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213331) 潘平波 ●
解析高中化學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江蘇省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213331) 潘平波 ●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也更加注重對于新課標理念的踐行和實施,新課程改革對于現(xiàn)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為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改革,促使學生更加適應現(xiàn)代社會,高中化學教學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通過教學模式的轉變來有效提升化學學科的教學水平.筆者根據(jù)當前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有效性的現(xiàn)狀,闡述課堂創(chuàng)新,實現(xiàn)高效授課的必要性,并提出相應的措施,與教育工作者共享.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措施
高中化學是一門集實踐性、研究性、理論性于一身的學科,能夠為國家的科研事業(yè)輸送大量的人才應當成為教育改革的先鋒學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是現(xiàn)代教育的當務之急.
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指,在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特點以及學科教學要求,因材施教,選擇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甚至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用最佳的狀態(tài)、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掌握應知應會的重點和難點,以此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受教學水平和教學習慣的局限,很多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法,灌輸理論,促使學生成了理論的侏儒實踐的矮子,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種教學法已經(jīng)完全不匹配現(xiàn)代教育.在當前社會對于專業(yè)人才需求不斷提升的大前提下,化學學科的教學改革已經(jīng)勢在必行,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已經(jīng)成為必要的一步.
1.提倡生本理念,課堂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快速應付考試,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而采用了填鴨式教學法,對理論進行翻土式講授,整堂課以教師的講授活動為主,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卻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本末倒置嚴重違反了新課程標準的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理念,往往會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本,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轉變以往的教學思路,以教師的教為引導和輔助,以學生的學位主體,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探討、嘗試和發(fā)問的空間,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真正地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2.轉變教學思路,優(yōu)化教學策略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還有些學生有叛逆跡象,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完全遵循以教師為主的思路,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進行深入的鉆研,優(yōu)化小學方法,改變教學思路.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對于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讓學生通過具象的、形象的畫面和視頻來快速接受并掌握知識,對于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知識體系,可以考慮采用游戲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實踐,掌握知識,同時對于難以理解的問題,可以引用生活情境,通過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通過各種教學法的實施和綜合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課堂的效率.
3.歸納知識點,傳授學生高效學習法
化學課堂知識體系比較復雜,需要接觸的事物往往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較遠,學生難于聯(lián)想,掌握起來比較吃力,因此,教師可以傳授學生高效學習法,幫助學生將遇到的重點難點輕松掌握.例如,教學中,學生對于SO2、氯氣以及木炭三種物質(zhì)的漂白作用理解不明確,常常不能進行正確區(qū)分,因此,教師帶領學生制作簡單區(qū)分表,將物質(zhì)漂白的原理、效果及實質(zhì)等一系列內(nèi)容進行對比和區(qū)分,直觀地將三物質(zhì)進行區(qū)分;而對于地球含有的前幾位物質(zhì)的記憶,編為“氧鬼子扛著鋁和鐵”的順口溜,讓學生方便記憶,此外,教學生掌握規(guī)律,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差異化教學,全面提升學生整體水平
因材施教在高中教學中運用最為廣泛,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盡可能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整體知識水平進行教學活動,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有側重的、分層次的講解,比如,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以讓基礎不穩(wěn)的學生回答,而難度大的則需要找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回答,以此,增加所有學生的信心,促使教學活動事半功倍.
5.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化學學科中對于實驗的要求還是很高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科知識,通過視頻的形式為學生講授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提前預防,倍增信心,在實驗中,教師要實時指導,同時,也給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的空間,給予學生嘗試的機會,讓學生愛上化學實驗.
6.充分挖掘三生教育因素,強化學生對生命、生存、生活的認知
當前在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現(xiàn)代化科學在給人類創(chuàng)造物質(zhì)與精神文明的過程中,還帶來了一些負面甚至是災難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直接和學生說明:因為人類對于科學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缺乏考慮導致人們正在面臨著溫室效應、能源枯竭、酸雨等嚴重的威脅,讓學生能夠全面了解到這些災難不是化學自身造成的,而是人們的行為導致的,但是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需要采取化學手段處理.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充分的分析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重要性,通過教材有效利用,有機的將三生教育融入課堂中,從而能讓學生在學習階段,掌握關心生活、關注生存、關切生命的意識,從而讓學生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科學價值,能夠有效的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上面對的問題.
7.重視課堂實踐活動開展,感受三生
在教學過程中穿透三生意味著課堂教學需要學生的參與實踐,不僅僅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是學習化學知識的一種體驗,更多的 是一種情感體驗過程中,學生在學生的過程中,他們的知識情感的發(fā)展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開展獲得的,因此,在實踐過程中要重視課堂活動內(nèi)容開展,要讓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感受三生,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設置相應的三生情景,構建成和諧的三生課堂活動.
8.構建全新的課堂結構
在構件高效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按照因地制宜的方式進行開展教學,而不是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教學.例如,在學習“鐵銅及其化合物應用”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將提出問題作為課堂的開篇.如提出問題:“同學們,上一堂課中我們對鐵銅的冶煉,以及鐵、銅的性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了解到鐵與銅在參加化學反應中能充當還原劑,那么鐵在反應后的產(chǎn)物會與那種因素有關呢?”此時,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接著再次提出問題:“同學們覺得整個圖形是存在缺憾呢?”通過提問,學生就會想到+2價鐵與+3價的鐵能不能轉化.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這樣的一種提問方式,不僅能給學生驗證了學習知識,而且還能降本課的課題引出,同時也營造了高效課堂效果,可謂一舉多得.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必須要有一定的準備,在教學中,有效提升教學效率,最佳的捷徑就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轉變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
[1]易學勤.淺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對策[J].學周刊.2016(35)
[2]楊紅錦.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和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09)
[3]徐付春.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優(yōu)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9)
G632
B
1008-0333(2017)03-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