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宏(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鞍山醫院普外二病房,遼寧 鞍山 114000)
全麻下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劉麗宏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鞍山醫院普外二病房,遼寧 鞍山 114000)
目的 總結對全麻下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體會。方法 隨機選取全麻下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總結對他們圍術期的護理體會。結果 患者手術治療時間平均(161.1±13.47)min。手術后患者恢復下床時間平均(27.5±2.33)h。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平均(2.75±1.14)d。患者住院時間平均(12.3±1.21)d。本組患者滿意度91.25%。結論 就全麻下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患者而言,通過護理的圍術期措施,可以讓患者有著較好狀態度過圍術期,進而盡快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有著較好效果,值得推廣。
全麻;腹腔鏡;結腸癌;圍術期;護理
最近幾年,結腸癌作為一類惡性消化道腫瘤,有著日趨 升高的發病率[1]。針對此病的治療,腹腔鏡手術因為有著較少創傷、較短治療與恢復時間的優點,最近幾年在臨床上應用較多。而對患者配合合理的圍術期護理,可以讓患者獲取到更好的治療效果[2-4]。本次研究隨機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全麻下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患者160例,現總結下對他們圍術期的護理要點。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全麻下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的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1例,占50.64%,女79例,占49.36%,患者最大年齡21~80歲,平均(44.9±1.14)歲。有48例患者入院時伴隨升結腸癌,占30.00%;有57例患者入院時伴隨橫結腸癌,占35.63%;有31例患者入院時伴隨降結腸癌,占19.38%;有24例患者入院時伴隨乙狀結腸癌,占15.00%。有47例患者屬于高分化腺癌,占29.38%;有58例患者屬于低分化腺癌,占36.25%;有30例患者屬于中分化腺癌,占18.75%;有25例患者屬于低分化腺癌,占15.63%。
1.2 手術方法 全麻狀態下,在患者的臍部將10毫米的穿刺器插入,進行合理的充氣措施,將患者氣腹建立起來,結合患者病灶位置,選擇三到四個操作以及相應的輔助孔,將腹腔鏡置入,對患者的腹腔情況進行探查,對患者實施結腸癌根治術。結合手術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圍術期護理措施。
1.3 滿意度評價 評價標準為本科室自行研制的調查問卷,在患者出院之前,對其進行滿意度分數的調查,90~100分屬于非常滿意,70~89分屬于比較滿意,<70屬于不滿意,滿意度為前兩者的滿意率之和。
2.1 患者各治療指標情況 手術治療時間132~188 min,平均(161.1±13.47)min。患者恢復下床時間23~32 h,平均(27.5±2.33)h。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2.4~3.3 d,平均(2.75±1.14)d。患者住院時間11~15 d,平均(12.3± 1.21)d。所有患者都有著較好的恢復。
2.2 患者滿意度情況 研究結果發現,有87例為非常滿意,占54.38%;有59例為基本滿意,占36.88%;有14例為不滿意,占8.75%。本組患者滿意度91.25%。
在外科手術中,腹腔鏡手術有著很多優點,但此項手術也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因而,需要進行專業的護理[5],這就需要護理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不斷總結自身護理經驗,將更為完善的護理策略制定出來,從而更好的對患者進行護理[6-7]。本院針對全麻下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患者采用了合理的圍手術期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做好對患者的情緒護理 做好患者情緒疏導工作,讓他們在心理上做好準備,讓患者以最佳的精神狀態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患者的情緒各有不同,護士在開展工作的時候,要大眾化護理和個性化護理有機結合,科學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在具體護理過程中,多使用一些疏導情緒的方法,考慮到每個患者的差異化,有針對性地開展護理、疏導工作。對于一些緊張情緒特別嚴重的患者,可以讓類似手術的成功者對其進行疏導,同時護士要把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和應對這些不適的方法如實地告訴他們。
