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春慧
(沈陽市鐵西區婦嬰醫院,遼寧 沈陽 110021)
瘢痕子宮妊娠分娩時機與分娩方式的選擇
仝春慧
(沈陽市鐵西區婦嬰醫院,遼寧 沈陽 110021)
目的 探討影響瘢痕子宮妊娠分娩時機與分娩方式的選擇的不同因素的分析。方法選取139例瘢痕子宮妊娠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總結分析。結果剖腹產孕婦118例,包括足月剖腹產的孕婦76例,未足月就進行了剖腹產的孕婦42例,陰道試產失敗3例。選擇了自然分娩的孕婦21例,其中早產患兒15例,足月新生兒6例。所有產婦基本生命體征平穩,有4例產婦在剖腹產手術當中出現大出血,針對性的治療好情況穩定。新生兒情況基本穩定,Apgar評分法在8分以上,有11例新生兒評分在7分以下,需要住保溫箱治療。所有產婦包括新生兒當中,無死亡病例。結論對于瘢痕子宮妊娠分娩時機與分娩方式的選擇是在充分考慮產婦和胎兒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的選擇,但就臨床上來說,為了避免并發癥以及防止子宮破裂,一般以剖腹產分娩居多。
瘢痕子宮妊娠;分娩時機;分娩方式;選擇;剖腹產;順產
瘢痕子宮是指有進行剖宮產手術或肌壁間肌瘤剝除術后的子宮[1]。瘢痕子宮對再次妊娠的孕期和分娩及產后等過程均有較大的不利影響,主要是因為疤痕的形成會降低子宮的彈性,對于妊娠的后期,容易出現子宮破裂、大出血的風險。目前,臨床上導致瘢痕子宮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剖腹產手術。但隨之而來的是手術并發癥,特別是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對婦女健康的影響。對139例瘢痕子宮妊娠的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3月沈陽市鐵西區婦嬰醫院產科住院部收治的瘢痕子宮妊娠產婦139例,產婦年齡25~39歲,其中>35歲的高齡產婦24例;孕婦的妊娠周期33~40周,平均(38周±3 d);剖腹產手術史的產婦123例,進行肌壁間肌瘤剝除術后的產婦16例;不規則宮縮的產婦41例,合并有妊娠高血壓的產婦13例,糖尿病的產婦7例,無不適的產婦78例。
1.2 方法 對瘢痕子宮妊娠的產婦139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總結分析,歸納總結其最佳分娩時機以及方式。
1.3 新生兒評分 在孩子出生后,根據皮膚顏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張力及運動、反射五項體征進行評分。滿10分者為正常新生兒,評分7分以下的新生兒考慮患有輕度窒息,評分在4分以下考慮患有重度窒息。
139例瘢痕子宮妊娠孕婦中,行剖腹產孕婦118例,包括足月剖腹產的孕婦76例,未足月剖腹產孕婦42例,陰道試產失敗3例。選擇了自然分娩的孕婦21例,其中早產患兒15例,足月新生兒6例。所有產婦基本生命體征平穩,有4例產婦出現大出血,針對性的治療后情況穩定。新生兒情況基本穩定,Apgar評分法平均在8分以上,有11例新生兒評分在7分以下,需要住保溫箱治療。所有產婦包括新生兒無死亡病例。
3.1 分娩時機的選擇 瘢痕子宮由于子宮前壁的肌纖維造成了人為性的切斷破壞很難愈合[2],在子宮體部形成瘢痕之后對于子宮的整個彈性具有較明顯的影響,在孕婦的妊娠后期容易造成子宮破裂的風險[3],因此為了更好的規避這種風險的發生,應該對瘢痕子宮妊娠的產婦進行不足月的早產。雖然不足月的早產可以減低子宮破裂發生的可能性,但是早產對母兒也會造成風險,同時早產兒先天發育不夠成熟,不僅體質量小,體質偏弱,特別是在早產兒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的病發率高,容易造成新生兒夭折。現在在臨床上普遍使用的子宮體下段剖腹產手術,較以前的豎切口來說,對子宮前壁的肌纖維的破壞較少,術后愈合較好[4]。若孕婦無明顯的妊娠期并發癥,其他合并疾病等,胎兒的大小合適、胎心穩定,孕婦在第一次生產時候沒有明顯的異常情況,兩次生產的時間間隔合理,剖腹產后的子宮切口愈合較好等一系列的情況均較為穩定的前提下,讓瘢痕子宮產婦進行足月生產是首選。
3.2 分娩方式的選擇 瘢痕子宮的再次分娩主要是要預防子宮破裂出現,在以前的觀念當中,只要產婦進行了一次剖腹產手術,那么之后的生產均要進行剖腹產[5],一般不建議陰道分娩。但隨著VBAC例數在臨床上出現越來越多,有新的觀念認為,只要對孕婦圍手術期評估風險較低,無明顯的禁忌癥的產婦,可以進行陰道試產。僅進行了1次剖腹產手術的產婦,前次手術是使用的子宮體下段剖腹產手術方法,未出現子宮撕裂[6],切口恢復較好,子宮體下段厚度≥3 mm,再次妊娠在手術2年后,胎盤未附著在子宮疤痕上,無剖腹產指征,有陰道分娩的適應癥。同時醫院必須具有完善的輸血,搶救設備,在產婦分娩的整個過程當中,嚴格觀察好產婦的出血,胎兒的胎心等情況,一旦有任何異常,隨時改行剖腹產手術。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妊娠分娩時機與分娩方式的選擇主要是在充分考慮產婦和胎兒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并發癥以及防止子宮破裂。臨床上,瘢痕子宮妊娠一般以足月剖腹產分娩居多,但如果產婦的風險評估較低,且無明顯的禁忌癥也可以進行陰道試產。
[1] 孫富琴,宋倩.剖宮產率上升的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172-173.
[2] 邊文玲,任太芳,牛慧軍.分娩期子宮破裂原因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70-71.
[3] 隗洪進,隗伏冰,葉玲.再次剖宮產術中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3,19(7):1710-1711.
[4] 趙麗娜.B超評估瘢痕子宮陰道分娩的可行性臨床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1,17(2):114-115.
[5] 高原.妊娠、順產和選擇性剖宮產對盆底結構和功能影響的影像學研究[D].暨南大學,2011.
[6] 初幸之,李廣太,段若芷.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陰道分娩[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16(6):293-2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