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卿
(沈陽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機遇、挑戰及策略
劉俊卿
(沈陽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特殊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攻堅重點。普及特殊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有其自身規律,實現途徑有多種模式,其中,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是普及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路徑。加快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是普及特殊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的戰略抉擇,既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教育管理部門必須根據特殊教育發展的國情采取符合特殊教育發展規律的策略,促進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
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機遇;挑戰;策略
“加快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是《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印發〈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做出的發展特殊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的戰略部署。“加快發展”這一部署,明確了特殊教育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的目標與模式,對于全面落實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著眼于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1]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意義。貫徹、落實這一著眼于特殊教育發展大計的戰略部署,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過程中加大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力度,為殘疾學生就業和繼續深造創造條件。本文試就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機遇、挑戰和策略談談看法。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涉及數以萬計殘疾人的特殊教育工作和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工作,黨的十七大提出要“關心特殊教育”,黨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全面“推進特殊教育改革發展”。黨中央、國務院還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特別強調在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過程中要“發展殘疾人教育”。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特殊教育體系,使殘疾學生接受各層次的特殊教育,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黨和政府做出了加快發展高中階段特殊教育、促進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加快發展的重大決策。中央關于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重大部署,為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為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
依法治教、依法治特教是特殊教育發展的重要經驗。目前,我國已經有三十多部法律涉及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內容,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撫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特殊教育“著重發展義務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國務院頒布的《殘疾人教育條例》強調“殘疾人職業教育應當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這些法律法規,明確了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在特殊教育事業中的特殊地位,強調了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的發展重點,這對于促進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國家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為契機,提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要求,并根據我國經濟、社會、教育發展實際,明確職業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目標是“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2]強調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2]。通過“完善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2],促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國家關于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方向、管理舉措等戰略部署,既是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藍圖,也為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必將為全面提高殘疾人素質和技能、完成培養生產服務一線高素質的殘疾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任務、把我國巨大殘疾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做出貢獻。
特殊教育是基礎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對殘疾人實施高中階段教育的歷史使命。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當然包括特殊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沒有特殊教育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中階段特殊教育由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組成,二者目標一致,缺一不可。只有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結構合理、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高中階段特殊教育的普及。加快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必將促進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特色發展、快速發展,為實現國家確立的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宏偉目標做出特殊教育的特殊貢獻。
接受義務教育的各類殘疾學生,無論是在校生還是畢業生,其數量都是很少的。如2015年,全國特殊教育學校盲生在校生為8 762人(共有1 138個班級),平均每個班級有7.70人;聾生在校生為64 759人(共有7 161個班級),平均每個班級9.04人;弱智學生在校生為123 120人(共有11 529個班級),平均每個班級共有10.68人[3]。這些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畢業后還要分流,有的直接步入社會就業,有的升入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升入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多。從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規模看,由于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既要與社會需要相適應,還要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每個教學班學生數量難以達到國家規定的特殊教育學校每班人數12人左右的要求,這必然影響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的資源配置和規模效益。
我國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起步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大多數學校由特殊教育學校自身“升級”興辦,即由承擔義務教育的特殊教育學校通過舉辦職高班或升格為職業高中等形式實施中等職業教育。盡管這種模式全面反映了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國情,符合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規律,但同樣也帶來了基礎條件不足、質量不高、管理不順等問題。此外,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師隊伍數量不足,有的學校只有一兩名“改任”的專業課教師,與國家規定的“專任教師數不低于本校教職工數的60%,專業課教師數不低于本校專任教師數的60%”[4]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教師隊伍整體上質量不高,無論是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還是“雙師型”教師的人數,都與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特殊教育管理歸屬于我國教育行政管理。特殊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工作由負責基礎教育管理的部門承擔,負責特殊教育宏觀管理的工作、擬訂特殊教育發展政策的工作,及涉及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管理內容的工作不多。而負責職業教育的行政部門在職業教育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工作中,尚未涉及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工作。在涉及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工作上,兩個部門都缺少足夠的重視,管理不到位,致使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出現了“真空”。此外,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缺陷,如忽視專業課教師的培養和使用、教師的職稱評定沿襲傳統的將特殊教育教師劃入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職稱評定的規定等,限制了教師工作積極性的發揮。
