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縣第五中學(342300) 曾蘭英 ●
如何培養高一學生數學批判性思維
江西省于都縣第五中學(342300) 曾蘭英 ●
數學批判性思維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思維形式,它是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之上,通過自我的認知與調控,還有各項基礎知識為支撐的整合的數理分析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進行“思維批判”的運用,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為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訓練.
批判性思維;高中數學;應用策略
思維批判訓練的核心就是一方面不斷提問,在問題中,暴露被提問對象的思維錯誤,使被提問對象對自己的錯誤有所認識;另一方面通過提問,也激發思維邏輯的訓練,促使提問問題雙方對自己在思維中的錯誤進行有效的改進.思維評判性鍛煉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以為那種填鴨的教學模式,不能讓學生盲目地接受和感知問題,所以,面對這些問題,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問題的提問,在學生的回答中不斷引導學生對正確答案的探究,而不是只是簡單的給與答案,要依據問題,來營造一個充滿探究氣氛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對知識探究的批判性思維.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下學期的概念教學中,有一章節中的內容主要是隨機事件和概率,對于這些比較貼近生活的內容,學生都有很大的興趣,但對一些具體的理論,可能還是不太清晰,所以,老師就可以以一些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問題教學,比如什么是隨機事件、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是不可能事件等等,通過創設情景,引出問題.像課題后面有這樣一道問題,已知黑箱子里面有四個球,三個紅球,一個黃球,甲乙丙丁四個人來進行隨機抓球,甲和乙都抓出了紅球,那么,輪到丙時,丙也一定抓出紅球,請問這樣的推理正確嗎?老師引出這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來進行推測,通過概率學可知,丙抓出紅球還是黃球并不確定,所以,推斷并不正確.在這樣的基礎上,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延伸,假設丙也抓出了紅球,那么丁就一定抓出黃球,這是必然事件,或者是丙抓出了紅球,那么丁還能再抓出紅球,這就是不可能事件可.通過問題的延伸,教會學生靈活運用概念的能力.
高一學生考慮問題,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也是綜合能力和適應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數學教育的本質,還是要從書本延展到實際,所以,關于成熟與高素質的鍛煉,必須引起老師的注意.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深化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從日常的交談和觀察中,學會數學知識的合理運用.盡管數學本身是一門枯燥而抽象的課程,但不等于說數學就是難學的,只要老師合理運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主動引起學生的積極性,不要讓學生覺得自己只是個解題的工具,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多多提高對數學的分析和認知能力.
例如,人教版教材后有這樣一道例題,某商場對顧客實行購物優惠的活動,規定一次購物總額:(1)如果不超過200元,則不給予優惠;(2)如果超過200元但不超過500元,則按照標價給與9折優惠;(3)如果超過500元,其500元內的按照第(2)條給與優惠,超過500元的部分給予7折優惠.某人去商場購物兩次,分別付款168元和423元,假使他一次性購買上述兩次同樣商品,則應該付款多少?解答這類題型的時候,老師不妨鼓勵學生對身邊商場的一些促銷折扣活動觀察歸納,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經過對比可以發現實際生活中哪些折扣是優惠的,而哪些折扣是消費陷阱.像例題中出現的條件,根據商場規定,168元的部分不給與優惠,而423元的商品則是九折優惠,所以,實際商品總額應該是470元,兩次商品總額為638元,再根據條件(3)可知應該付款546.6元.通過這樣的例題探究,即讓學生學會了解題方法,還對實際生活中的案例有了總結.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下進行的,圍繞著教學活動中的某一主題而建立起相對穩定系統的教學方法.因為長期的應試教育,我國數學教學上普遍存在“講解——接受”的教學模式,其基本流程是復習舊課→導入新課→鞏固應用→總結,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直接根據教材,把控著課堂的的講授節奏,而學生也僅僅通過聽講來進行模仿學習,習慣于記憶現成的結論.很難培養出批判性思維,所以,老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放下老師的架子,主動和學生交流探討問題,允許他們大膽質疑,既活躍課堂,又增長知識.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批判性思維,是新課改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它的探究,必將促進課程、教師、學生的三方面進步.老師要主動擔當排頭兵,改變以往教條的思維模式,努力為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尋找出一條更為寬廣的道路來.
[1]翟芳菲.高一學生數學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馬萍.山東省某重點高中高一學生統計素養狀況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李文婧.數學批判性思維及其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
G632
B
1008-0333(2017)03-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