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楊 沈素
[摘要] 結合臨床藥師在急診科的實際工作,對其培養模式進行探討,同時也為急診科臨床藥師的培養提供參考。目前我國臨床藥師的培養存在臨床知識、藥學服務能力和精準用藥技能的培訓不足,缺乏激勵機制等問題。鑒于此,急診科臨床藥師的培養應從職業修養、理論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和溝通能力四個方面入手,并著重加強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輪轉學習和繼續教育、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精準用藥水平的培養,定期進行考核。總之,急診科臨床藥師的培養模式必須以強化臨床實踐為基礎,將理論知識與臨床應用實踐相結合,在不久的將來,科學的培養模式一定能形成并應用于實踐。
[關鍵詞] 臨床藥師;急診科;培養模式;藥學服務
[中圖分類號] R9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03-0133-04
Training model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ZHANG Yang SHEN Su
Department of Pharmacy,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This work is to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l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work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Currently,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existed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 specialized knowledge,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and precision medicine, as well as lack of motivation. Thus,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hould focus on professional quality, specialized 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al ability, especially enhance theoretical study o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knowledge, get more clinical practice,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participate in more advanced courses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in problem solving and precision medicine. Moreover,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receive regular examination. Taken together, the training should be on the basis of engag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knowledge. Appropriate training model will be tracked out and applied in practice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Emergency department; Training model; Pharmacy services
2002年,我國衛生行政部門明確提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管理模式,并逐步設立臨床藥師制度,標志著醫院藥學管理模式由供應型轉向服務型。目前,我國臨床藥師的培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并以專科培養為主。臨床藥師分專業培養可使其在較短時間內掌握本學科的醫學和藥學知識[1]。1999年,美國醫學科學院在報告中指出急診科屬于醫院3個“最有可能發生高錯誤率和嚴重后果”的科室之一[2]。由于急診科特殊的醫療環境,臨床藥師到該科室開展工作相對滯后。鑒于此,發展急診科臨床藥師隊伍迫在眉睫,本文結合臨床藥師在急診科的實際工作,對其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
1 急診科臨床藥師的培養目標
臨床藥師應掌握急診科常見疾病的藥物治療方案的分析與評價,參與藥物治療、藥學監護等相關專業技術服務,能預防、發現并解決潛在的或者實際存在的用藥問題,協助醫師在正確的時機給予患者正確的藥物和準確的劑量,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應具備與醫師、護士及患者溝通交流的能力,能夠為其提供藥學信息咨詢及合理用藥宣傳等工作的支持。
2 目前臨床藥師培養模式的不足
2.1 臨床知識的培訓不足
