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商法與經濟法均是我國經濟領域的重要法律規范體系,二者的關系研究也占據著整個法學研究界的重要地位。文章以此為題,從二者的區別與聯系兩方面出發,淺層分析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希望對我國的法學研究與法律進步有所幫助。
關鍵詞:民商法;經濟法;關系比較;聯系與區別
從主體地位、主體意愿限制、追求的目標三方面分析了二者的區別,又從調整范圍、作用、價值取向和法律要素四個方面總結了存在的內在聯系,揭露了民商與經濟法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期為進一步的研究理清思路,確定研究方向。
一、民商法和經濟法的區別所在
1.保護主體地位不同
民商法是平等主體間的法律,賦予每一個主體平等的權利義務,調整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主體間的關系,在民商法體系中,權利主體之間沒有尊貴貴賤之分,即民商法將其調整的主體均看做一般“市民”,并不對其經濟、社會角色多加關注。但經濟法則有較大的不同,相較與民商法來說,受其保護的主體劃分為政府、企事業單位、個人等,其權利義務的分配也會根據主體地位的劃分而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經濟法還會根據其所調整的市場主體在市場中所占據的地位以及所表現的性質來決定其所應該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總的來說,就是經濟法將其主體分成不同的類別并以此確定權利義務,而民商法則確定普遍性的權利義務和平等主體。
2.對于主體意愿的限制不同
在民商法中,主體之間建立的是相對關系,即主體可以自己選擇各方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意思自治原則主導關系確立的過程,可以自己選擇建立、變更、撤除關系,只要不違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的行為即不為無效。民商法發展至今天,在交易快捷、效益為大的社會中,民商法對于當事人的限制更加寬松。但是,經濟法由于帶有國家調整經濟色彩,因此必須要全體主體嚴格遵守,社會、國家利益為先,因此,主體需要嚴格遵守國家所制定的法律,其相互間關系的確立、變更、消除均有嚴格的程序和條件限制,自主性較弱,經濟法是國家本位的法律,而民商法則是個人本位,經濟法是為了實現整個社會經濟的衡平與穩定。
3.目標與追求不同
民商法是市民之法,追求的是實現個人的經濟價值與效益,追求個人財富利益最大,通過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往來實現其經濟追求,民商法是為了保護這種交易的安全,并解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糾紛。但是經濟法更關注社會的整體發展,是建立在國家的經濟發展高度之上的法律,因此經濟法的追求目標即是通過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來對整個市場交易進行保駕護航,為市場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經濟法立足于社會的整體利益,針對的是環境運行,而不是個體之間的交易[1]。因此,民商法有時對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會產生影響,而經濟法通過宏觀掌控,規避這種不穩定因素。
二、民商法和經濟法的聯系
1.調整范圍有所交叉
無論是市場調節還是國家調控,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都是覆蓋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因此,必然會有重疊交叉的部分。民商法對應市場調節,從微觀角度調節經濟,而經濟法側重國家調控,從宏觀上掌握經濟走向,宏觀與微觀之間,總會有交叉之處。就企業制度而言,不僅在民商法中占據了相當的內容,進行了詳盡的闡述,而且也是經濟法中較為重要的問題。諸如此類的交合重疊在兩種法律體系中數不勝數,甚至二者對于相關單行法的歸屬問題爭議不斷,至今依然有許多學者爭論不下。
2.二者作用發揮的連結
雖然民商法主要以任意性規范來調動市場的能動性,是常態性的法,注重市場內部的自我調控功能,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民商法沒有強制性規定,一旦觸犯其規范,則會承擔嚴重的后果。經濟法中的強制性有著較為明顯的體現,其相關的規章制度具有國家干預性、政策性,經濟法的強制性規范對于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意義非凡。雖然民商法經濟中的強制性措施并不突出,但一旦有人違背市場規律,違反法律時,其強制性規范則會凈化市場。因此,在某些方面,民商法與經濟法一樣,均有強制性的規范。
3.價值取向相同
雖然民商法更強調個人利益,這取決于其私法性質,但是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治的進步,民商法正朝著社會化、公法化發展,這并不是否定民商法的意思自治原則,只是民商法的價值取向變化,可能更傾向于社會的整體利益與穩定,這與人們的思想進步有著極大的關系。民商法逐步強調弱者權利保護,在個人利益與國家、社會之間增加了考量空間,這與經濟法國家本位思想有著根本上的方向趨同,強調共生、強調環境穩定、強調同質,更多地關注社會的發展與穩定。
4.存在通用的法律要素
兩種法律規范體系的組成要素均可以大致分為:概念、制度、原則、具體的調整方法等,而在一些固定條件之下,或者是一些特定范圍之內,二者的組成要素是可以通用的[2]。舉例來說,法人制度在兩種體系之內的論述、關系、結構等實際均是相通的,在民事責任確定時,經濟法也如民商法一般,將法人納入責任形式的一種。再如,民商法基本原則,例如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則,在經濟法中也極為提倡,亦是經濟法確定的重要原則。由此可見,二者有著諸多可以相通的法律要素。
三、結語
隨著我國法治社會的逐步建立與完善,民商法、經濟法這兩大法律體系都必將得到更為完善的發展,筆者以自身對于法學的研究,淺析了民商法與經濟法的關系,期望以此文章,促進更多學者對此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馮玉軍.法律與經濟推理[J].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
[2]張德峰.從民商法到經濟法:市場經濟倫理與法律的同步演進法學評論[J].法學評論,2015(3).
作者簡介:
王婧(1985~),性別:女,籍貫:北京,民族:漢,學歷:碩士在讀,職務:高級經理,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