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欣


[摘要] 目的 探討拉米夫定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擇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療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均給予拉米夫定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ALT恢復正常率、HBV-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HBeAg轉化率、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情況。 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ALT恢復正常率、HBV-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HBeAg轉化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拉米聯合夫定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夠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并且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拉米夫定;重組人干擾素α-2b;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調節;抗纖維化
[中圖分類號] R978.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03-0089-03
Clinical efficacy of lamivudine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ZHU Hongxin
Shenya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mivudine combin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wo groups were all given lamivudine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also given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ALT normalization rate, HBV-DNA negative rate, HBeAg negative rate, HBeAg conversion rat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LT normalization rate, HBV-DNA negative rate, HBeAg negative rate, HBeAg convers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lamivudine and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treatmen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Lamivudine;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α-2b;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mmune regulation; Anti-fibrosis
拉米夫定屬于核苷類似物,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1,2]。干擾素具有抗病毒作用,Alick和Jean發現病毒感染的細胞能產生一種因子作用于其他細胞并不干擾病毒的復制。隨后Friedman發現干擾素抗病毒的作用機制,其通過抑制病毒信使RNA功能而發揮抗病毒作用。干擾素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抗病毒作用、免疫調節作用、抗纖維化作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具有光譜抗病毒的作用,并且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3,4],其相對于干擾素更為穩定。本研究聯合拉米夫定及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感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療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轉氨酶較正常水平高2倍及以上。HBV-DNA超過100000 copies/mL。排除肝硬化或者肝癌患者、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病患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對所使用藥物過敏患者。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拉米夫定(湖南千金湘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481)口服治療,每次0.1 g,每天1次,同時給予護肝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b(兆科藥業合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20079)肌肉注射治療,每次500萬IU,每隔1 d 1次。兩組均治療6個月。
1.3評價指標
比較治療后患者ALT恢復正常比例、HBV-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ALT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HBV-DNA采用PCR法檢測,HBeAg轉化率采用PCR熒光定量分析儀檢測。臨床療效判斷[5]:顯效為HBV-DNA轉陰,HBeAg轉陰,ALT恢復正常;有效為HBV-DNA轉陰,HBeAg未轉陰,ALT恢復正常;無效為上述指標均未轉陰或恢復正常。觀察兩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不良反應比較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ALT恢復正常率、HBV-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HBeAg轉化率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ALT恢復正常率、HBV-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HBeAg轉化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意義(χ2=7.702,P<0.05)。見表3。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肝臟發生炎癥反應以及肝細胞壞死持續6個月以上為慢性肝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導致的肝慢性炎癥壞死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輕者可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僅在體檢時發現HBsAg,有些患者感到疲乏無力、首次到醫院檢查時即為肝硬化。乙型肝炎是目前患病人數最多的疾病之一。我國有0.93億的人攜帶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在過去幾年中有了顯著下降,但根據原衛生部發布的數據,我國仍然有兩千萬例慢性乙肝患者。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規劃免疫中心消息,乙型肝炎的發病率與年齡曲線相一致,4~10歲是發病的第一高峰,20~40歲是發病的第二個高峰,40歲以后乙型肝炎發病率有所下降。我國統計顯示,中小學生發病率較高,干部、工人、農民比例相對較低;城鎮分散居民發病率最低。男性的發病率要高于女性。乙型肝炎病毒屬于DNA病毒。急慢性患者以及病毒攜帶者是傳染源。慢性患者于病毒攜帶者意義最大,傳染性大小與病毒復制或者體液中HBV-DNA含量呈正相關。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傳播、血液、體液傳播,呼吸道黏膜、破損的消化道等,后兩種途徑意義不大。抗HBs陰性者是易感人群,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HBsAg陽性家屬、反復輸血以及血制品、血液透析、多個性伴侶、吸毒、接觸血液的醫務工作者屬于易感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大約10%轉為慢性肝炎。輕度慢性肝炎病情較輕,可反復出現疲乏、頭暈、消化道癥狀,肝區、肝腫大、壓痛,也可由輕度脾腫大,肝功能指標僅1或者2項輕度異常。中度慢性肝炎患者厭食、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明顯,神經癥狀例如乏力、萎靡、頭暈、失眠以及肝區痛等明顯,肝臟腫大,質地中等以上,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細血管擴張或者肝病面容、進行性脾臟腫大、肝功能持續異常。重度慢性肝炎除了慢性肝炎的癥狀外,還具有早期肝硬化肝活檢病理改變與臨床上代償期肝硬化的表現,肝功能檢查多項異常。
