、與實際工程聯系密切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也是一門研究建筑空間組合與建筑構造理論和方法的專業課,在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認知建筑工程領域的敲門磚。為了使學生達到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即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具有從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設計的初步能力,我對房屋建筑學這門課的教學,做了如下的一些嘗試性的改革。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傳統的課堂教授法,對課程中的重點知識做詳細講解以外,我還采用了其他的多種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
1. 多媒體輔助法。利用PPT展現大量的建筑圖片,讓學生對常見的各類建筑有更加直觀的感性認識,同時還可以通過播放世界著名建筑的設計或施工工藝微視頻來開闊學生眼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更直觀的進行具體操作流程的學習。
2. 項目教學法。給學生一個施工任務,在講課的過程中貫穿整個項目,講一步做一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不分離,并且有參與感,對整個知識框架也有一個很好的把握。
3. 翻轉課堂法。在后期獨立實訓環節,每位學生將自己的施工方案在課堂上進行匯報,并由全班同學討論,再進行優化,鍛煉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交流與溝通能力等。
4. 現場教學法。把學生帶到施工現場進行講解,面對實物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現場讓學生對房屋構造進行分辨和分析,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 自主學習法。房建課堂所講的知識點很多,范圍很廣,對于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要進一步深入鞏固就必須讓學生在課后采用自學的方法,以確保學生能夠深入掌握各知識點。
房屋建筑學是一門實踐性特別強的課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施工工藝出現,國家相關規范也會隨之作一定的調整,但現在市面上出版的教材大多是全面介紹房屋構造的做法和技術處理,重點性和時效性不夠突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些過時的構造做法,或現實工程中以極少采用的施工,我在講授時只是稍微提一下,讓學生有所了解,但是對于現階段工程上最常用的則作為主要內容來講解,且在保證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給學生介紹一些建筑業的最新發展狀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根據《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要讓學生具有從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設計的初步能力,為了更好地實現該目標,我申請增加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這一獨立實訓環節,讓學生按照施工圖的要求設計一套小型別墅,并且以項目帶動法的方式,熟練運用天正建筑這一制圖軟件,完成施工圖紙的繪制工作。除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理論課程的理解和鞏固,還可以綜合所學的建筑設計及構造技術的原理和相關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得到工程實踐的實際訓練,提高其應用知識的能力及動手能力。
為了進一步完善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我加大了平時考核的權重,便于更全面地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公平的給出成績。具體的考核方式為:平時表現占30%(考勤 + 作業),實踐表現占20%(考勤 + 匯報),期末考試占50%。
通過這兩年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實踐環節和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與探索,全面提高了本課程的教學質量,但路漫漫其修遠兮,有一些地方做得還不是很完美,有待改善!
G322
B
1007-6344(2017)04-0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