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常新
(湖南省攸縣人民醫院,湖南 攸縣 412300)
應用Ilizarov外固定架對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患者治療效果研究
劉常新
(湖南省攸縣人民醫院,湖南 攸縣 412300)
目的 探討應用Ilizarov外固定架對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患者治療效果。方法選取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患者24例,觀察患者術后各項臨床指標和治療效果。結果Jnhner-Wruh脛骨骨折愈合評分標準的評判結果顯示,患者治療效果為優8例,良13例,差2例,優良率為91.30%,9例合并感染性骨不連患者中8例患者治愈,且無復發和感染發生;術后隨訪過程中9例患者出現針道感染,經過治療得到控制,1例患者出現肢體縮短現象。結論Ilizarov外固定架對能夠有效治療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患者,創傷較小,并發癥較少,糾正肢體短縮的缺點,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Ilizarov;外固定架;脛骨
隨著社會發展,交通事故越來越多,加之機械壓砸和高空墜落事故時有發生,這就導致脛骨骨折患者逐年增多[1],如果未及時處理,就會導致患者骨折部位的供血受到破壞和感染,影響患者骨恢復,極易發生骨不連,嚴重時要行截肢手術。本研究針對Ilizarov外固定架對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患者進行治療,并觀察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湖南省攸縣人民醫院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齡8~57歲,平均(31.7±2.8)歲。原始創傷中開放性骨折患者17例,閉合性骨折伴軟組織損傷7例,過去經過一次手術患者9例,兩次手術患者8例,≥3次患者7例,9例患者合并感染性骨不連,經醫院論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首先,檢查患者患肢感覺、血運及肌肉情況。對患者小腿的直徑、周徑進行測量,同時,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CT掃描和MRI,從而準確判斷患者的骨不連類型,以及患肢縮短范圍和骨缺損情況,根據檢查結果對患者進行穿針平面和截骨部位的確定。其次,針對于Ilizarov外固定架要進行及時的安裝和消毒工作,將Ilizarov外固定架的扣釘、鋼針等部件通過高壓蒸汽進行消毒,同時,根據患者的體型和骨質特點進行鋼針的選擇,最大程度上減少鋼針對患者軟組織的刺激性。最后,患者的心理護理,由于患者會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態,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及時心理護理,增加患者治療信心,緩解不良情緒,有效增加患者治療過程中的配合程度。
1.2.2 手術方法 首先,患者麻醉后,取仰臥位,手術切開患肢,若患肢合并感染,應將患者體內病灶中的壞死組織清除,通過反復的清創感染方式將病灶徹底清除干凈。其次,將全換套入到患者的患肢部位,將腓骨小頭上緣與脛骨長軸垂直面為第一平面,進行克氏針的置入,注意避開患者重要神經和血管,在小腿外側和克氏針相交呈45°放置另一根克氏針,之后,進行第二、三、四、五平面的選擇和穿針。最后,穿針結束后,進行固定并將針眼和包扎術口關閉好。
1.2.3 術后處理 患者在手術將患肢太抬高至約25°,密切關注患者患肢的血運情況和末端感覺,在患者換藥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無菌環境,同時保證患者敷料的干燥。對患者針孔處進行乙醇清潔,濃度維持在75%,每天清潔一次,同時,對患者的皮膚情況,滲出物情況進行觀察,一旦患者出現不良癥狀,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抗生素的治療。患者在手術3 d可在輔助器的幫助下進行下床活動,如果沒有異常現象,可逐漸將輔助器改為拐棍進行負重行走。
1.2.4 術后隨訪 患者在手術后第2周以及每個月要來院復查,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和原有情況進行對比,判斷患者骨恢復及生長情況,同時,隨訪工作能夠在患者出現并發癥狀的時候能夠進行及時的治療,保證骨不連能夠及時愈合。
1.3 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Jnhner-Wruh脛骨骨折愈合評分標準[2]進行療效的評價,優良=優+良。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4例患者在手術后均進行6個月的隨訪工作,其中,23例患者骨不連愈合并完全拆除支架,9例合并感染性骨不連患者中8例患者治愈,無復發和感染現象。在術后隨訪過程中,9例患者出現針道感染,經過治療后,感染情況得到控制,未出現骨感染現象,1例患者在手術后出現鋼針斷裂,經過重新安置鋼針并固定后,固定效果未受到影響,1例患者出現肢體縮短現象,患者出現輕度的跛行,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繼發血管損傷癥狀。Jnhner-Wruh脛骨骨折愈合評分標準的評判結果顯示,治療效果為優8例,良13例,差2例,優良率為91.30%,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在臨床中是一種相對難治的問題。大致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的原因主要有創傷因素、治療方式不合理,固定不牢固以及感染,創傷因素只要是由于患者受到直接的沖擊,造成血運情況受到嚴重的破壞,骨組織丟失,導致患者的骨不連現象的發生,治療方法不合理主要是由于鋼板固定經常會導致骨骼的微循環受到阻礙,影響骨吸收的效果,經常發生醫源性缺血性骨折不愈合[3]癥狀,固定不牢固主要是由于患者使用石膏固定會導致固定不緊的現象,患肢在活動時經常會產生旋轉力,導致力學性骨折不愈合癥狀的發生,感染主要是由于骨形成過程受到破壞,造成骨壞死現象,從而使患者出現骨不連。
現階段治療骨不連患者主要采用外科手術的方式,傳統中使用鎖定加壓鋼板,雖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療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骨不連患者的痊愈率較低,而Ilizarov外固定架具有創造性的牽拉成骨技術,在持續性的牽張力的作用下,刺激骨組織的生長,及時修復骨缺損,不受到患者皮膚條件的影響,三維立體固定,多平面多方位的穿針,穩定性較高,較少因為二次畸形發生的矯形手術[4],無植入物,減少感染現象的發生,且對關節活動的干擾性較小,患者能夠盡早進行功能鍛煉,術后能夠更快的帶架行走。
本研究中,患者經過Ilizarov外固定架對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其中治療結果評分為優8例,良13例,優良率為91.30%,說明Ilizarov外固定架能夠有效治療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患者,提高治愈率。
綜上所述,Ilizarov外固定架對脛骨創傷后缺損性骨不連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并發癥較少,臨床中應進行大力推廣和使用。
[1] 唐文,高輝,楊亞東,等.Ilizarov外固定骨搬移技術治療脛骨感染性骨不連及骨缺損[J].江西醫藥,2015(1):3-6.
[2] 梁東升,任志勇,張維彬.脛骨截骨延長治療創傷后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損臨床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5):727-728.
[3] 余凱,楊晶,楊廣忠.Ilizarov牽拉架外固定治療脛骨骨缺損的鋼環參數選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4):577-582.
[4] 崔光秀,邵忠,張英軍,等.Ilizarov技術在脛骨骨缺損性骨不連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6):73-7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