3.1.2 做好對患者的進食護理 患有結腸癌的患者,食欲長期不佳、營養不良、腹瀉、腫瘤消耗患者的體力,這些都不適合手術。患者手術前,必須先減輕貧血、低蛋白血癥這兩種病情,以保證患者有充分的體力接受手術,并在手術后盡快康復。患者需要進食易消化,營養價值高,熱量、優質蛋白、維生素含量較高的流食;如果進食不足以改善上述兩項癥狀,就要考慮輸血,以保證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
3.1.3 做好對患者的腸道準備 結腸癌患者在手術前,要做腸道準備,它能降低手術感染的可能、提高手術成功率。術前兩天,進食流質,如:米粥、湯類等,每天四到五次,每次約四百毫升,減少大便量,保持腸內干凈。梗阻的患者注意,術前3天,飯后口服慶大霉素等,每天3次,有助于減輕腸道感染。服藥時,維生素K吸收不充分,要另補維生素K。無梗阻的患者,術前一晚口服蓖麻油,前一晚八點、手術當天早上六點各服一次清潔腸道,直到無便渣,灌腸時,患者用左側位,灌腸時,如出現腹脹等情況,叮囑患者深呼吸。灌完后10~15 min,再大便。如灌腸時,患者突發腹部劇痛、臉色蒼白、出虛汗等情況,先停止灌腸,并第一時間告知醫生,然后另行處理。手術當天的早晨,插胃管,讓胃腸減壓。
3.1.4 做好對患者的泌尿系統準備 手術當天早上,留置導尿管,以防手術傷到泌尿系統,導尿管一般在手術后1周拔掉,以防術后膀胱后傾引起尿潴留,或是麻醉引起神經反射而導致排尿不暢。
3.2 術后護理 (1)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如:體溫等一般情況、刀口出血情況等。(2)引流管護理:這一護理非常關鍵,護士要科學放置各個導管、接袋、負壓器,不能出現疊壓、脫落等情況,觀察各管道是否通暢,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定時記錄各液體的量、色和性狀,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3)麻醉作用消失后6 h,患者血壓正常后,要平躺,頭偏一側,病情穩定后,患者要半臥以預防呼吸困難、利于各管道正常工作、降低刀口張力利于刀口愈合。(4)加營養,禁食三到四天,待腸道功能恢復,肛門排氣以后,進流食1周,建議進食酸奶、藕粉沖劑等,再換半流食1周,然后進食易消化松軟的食物,禁食蔥、蒜等或是高蛋白的食物,降低腸胃負擔、減少臭氣產生、利于刀口愈合。
3.3 出院指導 (1)起居要規律,飲食要衛生,禁食生冷、堅硬的食物,定時排便;(2)術后3個月內不能做腸鏡、肛門檢查,防治刀口損傷;(3)牢記醫生叮囑,科學服用抗癌藥物,定期復查。
經過合理護理,本次研究結果和前人研究基本類似[8-9],患者有著較好恢復。本組患者滿意度91.25%。
綜上所述,就全麻下行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患者而言,通過護理的圍術期措施,可以讓患者有著較好狀態度過圍術期,進而盡快康復,提高患者滿意度,有著較好效果,值得推廣。
[1] 卜冬梅.腹腔鏡下行結腸癌術的術后護理[J].健康大視野,2013,21(4):230.
[2] 譚浩.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癌根治術的配合[J].護理研究,2012,19(27):127-128.
[3] 陸世明.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與開腹結腸癌根治術臨床療效分析[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3,11(1):17-18.
[4] 貢國娟.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切除術21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93-94.
[5] 張穎.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9):101-102.
[6] 朱秀蘭.腹腔鏡下行結腸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5):234-235.
[7] 徐國鳳,邱麗敏,周美娜.腹腔鏡下腸癌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0,31(4):563-564.
[8] 陳雪茹,金玉珍,潘一衡,等.腹腔鏡下行結腸癌根治的術后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22):208-209.
[9] 張鳳霞.腹腔鏡治療結腸癌患者圍術期護理體會[J].生物技術世界,2016,5:187-1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