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要遵循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科學規劃、提升檔次的原則,全面分析我國特殊教育發展的優勢與不足,遵循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進一步完善特殊教育、職業教育一體化的模式,充分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最大限度地優化和利用特殊教育資源,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發揮其社會效益。對特殊教育學校而言,要按照圍繞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的思路,形成校企合一的辦學實體;以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的技能性較強專業的建設,將學校辦成與市場對殘疾人才的要求相適應,勞動就業緊密結合,特色突出、規模適當、模式可行、管理靈活、機制創新、辦學水平高的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
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模式決定了學校布局問題。科學布局應以集中性、輻射性、指導性為指導,要以市為區域單位,做好以市級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為中心、縣級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為節點的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統籌規劃。市級特殊教育學校一般具有較好的人、財、物等方面的辦學基礎,能夠為本市區域(包括所屬縣域)的殘疾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提供良好的就學條件和服務,應該成為本地區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在專業建設、學生培養、就業指導等方面起示范、引領作用,同時承擔對縣級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指導、輻射職能。只有做到區域內各學校各展所長、錯位發展、相互補充,才能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面向全體殘疾人的靈活多樣的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網絡。
在加快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經費投入是保障。支持性、保障性是建立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教育財政投資制度的基本原則。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體制應是財政投入政府負主責,并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其經費既要在職業教育經費中予以支持,也要在特殊教育經費中予以保障。政府要將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納入職業教育體系,按照職業教育發展規律提供經費保障。如建立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制度,要將特殊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經費納入特殊教育經費管理范疇,在各級政府下發的特殊教育專項補助費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支持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此外,殘聯等部門應安排一定數量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支持特殊教育學校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教材建設是發展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建設,要切實做好這三項工作。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實行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相結合的模式,通過“專兼結合”,逐步增加“雙師型”教師比例。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堅持“校內基地為主、校外基地為輔、校內基地與校外基地相結合”[5]的原則。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要針對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生理特點、技能學習特點,利用“功能教室”或采取“引企入校”方式建設實訓基地;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要緊密結合當地產業發展特點,積極建設和完善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教材建設方面,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教材建設要體現適用性、地方性、實用性的要求,貫徹“分級、特色”的編寫原則,即國家組織編寫適用于全國各學校的教材,如按摩、機械加工、美容美發等教材;省市組織編寫適用于本地區的地方教材,如種植、養殖等農業技術方面的教材;學校也要結合當地實際,充分發揮學校優勢,編寫具有本地特色、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加大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力度,必須堅持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教育部門是管理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行政職能部門,代表國家和各級政府行使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管理職能,在制定特殊教育發展規劃、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時,要把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藍圖全面納入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之中,做到統一規劃、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一檢查。教育部門內設的負責特殊教育的部門和負責職業教育的部門要明確職責,轉變管理方式,密切合作,切實把這項工作作為政府履行管理教育職能的重要任務,建立一體化的管理制度,做好政策、法規、制度、規劃、計劃等工作,促進特殊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1]新華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作出部署[EB/OL].(2008-03-28)[2017-06-03].http://www.gov.cn/ldhd/2008-03/28/content_931298.htm.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2014-05-02)[2017-06-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3]教育部.特殊教育基本情況[EB/OL].(2016-10-15)[2017-06-03].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5/2015_qg/201610/t20161012_284494.html.
[4]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EB/OL].(2007-04-29)[2017-06-03].http://www.cdpf.org.cn/ggtz/content/2007-05/15/content_72281.htm.
[5]劉俊卿.關于盲聾啞學生社會能力培養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3(4):48-52.
Opportunities,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for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Liu Jun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
Speci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and it is the key point of popularizing high school education.Populariz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s has its own rules,and there are various ways to achieve it.Among them,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opularize high school education for disabled people.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 schools is a strategic choice for popularizing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special.It faces not only r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ut also severe challenges.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we are supposed to adopt the strateg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sound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 schools;opportunities;challenges;strategies
G760
A
1674-5450(2017)06-0100-04
2017-06-26
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JG16DB422)
劉俊卿,男,遼寧彰武人,沈陽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與特殊教育管理研究。
【責任編輯:趙 穎 責任校對:趙 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