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221300) 郭井剛 ●
基于有效教學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江蘇省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221300) 郭井剛 ●
自教育改革以來,我國的教育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的教學模式不再是以往的一聽一講模式,為了使學生更加懂得思考、提高創新能力,新課程已經引進教學當中.新課程的新理念與新思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進步以及全面發展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的變化而適時調節教學的力度與效率.而本文也通過研究新課程的發展對高中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據此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新課改;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傳統教學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一直以來都是十分僵化的,傳統的一聽一講教學模式大大地減弱了學生對待學業的熱情性.而在新課程中,“生本”理念應運而生,很大程度上能夠改變學生的態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并且,在這種新模式下,重新整改教學的方向與目標,加深教學的內容,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的心理以及生理情況做定位,使新課程更加契合現代學生的學習,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舉一個例子,比如,在進行“三角函數平移”這一基本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以往的學習情況,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上的應用相結合.比如,在面對函數y=(x+π/4)的圖象時,可以對其作出以下的平移變換:
①首先,先對圖象進行平移,先向左平移π/4→②接著,改變橫坐標的大小,將其縮短到之前的1/2→③最后,將平移后所得圖象用函數的形式進行表達,得出表達式.教師發布學習任務,學生自行操作,很快就獲得了圖象以及表達式,學生在自行操作的過程中往往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極高,能與周圍的同學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所需解決的問題也得以有效的解決.教師能夠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和學生共同探討有關三角函數平移所存在的規律.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具有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更有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以此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因為以往所實行的是形式單一的教學方法,所以在高中課堂中,往往出現“問題一大推、學生默不出聲”的狀況,學生和老師之間存在隔閡,沒有形成和諧的上課學習氛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是因為當前教學方法的僵化,牽引式教學只針對學生的知識接收,而缺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課堂教學氛圍低沉,缺乏樂趣,常常出現教師“一肩挑”的教學狀態,長期以往,將會大大抵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其也不利于有效教學的創建.基于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對教學方法進行合適的調整以及優化,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點,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最終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舉例而言:已知tanα=1/7,tanβ=1/3,而其中的α角以及β角皆是銳角,在此基礎上求α+2β的值.大多數人初看題目,可能會覺得α、β不是特殊角,貌似沒有辦法解決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指引學生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對已經知道的條件進行分析,從已知探索未知,并查看相關知識點.在這種思考模式下學生很快就會發現,這個題目實際上,首先需要求出α+2β的正切值,然后根據已知條件:α、β為銳角,對角度的限制可以確定α+2β的范圍,最終就可以得出答案.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教學情境的創造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所以,教師在基于題目促進學生思考的過程中,要善于創造恰當的教學情景,并給予合適的指引,這將有助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從而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正處于個性發展的時期,有較好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當抓住學生這一時期的特性,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培養,將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在以往的高中教學模式中,皆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味的為了高考而努力,而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這種錯誤的教學模式也限制了學生這一能力的形成.對于這種狀況,在筆者看來,高中數學教學應該改變以往的模式,適當改變教學內容和目標,教師可以對典型的題目進行講解,一道典型的題目可以進行一題多變(多解),如此一來,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
舉例而言,已知sin(π/4-x)=5/13,其中x的范圍為(0,π/4),在此條件下求cos2x/cos(π/4-x)的值.大多數的同學看到這個問題時,最初都是感覺一籌莫展,想要解決這一問題也是比較吃力.教師想要讓學生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有關發散思維的訓練.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引,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再引入“二倍角公式”的相關知識,學生通過相關知識的運用就可以將問題逐一解決.所以,新課改的目標不再是單一為了高考而教學,則是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此一來,才能夠在本質上提升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這將有效幫助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
總而言之,教學是師生雙方產生聯系,是兩者之間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有效率的課堂教學才能夠支撐教育不斷發展.在高中的課程體系內,數學課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其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目標.就目前而言,高中數學的教學依舊存在很多的缺陷,對高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創建起到了限制的作用.針對這種情況,應當進行新課程改革,踐行“生本”理念,并且,要從全方位以及多層次創建高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
[1]何斌.研究性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67)
[2]偰維國.關于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3)
[3]高德波.試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6(25)
G632
B
1008-0333(2017)03-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