目前影響我國臨床藥師隊伍發展的最大頸瓶是嚴重缺乏臨床知識。鄒添甜等[3]對26名在職臨床藥師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60%的藥師認為自己進入臨床的最大障礙是缺乏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數國內的臨床藥師本科所學專業并非臨床藥學。而即便是所學專業為臨床藥學的藥師,其培養仍是以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和天然藥物化學等為主要知識結構的傳統模式,而缺乏對臨床醫學知識的系統教育[4]。而在美國,臨床藥師在經過6年的大學教育后,需再接受2年的專業培訓才能取得藥學博士學位,其中,最后一年是在醫院各個科室輪轉實習,鞏固臨床醫學和藥學專業知識。博士畢業后,須考取所在州的藥師執照,并經過住院藥師的培訓階段,才具備擔任全日制臨床藥師的資格[5]。因此,美國的臨床藥師往往同時具備扎實的醫學知識和藥學知識。
2.2 藥學服務能力的培訓有待加強
在美國,臨床藥師除了學習專業課程以外,還接受與患者交流溝通、藥學問診等藥學服務能力的訓練,進而具備搜集患者相關信息,幫助醫師控制治療過程、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能力[6]。而能否提供優質的藥學服務,臨床藥師的素質是關鍵。臨床藥師應主動走入臨床,成為醫療團隊中的一員,并與醫生、護士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遇到疑難問題時,虛心與醫師、護士進行探討,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臨床藥師的服務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如果遇到依從性較差的患者,那么交流、溝通的技巧在藥學服務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2.3 缺乏精準用藥技能的培訓
美國在2015年啟動的精準醫療計劃[7]在全世界范圍內為醫藥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也將對臨床藥學的服務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給臨床藥師們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客觀上,要求臨床藥師們需具備全面的醫學、藥學知識和技能,能夠借助于血藥濃度監測、基因檢測及群體藥動學等精準藥學服務技術為患者解決復雜的醫學問題,進而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和有益的幫助。精準用藥,要求在正確的時間、給予正確的藥物、使用正確的劑量[8],因此它是保證安全合理用藥的重要技能,但目前的臨床藥師培養模式往往缺乏精準用藥技能的培養。
2.4 缺乏激勵機制
臨床藥師為臨床降低醫療成本的同時提供高質量的藥學知識服務,但往往并不直接創造經濟價值,客觀上造成了醫院對臨床藥師缺乏重視,沒有對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績效建立明確的的考核機制[9]。然而,與常規的調配、發藥、審處方等工作相比較,臨床藥師深入臨床開展藥學服務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往往得不到回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臨床藥師的積極能動性和臨床藥學的發展進程。因此,必須為臨床藥師制定與工作質量掛鉤的激勵機制,以此來鼓勵他們更好地提供藥學服務。
3 急診科臨床藥師需培訓的內容
3.1職業修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藥師的職業修養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臨床藥師,除了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對患者的高度同情感,還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自身修養,始終以提供優秀的藥學服務為己任。同時,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和奉獻社會[10]。要做好事必須先做好人,培養良好的職業修養至關重要。將職業修養納入臨床藥師的培訓體系,針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臨床藥師提供職業教育和指導,使其堅定信心、持續進步、堅忍不拔、迎難而上;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進而適應崗位的需求[11]。
3.2 理論知識學習
熟悉急診科主要病種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臨床檢查、診斷、鑒別診斷、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疾病的預后等,閱讀相關的治療指南,對常見疾病的診治經過、疾病進程以及藥物效應有所掌握。通過理論知識的儲備為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應對急診科常用藥品的藥理作用、適應證、常用劑量和給藥方法、藥效學、藥代動力學、特殊人群給藥劑量調整、不良反應、禁忌證、藥物相互作用和時辰藥理學等內容了如指掌。
3.3 實踐技能
理論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指導臨床實踐。臨床藥師在學習了疾病的治療原則和方法后,需要通過一個個具體的病例去鞏固、實踐上述內容。在美國,急診科臨床藥師承擔著用藥重整等多項工作,并在急救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例如,參與緊急救治、在患者床旁及時為醫師提供藥品選擇和劑量等信息、配置搶救藥物并追蹤藥敏結果等[5]。臨床藥師通過跟隨醫師查房、協助醫師制定醫囑等方式參與患者的管理,與醫師一起承擔臨床工作,進一步了解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思路,熟悉了藥物的選擇、藥學監護的實施等內容。這些實踐活動對藥師藥學思維的建立和臨床思維的培養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3.4 溝通與交流
