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濱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21-02
摘 要 眾所周知,高校在人才的計劃培養及有效輸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基礎文化的基地,也是學生完善自我,不斷自我進修和提升素養的重要陣地,是學生校園時代的終點,更是踏入社會的起跑線。因此,學生想盡快與社會接軌,不但需要儲備大量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優秀的綜合能力素養和身體素質。所以,在大學時期,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是高校培養社會人才永恒的課題,也是人們持續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 高校籃球教學 體育自我能力 培養研究
新形勢新時期的到來,使得我國的經濟建設逐漸增強,社會也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社會核心競爭力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現在的大學生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在校期間開始不間斷的學習專業知識,拼命看書,完全沒有加強身體素質練習的意識,導致如今出現了很多大學生只會學習,其他一無所知的現象。這樣的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反而不占優勢。因此,大學生要有意識的加強體育鍛煉,培養個人的體育綜合能力和自我能力,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一、大學體育教學的薄弱之處
大學生的體育自我能力指的是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能夠積極參加與體育有關的活動和項目,而且還可以將日常所學習到的基本體育理論知識和科學有效的運動方法運用到體育項目和活動的具體實踐中來,以次為切入點來進行體育項目的開發與創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既可以讓學生有新的體會和收獲,還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如今的大學課程教學體系中,體育教學基本已經成為了擺設,成為學校應付公事的課程,很多學校從根本上忽視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平時的體育課隨便活動一下,比如打打球,跑跑步,就潦草結束。特別是現在的大學校園,體育成了大多數學生最薄弱的學科,甚至大學生壓根不具備體育自我能力。因此,著重研究高校籃球教學與大學生體育“自我能力”的培養成為高校教學的當務之急。比如籃球運動,盡管在現在的大學校園中可以看到很多打籃球的影子,但是由于缺少一定的關注度,籃球的運動力量和基本技術沒有一個系統的指導和提升,使得學生缺少基本的技能,沒有掌握好專業的動作要領,導致亂打一氣,團隊合作意識薄弱,難以實現籃球的價值和意義,無法真正的培養學生的體育自我能力。
由于缺乏對體育活動及鍛煉項目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加之隨著社會進步和發展而加強的社會競爭力,使得學生以及教師忽視了對身體素質的體育鍛煉,導致現在很多在校大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基礎薄弱,更不用說體育自我能力了。尤其是女大學生,除了在體育課上會接觸到一點跟體育相關的運動之外,在課余之時很少會有女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久而久之,生理惰性越發的影響,就會導致自身各項機能減弱,嚴重時會威脅到身體健康。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完善和創新籃球教學的方式,注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培養大學生自我參與體育運動的能力,為學生在步入社會后擁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大學籃球教學與大學生體育“自我能力”的培養
(一)根據興趣進行教學
大學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時,自己認為哪些教學的方式方法好,易于學生理解和吸收,便一味地將其應用到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應對方式和教學方案。在備課之前,記得多與學生交流,采納學生對于籃球教學的意見和建議,結合學生喜歡和接受的方式方法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得到事半功倍的鍛煉效果,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上課氛圍,讓學生快樂的運動,增強學生體育自我能力的認知和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所以,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可以消除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反感度,通過籃球教學的具體實踐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體育自我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二)要有正確的教學方向
籃球作為可以全民參與的運動,其受重視程度和關注程度顯而易見,特別是作為一種常見的校園文化,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為擁有強健的體魄打下基礎,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懂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制定籃球教學計劃時務必要采用一套以學生興趣為基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保證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提升。在這里多次重復的正確的教學方法并不是所謂的不重視學生對于籃球基本動作要領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想要保證學生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籃球動作的基本要領和專業理論知識,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籃球動作的核心要領,對其有正確的理解和深刻的體會,才能真正體現體育的價值和意義,同時能更深入的培養學生相互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因此,籃球教師要對動作要領進行全方面、多層次的分析與研究,比如,籃球技術中的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手持球時的下意識動作便是傳球,那么如何更好更有效的把球傳出去就是很多教師需要格外關注的研究課題,與此同時,在接球的時候,要提醒學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姿勢,即迎球的手型,兩手放于胸前,自然張開,眼睛要時刻盯住傳球給自己的隊友,更重要的是要變被動的接球為主動的要球,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傳、接球動作的質量。還有如何帶球跑、在前面有防守人時如何變向運球等等,都是需要教師來傳道授業解惑的,由教師來進行動作的講解和要領的演示。因此,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對籃球動作的各種技術性內容和要領的重難點都有些許的研究和造詣,能夠熟練掌握各項技術動作和關鍵要素,輔之以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點撥和指導,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體育自我能力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三)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體育自我能力的培養
國家經濟建設水平的提高,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交通運輸業發展的迅猛之勢,使得傳統的出行方式已遠遠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依賴車輛來做為代步工具。出門就上車的習慣讓人們忽視了正常的身體鍛煉,導致人們的身體素質也大不如前,身體狀況頻繁亮紅燈。因為大家缺乏自主參與體育活動的能動性,沒有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的習慣,日常生活一直持續著慵懶散漫的狀態,這些看似在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細節,很有可能就是日后身體出現這樣那樣問題的決定性隱患,危機身體健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承受著本不該這個年紀遭受的各種疾病的困擾。因此,在學生的上學期間就應該高度重視其身體發展情況和心理素質的發展,加強日常日常生活中的體育鍛煉,力爭培養學生建立每天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所以,教師在大學期間要對學生的體育自我能力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和強化。不但要充分把握課堂的45分鐘,教授學生必要的動作要領和相關知識,還要在課余時間注重對學生的意識培養,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幫助學生改正不愛運動的壞習慣,改變慵懶散漫的生活狀態,同時輔助學生建立自主培養體育自我能力的良好習慣。
(四)學生自己要養成良好的體育自我能力的習慣
大多數的學生和老師一味地追求大好前程,以致陷入了體育鍛煉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的誤區,極大的忽略了體育項目和活動,加之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各種網絡社交、娛樂休閑軟件的興起,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養成了依賴手機的不良習慣,在手機上面浪費了太多的精力,對體育項目產生了一種潛意識的排斥。還有現代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各種按摩儀器、治療儀器的出現,讓人們的身體素質大大降低,會逐漸喪失體育運動能力。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為今后工作的順利進行和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生如果想盡可能快的適應社會,更好的融入社會,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之外,還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積極、健康的心理支持。籃球運動不但可以愉悅身心,還可以增強體素,鍛煉個人的意志力,還能夠陶冶個人的情操,幫助人獲得一種樂觀的精神態度,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通過籃球這項運動還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增近與他人之間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對自己將來的身心發展有所幫助。所以,堅持體育運動是大學生完善自我、利人利己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葉紹凡,申川軍.論高校籃球教學與大學生體育“自我能力”的培養[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02:109-110.
[2] 李瑞嘉.高校籃球教學與大學生體育“自我能力”的培養[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03:204-205.
[3] 王兆寶.高校籃球教學中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培養及優化教學的實驗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8:159-160.