拉米夫定是合成的二脫氧胞嘧啶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其能夠明顯持久地增加CD4+細胞數,使病毒負荷減輕[6,7]。在體外以及實驗性感染動物體內其對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口服吸收后在肝細胞內轉換為活性三磷酸鹽,對活動性乙型肝炎可明顯抑制HBV的復制,從而減少病毒的總負荷量[8]。同時,本藥可使血清氨基轉移酶降至正常,可顯著改善肝臟的炎癥性病變,抑制肝纖維化的進展。拉米夫定為純左旋體-對映體脫氧胞嘧啶類似物,與天然核苷構型完全相反,因此對人體細胞毒性較小[9]。其作用快,一般6~8周就可見HBV-DNA濃度顯著下降,服藥期間療效較好,停藥容易導致反跳。服藥12周,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復常率可高達60%。大約30%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轉陰。在長期治療時會出現ALT上升、HBV-DNA載量增加的情況,發生耐藥情況,而YMDD變異株的產生是主要的耐藥原因[10]。Ⅲ期臨床研究顯示,在服用拉米夫定治療1年后,14%~32%的患者可檢測到YMDD變異株。口服后吸收迅速,能夠迅速達到血藥濃度峰值,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拉米夫定的耐受性較少,不良反應較少。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使用拉米夫定口服治療,治療后患者ALT恢復正常率達到50.0%,HBeAg轉陰率達到60.0%,HBV-DNA轉陰率達到50.0%,總有效率為50.0%,而不良反應相對較輕。
干擾素是細胞在誘生劑的作用下產生的高活性多功能的細胞因子,具有抗腫瘤、抗病毒、調節機體免疫力等作用[11,12]。根據抗原特性以及分子結構,干擾素通常分為α或白細胞干擾素、β或成纖維細胞干擾素以及γ或免疫干擾素。目前臨床上使用最多的是α干擾素。其通過誘導宿主細胞產生酶干擾病毒復制過程,能夠抑制多種病毒復制,屬于光譜抗病毒藥物[13]。另外干擾素還能夠激活巨噬細胞、NK細胞、CTL細胞,殺傷被病毒感染的靶細胞。三型干擾素均有抗病毒作用,而γ干擾素的抗病毒活性較低,其能夠與β干擾素相互加強抗病毒作用。干擾素能夠使易感細胞形成蛋白激酶等抗病毒蛋白而發揮抗病毒的作用。蛋白酶能夠抑制轉錄酶,從而阻止形成mRNA,抑制RNA或DNA合成[14]。干擾素還具有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干擾素對某些細胞產生促進凋亡的作用,對某些細胞又產生抑制凋亡的作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是重要的α干擾素,是大腸埃希菌與人白細胞中干擾素α-2b基因雜交后無性繁殖而得到的干擾素。其與細胞表面的膜受體結合,從而抑制DNA或者RNA的合成,組織細胞內病毒的復制抑制被感染細胞的繁殖。其能夠增加巨噬細胞的作用,增強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15]。重組人干擾素α-2b的不良反應相對較輕,一般無嚴重不良反應,大多不良反應在48 h內消失。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療基礎上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并沒有顯著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研究組患者在治療后ALT恢復正常率、HBV-DNA轉陰率、HBeAg轉陰率、HBeAg轉化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說明聯合拉米夫定與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夠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重組人干擾素α-2b聯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夠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并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智剛,徐慶杰,田慧,等. 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肝療效觀察[J]. 醫藥論壇雜志,2011,32(9):148.
[2] 毛紅霞,樊曉慧. 阿德福韋酯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J]. 實用臨床醫學,2011,12(11):33-34.
[3] 劉曉丹. 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治療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四川醫學,2014,35(8):1006-1008.
[4] 鞠俊玲. 聚乙二醇α-2a干擾素與普通α-2b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52例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4):59-60.
[5]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華內科雜志,2001,40(1):62-69.
[6] 龔菁,郭風彩,李大春,等. 聯合阿德福韋酯或換用恩替卡韋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7):23-24.
[7] 賈德興,馮靜,李萍,等.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藥位點檢測及臨床意義[J]. 實用肝臟病雜志,2014,17(5):497-501.
[8] 王娜. 拉米夫定、胸腺肽聯合苦參素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3):7.
[9] 陳孫云.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韋酯初始聯合與拉米夫定優化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對比[J]. 實用肝臟病雜志,2012,15(6):571-572.
[10] 李瑩瑩. 拉米夫定在肺結核伴慢性乙肝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5):163-164.
[11] 廖柏明,羅光漢,朱海鵬. 不同劑量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4):92-94.
[12] 鄔婧,戎隆富,程婷. 聚乙二醇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體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的研究[J]. 生物學雜志,2010,27(2):25-28.
[13] 王冶. 重組人干擾素α-2b聯合胸腺法新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分析[J]. 中國醫藥導刊,2013,15(6):995.
[14] 孫成梅. 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評價[J]. 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88-90.
[15] 涂德幸. 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6):195-196.
(收稿日期: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