藥師進入臨床后,必然會與醫生、護士及患者交流,針對不同的對象,有不同的溝通技巧,只有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工作才能順利開展。藥學問診、用藥咨詢、患者教育等都將成為臨床藥師需具備的職業技能[12]。溝通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于臨床藥師自身是否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在臨床藥師參與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溝通時機的選擇、溝通內容的多少和準確性等均是溝通技巧中非常重要的內容[13]。臨床藥師的溝通技巧是在不斷的嘗試與失敗中總結出來的,需要千錘百煉、日積月累。
4急診科臨床藥師培養模式的探討
4.1 加強臨床專業知識、藥學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養
我國醫藥院校的藥學專業所設置的臨床課程相對較少,因此藥學專業畢業的學生所掌握的臨床專業知識較為薄弱。而與其他專科相比較,急診科不但具備危重急癥快速搶救的能力,還具有處理各臨床專業急癥的能力。鑒于此,急診科臨床藥師的培養應借鑒全科醫學的培養模式,對臨床各學科知識都進行強化培訓。培訓的方式可以是課程培訓,也可以是自主學習,亦或采用二者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急診科臨床藥師還應熟練掌握各學科的常用實驗室檢查、影像及病理診斷、臨床診療指南、治療原則和治療進展等相關知識。
同時,在急診科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常需要同時應用針對多種系統疾病的藥物,如抗感染藥、祛痰平喘藥、血管活性藥、呼吸興奮藥、解毒藥、止血藥、質子泵抑制劑等,因此臨床藥師對各系統疾病的常用治療藥物均應系統掌握。臨床藥師尤其應重點關注一線藥物的使用進展,注意觀察一線治療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當一線藥物療效不好或者不適合使用時可以迅速給醫師建議備選的治療方案。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僅僅通過書本是遠遠不夠的,很大程度上需要花時間查閱文獻及資料從而不斷積累,通過實踐也會進一步加深對藥物作用特點的認識。
另外,對于急診科臨床藥師而言,需要熟知急診科收治患者的特點:(1)患者一般年齡偏高,因而對于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均有所改變[14]。(2)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由于就診患者以老年居多,通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3)患者通常病情緊急,如果在發病的早期及時進行正確而合理地治療,將極大提高治療效果。因此,在急診科臨床藥師的培養過程中,應重視對特殊人群的生理特征、代謝特點、治療方案調整等知識的培訓,以期在藥物治療中能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個體化用藥選擇,幫助醫師為患者建立最適宜的用藥方案。
臨床藥師培養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臨床實踐技能,參與查房是該培養的關鍵方式。藥學問診、用藥監護、用藥安全以及用藥教育,是藥學查房的重要任務。此外,臨床藥師還可以通過閱讀病程記錄、相關檢查結果、用藥醫囑等手段來了解患者的病情,通過參與病例討論、查閱文獻資料等方式真正地協助醫師管理患者,進而熟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思路,上述實踐活動對藥師臨床思維的培養、臨床思維的建立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4.2 加強輪轉學習、進修和繼續教育
隨著醫藥學的發展,臨床藥師必須不斷更新專業知識,以滿足臨床的需要。由于急診科屬于綜合性學科,涉及各專業相關知識,急診科臨床藥師要得到臨床的認可,知識面應該以全科為基礎,以多個專科為重點。若片面強調某一專科,對專科以外的臨床藥學知識知之甚少,將不利于自身整體素質的提升,而適當輪轉可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可根據醫院實際需要并結合臨床藥師個人專長選定諸如感染科、心內科、腎內科、神經內科和ICU等部分專業分別進行實踐,在具體臨床實踐中,拓寬知識范圍。
臨床藥師的培養不應當僅局限于在本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定期安排其參加發達國家或地區的進修和交流,既可通過直接接觸頂級專家,獲取先進的理念和最直接的培訓,也可以較系統、規范地學習和鞏固專業知識,了解最新的臨床藥學發展動向。
此外,急診科臨床藥師的繼續教育同樣重要。臨床藥學專業和急診科專業相關的學術會議、學術沙龍往往會邀請國內外頂級專家作為講者,通過參加上述活動,臨床藥師能較快了解這一專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同時,本院的臨床藥師團隊可定期組織病例討論、文獻閱讀報告等活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幫助臨床藥師梳理臨床思維,理清治療思路,便于發現和解決用藥問題。
4.3 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目前藥品說明書和藥學參考書中關于特殊人群的用藥信息還不是很多,因此醫師和藥師在治療過程中時常面臨一些困惑。對于急診科臨床藥師而言,最常見的問題是高齡、接受持續腎替代治療(CRRT)、多臟器功能衰竭、孕婦等特殊患者的給藥方案的制訂,這就需要臨床藥師具有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及時掌握前沿動態的能力,在臨床實踐過程中,不斷開闊視野,對臨床常見問題進行總結分析,不斷積累經驗,建立根據患者病情尋找主要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4.4 加強精準用藥水平的培養
“精準醫學”于2011年在美國首先被提出,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的演講提到這個概念后,其迅速成為醫學的熱點。隨著個體化精準醫學時代的來臨,以血藥濃度監測、基因檢測及群體藥動學為主要技術手段的精準用藥服務也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所謂精準用藥,就是在正確的時間、給予正確的藥物、使用正確的劑量[8]。比如用于治療肺栓塞的藥品華法林,患者若用藥劑量過大會導致凝血障礙,若用藥劑量不足會導致療效不佳而出現血栓,而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可快速確定患者的最佳用藥劑量,提高用藥的有效性、經濟性和安全性。臨床藥師可將患者基因型及相關臨床信息代入國際華法林藥物基因組學聯合會(IWPC)建立的模型中,以獲取華法林推薦維持劑量,為臨床提供個體化抗凝治療方案[15]。因此,提高臨床藥師的精準化藥學服務水平,保障患者用藥安全,也是急診科臨床藥師培養內容的一部分。
4.5定期考核
為了促進急診科臨床藥師自身的發展和完善,需建立嚴格的、適宜的考核制度。可定期組織涵蓋藥學知識、醫學基礎知識的理論考核,內容范圍可包括藥物適應證、用法用量、溶媒選擇、給藥途徑、用藥療程、不良反應、配伍禁忌、聯合用藥、特殊人群劑量調整等方面;同時,還應進行用藥分析能力和合理化方案設計能力的考核,可由高年資臨床藥師提供典型病例,組織藥師完成臨床用藥分析、治療方案評價、合理化方案設計以及用藥監護的建議等。
5 小結
急診科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其主要特點是患者病情緊急、多學科交叉[16]。急診科臨床藥師的培養目前仍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規范,在實戰中不斷成長和成熟。急診科臨床藥師的培養模式必須以強化臨床實踐為基礎,將理論知識與臨床應用實踐相結合,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形成科學、成熟的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陸妙. 國外醫院臨床藥學實踐模式探討[J].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8,10(7):141-142.
[2] 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et al. To err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R].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
[3] 鄒添甜,胡嘉妮,周乃彤. 華西醫院臨床藥師工作調研與探討[J]. 中國藥房,2009,20(4): 311-313 .
[4] 劉水冰,楊奇,王東光. 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思考[J]. 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0): 75-78.
[5] 張伶俐,張揚,曾力楠,等. 美國臨床藥師的工作職責及定位[J]. 中國藥房,2016,27(34): 4753-4756.
[6] 李菌,張幸國. 美國臨床藥師服務模式的探討[J]. 藥學服務與研究,2014,14(2): 94-96.
[7] Collins FS,Varmus H. 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e[J]. N Engl J Med,2015,372(9):793-795.
[8] 劉昌孝. 精準藥學:從轉化醫學到精準醫學探討新藥發展[J]. 藥物評價研究,2016,39(1): 1-17.
[9] 李燕青,李世良,鄒尚榮. 中美醫院藥師工作差異的分析[J]. 抗感染藥學,2015,12(1): 6-8.
[10] 胡晉紅. 臨床藥師職業素質培養[J]. 藥學服務與研究,2013,13(3):161-165.
[11] 畢瑞,吳紅艷,孫婷,等. 有限理性理論視閾下臨床藥師及其工作的探析[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5,35(24):2241-2244.
[12] 周鵬,孟菲,李學林,等. 某院臨床藥師工作標準操作規程和量化考核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衛生產業,2016, 26: 7-9.
[13] 胡冬梅,趙先,王婧雯,等. 臨床藥師應具備的溝通技巧探討[J].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22(3): 59-60.
[14] 陳霜. 急診病人就診特點分析及其對護理管理的啟示[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3):109-110.
[15] Peng Q,Huang S,Chen X,et al. Validation of warfarin pharmacogenetic algorithms in 586 Han Chinese patients[J].Pharmacogenomics,2015,16(13):1465-1474.
[16] 劉鳳平. 急診科就診患者的心理特點分析及對策[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10):1744-1745.
(收稿日期:201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